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广州:维腾德润大数据及新能源应用研发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3.5亿元。· 投资· 土地东莞:三宗地块摘牌,合计用地面积近80亩。佛山:成片开发两个片区,工业开发类项目合计拟安排面积134.43公顷。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1)

要闻速览

· 政策

中央: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广东:发布《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推动全省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

深圳:发布《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

· 土地

东莞:三宗地块摘牌,合计用地面积近80亩。

佛山:成片开发两个片区,工业开发类项目合计拟安排面积134.43公顷。

· 投资

广州:维腾德润大数据及新能源应用研发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3.5亿元。

东莞:水乡科创中心二期项目封顶,计划引入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企业。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2)

政策监测

中央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线,围绕工业、社会生活、农业三大领域,提出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规划》聚焦循环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举措,部署了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

包括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等五大重点工程,以及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六大重点行动。

广东

7月6日,省发布《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数字化转型政策》)

,明确推动全省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到2023年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数字化转型政策》提出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及赋能重点方向。

深圳

7月9日,宝安发改委发布《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展望2035年,宝安将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

《规划纲要》将三项重大使命定位写入: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智创高地、大湾区融合发展核心引擎。

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锋样板城区。地区生产总值 6000 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2 万元。

空间布局方面,宝安区将构建“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发展格局,各街道发展定位与建设重点也一同公布。

1、107发展主轴

启动107国道市政化改造试点段建设。推进107沿线铁仔山、航港生态产业城、环立新湖、上寮、新桥、潭头、燕川等重要城市节点建设。

2、四大发展廊带

依托滨海岸线、深中通道、松白路、茅洲河,加强沿线重大平台、产业空间、区位交通、自然生态等资源整合,高标准推进 沿线地区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强化廊带的链接带动作 用,打造“滨海科技文化走廊”“深中产业拓展走廊 ”“松白路 科技创新走廊”“茅洲河生态科技走廊”四大发展廊带。

3、五大发展极核

打造“宝安中心区”“空铁门户区”“会展海洋城”“石岩科创城”“燕罗智造生态城”五大发展极核,对接国际建设标准,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公共配套、优质的生产生活空间、 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引领带动全区高品质发展。

推动维沃、鹏鼎等已入驻总部项目高标准建设;推进“互联网 ”未来科技城建设;推进中央绿轴、滨海廊桥等中心区大型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妈湾跨海通道、海澜路及1号地下车库联络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轨道9号线延长线、15号线、 28号线规划建设。

推进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全球跨境快邮集散中心、“湾区之心”、空港综合保税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深 中通道建设;争取国家工业博览馆落地。

推进“三城一港”建设;推动轨道 12号线、20号线、云巴示范线L1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会展海洋城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酒店、商业等配套工程。推动银宝山新城市更新、石岩总部经济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建设燕罗10平方公里连片工业园和10平方公里配套区, 推动礼鼎高端集成电路载板及先进封装基地建设。

4、城市协调发展节点

打造尖岗山、铁仔山、环立新湖、石岩南、新桥东、松岗东等一批新兴产业集聚节点。

打造铁岗水库、石岩湖、罗田森 林公园、凤凰山、阳台山、平峦山、五指耙森林公园等一批绿色 生态节点。

打造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燕川古村、 沙井·金蚝小镇、凤凰古村、清平古墟等一批知名人文节点。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3)

图1:宝安区“十四五”空间结构示意图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4)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5)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6)

土地市场

东莞

7月6日,东莞三宗地块摘牌,合计用地面积近80亩,具体信息如下:

①樟木头镇东莞樟洋电力扩建项目(二期):

项目用地23.75亩,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总投资4.94亿元人民币,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14亿元人民币 每年财政贡献不低于100万元/亩。

该项目由东莞深能源樟洋电力有限公司在樟木头镇投资建设,项目主要从事产业内容为天然气发电站的建设、经营。

②望牛墩镇中扬集团光学镜头智造项目:

项目用地25.04亩,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达产后年产值约8亿元,年税收贡献不低于2500万元,每年财政贡献不低于100万元/亩。

该项目由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主要从事产业内容为光学镜头及消费性光学产品制造。

③望牛墩镇琏柏高速高精密设备与高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项目用地:

项目用地29.48亩,计划投资3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6.6亿元,年税收贡献4000万元,每年财政贡献不低于100万元/亩。

项目由东莞市琏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主要从事产业内容为金属成形机床制造,电动机制造,其他通用零部件制造。

佛山

7月9日,顺德区发布《佛山市顺德区2021年度第一批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草案)》,据悉,本次成片开发范围包括广佛环线北滘站TOD开发片区、博智林机器人谷片区两个片区,拟安排实施项目共计23个,合计拟安排项目面积198.57公顷,主要项目类型有住宅开发类项目、公共服务设施类项目、基础设施类、工业开发类项目。

其中,6个工业开发类项目全部集中在博智林机器人谷片区,合计拟安排项目面积134.43公顷,在本次成片开发范围中的占比接近七成。

深圳核心区域规划调整(深圳宝安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7)

企业投资

广州

7月5日,维腾德润大数据及新能源应用研发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占地面积48.95亩,建筑面积6.95万平米。

其中,研发中心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数据中心机房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可满足7000个机柜的使用要求。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5亿元。

该项目拟采用新能源液流储能技术,通过错峰平谷,提高波谷能耗使用效率,建设绿色节能数据中心示范项目。

建设周期为2年,可为轨道交通系统集成、运维及检测认证服务提供云大数据服务支持,并将加快推动该产业园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助推白云轨道交通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东莞

7月8日,东莞水乡科创中心二期项目举行封顶仪式

该项目位于道滘镇大众路,规划用地面积35155平方米(约52.73亩),已于2019年纳入市重大建设项目。

项目二期建设包括5号楼和周边室外景观工程,5号楼为一栋8层45米高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涵盖商务办公、展示体验、会议交流等功能。

据悉,项目全面建成后,计划引入涉及5G、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企业。

(伙伴集团战略咨询中心收集整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