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在自然符号方面,该类纪录片基于山脉、长江等高大自然物和珍贵动植物的画面建构符号。相比于38年前热播的《话说长江》,近几年创作者的拍摄技术明显进步,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有显著增强,作品以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视觉符号也显得更加清晰和悦目了,体现了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环境的珍惜和喜爱,例如《远方的家:长江行》第72集《江畔湖边秋收忙》记录了白荡湖生态区的白天鹅,表现美好的生态环境。《远方的家:长江行》(2019)、《长江之恋》(2019)、《一条大河》(2020)和《长江之歌》(2021)等作品的符号源于江河区域的生态建设区,说明江河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情况,体现肯定生态经济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消解,人类作为一个保护江河的共同体而存在,呈现一种应对外部变化的团结氛围。对于纪录片来说,毋庸讳言,不同于一般故事片的虚构特征,其重要特点是“真实”。这种“真实”通常指创作者基于自身视角所选择的具有价值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2)

2020年末,黄河首次被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名录并预计于2025年完成,黄河文化将从本土旅游体验更多向学术研究、全球展示等属性转变。对大众而言,黄河早已是一个深入内心的文化象征所在,《山海经》神话、历代诗词、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等等,见证着民族精神塑造与国家复兴之路。

如今由于技术的进步,对于江河这一兼具自然、文化和经济等多重属性的事物,可供创作者选择和组织的符号范围越来越广,表达的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多元,共同体的指向越来越具有差异性,生态价值得到重视,人文思考愈发多元。今天的评论文章对近年关于黄河、长江题材的纪录片进行了一次巡礼,从中我们将看见一条如此熟悉又依然新鲜多样的江河。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3)

2021年,随着纪录片《我们的大江大河》的热播,人们忍不住想起和江河相关的种种记忆。相比此前几十年,当下的人们对于江河的理解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江河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深入黄河长江沿线考察调研,重视保护和治理母亲河。他在2019年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时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因此在纪录片界,创作者们纷纷通过影像语言记录着江河的生态情况。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4)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5)

甘南玛曲县附近的黄河(文旅节目《锵锵行天下》图)

对于纪录片来说,毋庸讳言,不同于一般故事片的虚构特征,其重要特点是“真实”。这种“真实”通常指创作者基于自身视角所选择的具有价值倾向的某种状态。而影像符号的建构,揭示了纪录片创作者所试图表达的价值观,因为纪录片创作者的视角和符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拉康所揭示的“人”与“被凝视物”的关系。其中的影像符号可分为自然物和非自然物的视觉符号、文本符号以及音乐符号。因此基于这种符号视角,我们更加能够发现江河纪录片在近几年偏向生态主题的趋势。

生态江河:

重视生态,发展经济

《远方的家:长江行》(2019)、《长江之恋》(2019)、《一条大河》(2020)和《长江之歌》(2021)等作品的符号源于江河区域的生态建设区,说明江河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情况,体现肯定生态经济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消解,人类作为一个保护江河的共同体而存在,呈现一种应对外部变化的团结氛围。

在自然符号方面,该类纪录片基于山脉、长江等高大自然物和珍贵动植物的画面建构符号。相比于38年前热播的《话说长江》,近几年创作者的拍摄技术明显进步,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有显著增强,作品以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视觉符号也显得更加清晰和悦目了,体现了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环境的珍惜和喜爱,例如《远方的家:长江行》第72集《江畔湖边秋收忙》记录了白荡湖生态区的白天鹅,表现美好的生态环境。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6)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7)

纪录片《长江之恋》中的三江源与都江堰

在非自然符号方面,该类纪录片通常基于生态工作人员的生活建构符号,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价值。如在《长江之恋》第一集《溯源大江》中,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吐旦旦巴举着摄像机拍摄远处的斑头雁,然后介绍斑头雁的孵化习惯,表现了生态工作者甘守寂寞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在音乐符号方面,该类纪录片的音乐风格以磅礴大气为主,体现了人们对生态江河的喜爱之情。而在文本符号方面,该类纪录片通过专家访谈和百姓采访等形式表现生态价值观,如《长江之恋》第六集《江海相拥》中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如是概括长江:“绿色长江,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或者再加一个活力长江。”由此可见,该类纪录片旨在说明江河的生态价值,肯定人类保护自然的行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时代价值观。

和谐江河:

歌颂集体,期待未来

当然,江河题材纪录片的主题绝非仅仅是生态,还包括贯穿江河题材纪录片历史的和谐主题,具体表现为基于某种集体意识的和谐社会面貌,其中的集体意识既是早期的国家共同体意识,也是现代的具有差异性的城市共同体意识。不同于强调保护生态的人类共同体,和谐江河中的集体指向一个具有差异性的具体集体,通常为某一个区域、国家或者城市。

早期的集体江河类纪录片主要体现国家意识,反映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差异性。《话说长江》(1983)、《黄河》(1987)、《再说长江》(2006)、《同饮一江水》(2008)和《长江》(2017)等片以长江为线索,全面记录长江中下游和相关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文情况,赞美国家的历史文化,期待国家进步发展。《再说长江》策划人胡智锋表示该片涉及文化遗产、社会生活、国家重大工程、历史与地理、科学发现和考古揭秘等领域,而这些领域也正是其它几部纪录片所涉及的。

1 2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8)

