中考语文复习对联专题(备战中考复习资料分享)
中考语文复习对联专题(备战中考复习资料分享)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②词性相对。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里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4、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对联知识
1、对联的起源:张贴桃符
2、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
3、对联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
4、对联的特点:
①字数相等。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②词性相对。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里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扬州二十四桥联)
③结构相同。上下联的结构要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④内容相关。上下联的意义要相互联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⑤平仄相合,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对联的禁忌:
①忌“合掌”。即上下联意思相同。
②忌“同字”。上下联中不可有相同的字。
二、对联知识(一)有趣的回文联:可顺读倒念的对联!
1、连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回文联:洞帘水挂水帘洞;山果花开花果山
2、福建厦门鼓浪屿腹浦的回文联是: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3、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4、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5、碧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明月伴星星伴月,星月交辉。
6、脸映桃红桃映脸;风摇柳绿柳摇风。
(二)有趣的谐音联: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三)有趣的叠字联: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
(四)有趣的拆字联:
1、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
2、古木枯,此木成柴;女子好,少女更妙。
3、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4、弓长张,文武斌,张斌元帅统领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叫战;一人大,日月明,大明天子横扫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
(五)有趣的歇后联: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
(六)工对:就是工整的对仗,要求很严,既要词性相对,又要词类相同。
1、独角兽;比目鱼
2、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七)宽对:是针对工对而言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只要词性相同。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边书
(八)串对:又称流水对。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够成一个意思,它的上下两联不是并列关系,而常是因果、条件、假设等主从关系。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九)正对,上下联表现相近或相似的内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反对,上下两联内容是相反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十一)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十二)楹联:
1、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 )
2、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武汉龟元寺)
3、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
5、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
6、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十三)婚联:巧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
(十四)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十五)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十六)五行入联: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十七)嵌字联:
1、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2、乔易斯刘易斯路易斯,统统没意思;玛丽娅叶丽娅朱丽娅,个个有利牙。
(十八)谜语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十九)难联绝对:
1、游西湖, 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过南平,买蓝瓶,蓝瓶出南平,难评蓝瓶。
2、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3、船漏漏满锅漏干;灯吹吹灭火吹燃。
4、身轻担重轻挑重;脚短路长短走长。
(二十)名人对联
1、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青年时代自勉联
2、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辨伪真。 ──杭州岳坟对联
3、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4、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诸葛亮
5、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联
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
8、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9、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10、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
11、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三苏
12、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飞
13、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
14、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
1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16、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
三、真题训练:1、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 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A、相 B、自 C、急 D、少
2、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系列采访,将传统家教从私人平台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你所在的社区准备开展“扬家风,继优良传统; ”的主题活动,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
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 下联: 。
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1)假日,小张来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小岛。这里曾经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可如今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他不由得吟出了“碧岛增绿树绿增岛碧”,可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了介绍长白山的风光片,说长白山原本叫白山,只因这里气候寒冷,经常下雪,山上积雪不化而得名。听到这里,小张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
。
(2)上联:今日称雄考场,谁拔头筹? 下联: 。
4、沈阳某市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对沈阳发展的赞叹之情。下面是他写的上联,请你补写出下联。
上联:昔日古都融古韵 下联: 。
5、汉字结构精巧奇妙,古人常常借汉字的结构来拆字或组字,形成妙对趣闻。请你将下文的上联补充完整,使之与丁云的下联对仗工整。
一日纪晓岚去找棋友丁云对弈,不觉已到夜深,小沙弥便来报说寺门已关。纪晓岚听此,便知小和尚闭门是在下逐客令,遂吟一联道:“ 闭”,此联含有“对弈雅兴未尽”之意,丁云赶忙答道:“寺边无日不知时”(“时”繁体写作“時”),借此向纪晓岚赔礼。
6、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形式,它利用汉字字形的拆合特点,体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请根据下联的提示,在上联的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字,使对联完整。
踢倒 城三块石,剪断出字两重山。
7、请把划线句加以提炼,使之与“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对仗。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体可遭辱没,家园也可破败,但故国却不能忘记。”
。
8、依据第⑹段介绍的知识,你认为“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这副对联最适合送给从事什么职业的人?
9、我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江苏扬州平山堂有一绝妙的对联,匠心独运,妙趣无穷。其上联前半句摘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半句摘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联则分别出自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和苏轼的《放鹤亭记》。请根据提示和下联对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 ,其西南诸峰, 。
下联: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10、巧用成语填对联。
①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②福无双至今朝至; 昨夜行。
11、请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 逢 。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12、仔细揣摩【甲】句的特点,找出规律,将【乙】句补充完整。
【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 玫瑰花,春香秋香。
13、谁与“赵学而”最门当户对?
14、超越时空的配对:霍去病 对 祖冲之 对 。
15、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A、雨滋春树碧连天 B、腊梅吐芳迎红日 C、书山万仞志能攀
D、风送花香红满地 E、学海无涯勤可渡 F、绿柳展枝舞春风
16、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看池边绿树,一庭佳丽莺唤起, 此间有尧天舜日。
17、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句作为它的下句最恰当?
A、榆荚临窗片片雪 B、带水芙蕖点点雨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丁香初绽悠悠云
18、给下列对联准确配对。
楼台藏绿柳( ) 斜阳鸟外落( ) 木落山觉瘦( ) 远渡孤烟起( )
A.前树夕照明 B.新日树端生 C.雨晴天似高 D.篱落露红桃
19、下面的对联分别适用于什么店铺?
A、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 ——( )
B、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 )
C、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 )
D、虽是毫末技巧,却是顶上功夫。 ——( )
20、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的下联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21、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
①山清水秀—( ) ②粗茶淡饭—( )
22、清朝文学家张潮曾在《幽梦影》中为我们留下了两副尚未完成的对联,请你从中任选一副写出对句。
予尝偶得句,亦殊可喜,惜无佳对,遂未成诗。其一为“枯叶带虫飞”,其一为“乡月大于城”,姑存之以俟异日。
选句: 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