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影响和改变生活(一周文化讲座文学)
文化影响和改变生活(一周文化讲座文学)嘉宾:林少阳(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张明扬(专栏作家)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陆家嘴图书馆3楼·融书房6月8日,宝龙美术馆将举行“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二十世纪美术的传奇”开幕活动。开幕结束后,几位嘉宾将和大家聊一聊大雅宝胡同旧事。上海│“文学”能改变社会吗——章太炎、鲁迅和中国最后的士人精神时间:6月8日(周五)19:00—21:00
上海│走进文化大宅门——“大雅宝胡同旧事” 座谈会
时间:6月8日(周五)16:00-17:30
地点: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宝龙美术馆三楼剧场
嘉宾:张郎郎(美术设计家)、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家网络负责人)、韦红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6月8日,宝龙美术馆将举行“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国二十世纪美术的传奇”开幕活动。开幕结束后,几位嘉宾将和大家聊一聊大雅宝胡同旧事。
上海│“文学”能改变社会吗——章太炎、鲁迅和中国最后的士人精神
时间:6月8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陆家嘴图书馆3楼·融书房
嘉宾:林少阳(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张明扬(专栏作家)
“文学”是什么?是诗词歌赋,是古代文人对酒当歌的悠闲趣味?是散文小说,是描图写景编织故事的情感抒发?除了美的享受,文学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并不很遥远的一百多年前,是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人们在向往一个“新中国”。为了这个目标奋斗的,不止有孙中山这样的革命者,还有章太炎、鲁迅这样一批写文章的知识分子。章太炎和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的革命者!他们实践了中国“士”与“文”传统的最后一章,也奏响了进入“现代”前最后的挽歌。他们最大的意义,也许正是以他们的精神,去映照我们在这个时代的渺小。此次活动,我们请到了《鼎革以文:清季革命与章太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作者、日本东京大学林少阳教授和著名媒体人张明扬老师,与大家分享章太炎、鲁迅的“文学”实践以及对近代中国的巨大影响,感受“文学”的无穷力量。
上海│王亚彬的舞蹈和她的文字倒影
时间:6月8日(周五)19:30-21: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三楼
主讲人:王亚彬(舞蹈家)
本周我们邀请到著名舞蹈艺术家王亚彬老师和大家一起诵读她的著作《生命该如何寄托》,分享她的舞蹈人生和阅读故事。
上海│《小粽子,小粽子》——让孩子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6月9日(周六)10:30-12:00
地点:黄浦区淮海中路775号无印良品3F
主讲人:卷儿(绘本作家)
小小粽子聚焦南北甜咸之争,求同存异发扬大大美食文化。端午之际,Open MUJI联合同萌汇儿童双语图书馆邀请到中国知名原创绘本作家卷儿老师,与大家来一场面对面的“儿时文化记忆”交流会。
上海│剖析第四套币的前世今生
时间:6月9日(周六)12:30-16:00
地点:闵行区田林路1016号科技绿洲5号楼赵涌中心一楼
主讲人:赵启明(钢版雕刻家)
第四套人民币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从1967年1月总行提出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设想,到1985年5月定案,历时18年,这期间经历了无数曲折的故事。本次活动有幸请到了中国著名钢版雕刻家赵启明老师,用最贴近人民币诞生史的职业经历最直观的视角,为您现场揭秘四套币背后的轶事。
上海│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以摩尼教为例
时间:6月9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杨浦区国权路579号复旦经世书局
主讲人:芮传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本次讲座以摩尼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为线索,举例展示摩尼教适应不同文化环境,融合各种文化因素的特色,从而分别显示出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的浓厚色彩。同时,亦对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中的某些奇特教义略作渊源探索,归之于摩尼教。
上海│述而之一:从《科恰里特山下》谈起
时间:6月9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张定浩(《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项静(《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木叶(《上海文化》杂志编辑)、李伟长(上海作协创联室副主任)
随着上海青年评论家群体的成长,“述而”系列活动应运而生。“述而”第一期选择了董夏青青的《科恰里特山下》。董夏的个人经历和写作主题比较特殊,她的写作不仅得到了同行的关注,也给今天的青年写作带来了启发,引发了一些我们心中有其萌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