1983年纪录片《话说长江》画面

在自然物的视觉符号方面,不论是38年前的《话说长江》,还是15年前的《再说长江》,都通过冰川水滴和汹涌波浪的特写画面作为每一集的开头,体现壮阔江河的整体气质和局部奇观的神秘魅力,说明对于江河等自然事物的崇拜和敬仰;在非自然物的视觉符号方面,《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等片都单独建构城市人群的微笑脸庞和江面上的船只等画面符号,体现流域居民的幸福生活和江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表示对于江河区域经济发展的喜悦之情。在音乐符号方面,配乐风格是壮阔的,体现人们面对自然江河的敬意。例如《话说长江》中的交响曲《长江之歌》有着磅礴的气势。在文本符号方面,解说词直接表现人们对于某一共同体的感情。例如《黄河》第一集《万里黄河》的解说词“黄河就是黄河,就是母亲”表现对于黄河的眷恋之情;在《同饮一江水》第二十集《共有的家园》片尾,其解说词为“水是共同的语言,一如那些朴素的歌谣,充满东方的神韵,只要响起,这里的人民就能听懂彼此的心情”,抒发对于澜沧江—湄公河的赞美,表现东方人民共同体的团结。由此可见,该类纪录片的江河符号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江河的热爱之情,表现某一共同体的基于江河的和谐面貌。

如果说早期的《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等片的江河符号的选择几乎涉及集体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此后的《淮河六章》(2014)、《长江》(2017)、《我们的大江大河》(2021)等片的集体指向越来越具体。其符号选择体现出细分化的特点,不再仅仅源于祖国的宏观样貌,而是源于具体的城市或者流域,如《淮河六章》的符号基于淮河区域的物产、风俗、艺术、水土以及历史人文六个方面,增强了符号的个体化特点和文化属性。

水底世界:

水下视角,主题多元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个人创作者力量的兴起,江河纪录片的主题愈发体现个体的思考。《水下中国》(2019)、《水下·你未见的中国》(2019)等片的符号涉及水下世界,表现水下生物和沉船等景象,叙述相关的人文故事。该类纪录片不再指向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而是对于某一种可能消失或者极为特殊的价值观的记录。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9)

《水下·你未见的中国》中长江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在自然符号方面,水下生物的影像丰富了符号的范围,表现自然本身的魅力;在非自然符号方面,该类纪录片基于渔民和潜水员等水下工作人员的工作建构符号,渔民艰苦捕鱼和潜水员努力探索的影像符号,表现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人和水的关系也能成为创作者表达多样主题的载体,不再局限于某种宏大单一的价值精神。例如《水下·你未见的中国》的第一集《向海而生》介绍三沙渔民詹达丰的捕鱼活动,解说词为“生命是一场斗争,一场和生存的斗争”,体现了劳动者的斗争精神。而第四集《高原秘境》则介绍云南省沪沽湖附近老一辈人和年轻人对于湖底生物的态度,老人认为海底有神灵,年轻人则不以为然,说明创作者关注和思考着传统文化受冲击的现象。在文本符号方面,相比其它类纪录片,该类的解说词所包含的个人情感更多,例如《水下中国》的第四集《生命绿洲》末尾的解说词为“采集一片海藻,一根海草,上亿年的进化在指间流转”,用“海藻”象征“上亿年的进化”,表现江河生命和个体的情感联系。由此可见,该类纪录片既体现赞美江河世界的价值观,又展示创作者对于人和江河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一些不为主流社会所熟悉的价值观的悲悯情怀。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0)

纪录片《水下中国》(2019)

反思江河:

记录事故,反思自然

由徐辛拍摄的《长江》值得单独一提,因为该片呈现一种极端式的个体思考——完全摆脱宏大主题,通过一艘轮船的视角,记录长江边上的边缘群体和长江生态被破坏的情况,体现对于长江各种事故的反思精神和对于边缘群体的关怀。该片不再肯定某一具体价值,而是以一种鲜明的批判和反思精神记录江河。

该片的所有符号都以黑白形式出现,让观众的欣赏重点放在构图和光影等要素上,避免影像的纯粹感官刺激。在自然符号方面,该片通常基于平摄视角的长江建构符号,这些符号失去了远景画面的恢弘,表现压抑氛围,体现反思精神;在非自然符号方面,该片基于长江区域的生态被破坏情况和底层人民生活建构符号,体现创作者对边缘群体的关怀。在音乐符号方面,该片没有使用直接体现画面氛围的纯音乐或者歌曲,而是用一种混杂自然噪音、风声和鸟鸣声等多类声音的合成音,这种半真半假的音乐和黑白的固定长镜头画面的符号形成对比,表现脱离复杂镜头运动的“真实感”力量,强化了生命反思的价值表达。由此可见,该片表现了个体面对江河和边缘群体的反思精神,体现了强烈的作者思考意识。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1)

纪录片《三江之源》(2020)

另外,和江河直接相关的纪录片还有《大河源》(2011)和《中国船谱》(2021)等,它们以人类为赞美对象,将叙事重心放在和江河相关的人类活动之上。前者以三江科考队的考察之旅为主要内容,穿插介绍区域历史故事,强调科考工作者研究自然的坚毅品质,而后者则以重要船舶为线索介绍中国的船舶发展史,基于航海历史建构符号,表现人面对自然力量的勇敢精神。

由于技术的进步,对于江河这一兼具自然、文化和经济等多重属性的事物,可供创作者选择和组织的符号范围越来越广,表达的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多元,共同体的指向越来越具有差异性,生态价值得到重视,人文思考愈发多元。显然,未来的江河题材纪录片必然将在坚持主流价值取向和价值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既传达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的客观知识,又阐释更加多元和深入的价值理念,持续发挥社会价值。

稿件编辑、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纪录片资料、摄图网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2)

秋季文创与2022年订阅已开启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3)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4)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5)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6)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7)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8)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19)

进入微店订购文创

秋季文创线上首批限量100份

报纸订阅线上渠道

中国邮政平台

本报为周报,周四出刊,通过邮局寄送,邮发代号3-22,全年订价61.8元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人文地理经典纪录片踏遍滇池(泛游十余部纪录片)(2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