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停工原因(真相强迫劳动)
美国不停工原因(真相强迫劳动)无论有多少西方媒体的报道被证明“无法核实”,无论乌兹别克斯坦如何磨破嘴皮解释自己保护儿童权益的努力,都没有拦住美国的制裁大棒。2010年,美国政府以“强迫儿童劳动”为由将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及纺织品列入制裁清单。这副制裁枷锁,美国给乌兹别克斯坦一戴就是9年。舆论氛围有了,接下来就是美西方国家政府官员向乌兹别克斯坦发难,人权组织纷纷发起抗议。行业组织也没闲着,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对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长绒棉及其制品进行制裁。国际棉花运动联盟(Cotton Campaign)呼吁抵制乌棉及纺织品,一度有300多个美西方知名品牌公司参与。2005年,事情起了变化。这个时间点非常微妙,指向在欧亚地区搅动风云的“颜色革命”。2003年起,在东欧、中亚地区接连发生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乌克兰“橙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美国国务院公开承认在这些“政权更迭”中发挥了“中心作用”。而这股
来源:海外网
在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技术人员驾驶拖拉机播种棉花。(来源:新华社)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新疆牌”打得花样百出,又是在“民主峰会”上横加指责,又是签署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上蹿下跳、聒噪不已。无视事实真相,将“强迫劳动”硬扣在别国头上的操作,美国耍得是炉火纯青。不妨回看美国对乌兹别克斯坦长达9年的“棉花禁令”,美国嘴上高喊“人权”的每一步行动背后,实则满是政治算计,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演绎得淋漓尽致。
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历史悠久,素有“白金之国”美誉。有数据显示,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产业年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约占乌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不仅没有拿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说过事,还非常积极和乌搞好关系。“9·11”事件发生后,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阿富汗开展军事行动提供诸多便利以及乌本身的地缘政治价值,美乌一度走得很近。2002年,双方甚至签署了具有“准同盟”性质的《战略伙伴关系宣言》。
2005年,事情起了变化。这个时间点非常微妙,指向在欧亚地区搅动风云的“颜色革命”。2003年起,在东欧、中亚地区接连发生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乌克兰“橙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美国国务院公开承认在这些“政权更迭”中发挥了“中心作用”。
而这股“颜色革命”的浪潮在乌兹别克斯坦碰了钉子。2005年5月12日夜间,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安集延市发生武装骚乱事件,一群武装分子袭击了安集延市、州的一些警察岗哨和军队营地,夺取了一批武器弹药,骚乱者还冲击了安集延市监狱,并放出了一批在押犯。13日晚,乌政府采取措施平息了武装骚乱。美西方国家于是使出了“传统艺能”,“人权”“民主”大棒挥舞起来,要求对安集延事件进行所谓的“国际独立调查”,遭到了乌政府断然拒绝。
美西方国家与乌兹别克斯坦此后关系不断恶化,便开始多角度花式“找茬”。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及棉纺织品便不幸沦为美西方的打击目标。首先投下“石子”的是英国广播公司(BBC)。2007年,BBC在《新闻之夜》节目发布了一篇报道,称乌兹别克斯坦“强迫童工摘棉花”。随后大量西方媒体群起而上,炮轰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业存在“虐待”与“迫害”。
舆论氛围有了,接下来就是美西方国家政府官员向乌兹别克斯坦发难,人权组织纷纷发起抗议。行业组织也没闲着,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对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长绒棉及其制品进行制裁。国际棉花运动联盟(Cotton Campaign)呼吁抵制乌棉及纺织品,一度有300多个美西方知名品牌公司参与。
无论有多少西方媒体的报道被证明“无法核实”,无论乌兹别克斯坦如何磨破嘴皮解释自己保护儿童权益的努力,都没有拦住美国的制裁大棒。2010年,美国政府以“强迫儿童劳动”为由将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及纺织品列入制裁清单。这副制裁枷锁,美国给乌兹别克斯坦一戴就是9年。
通过大打“强迫儿童劳动”这张牌,美国既过足了“人权卫士”的戏瘾,又谋得了哄抬棉花价格的“好处”。例如,在2017年至2019年,美国禁止企业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口棉花,导致棉花在全球市场的价格上涨了1.5倍,美国是棉花出口大国,这对美国的棉花产商而言当然是利好消息。
那么,2019年美国政府为何又解除了对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的制裁令?这背后“拿着指挥棒的手”,仍然是地缘政治利益。在美国的中亚布局中,乌兹别克斯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之音今年4月一篇报道援引俄罗斯中亚问题学者格罗津的话说,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数量约占中亚一半,人口结构又非常年轻。这个国家在经济、市场、政治等许多领域的潜力都非常大,因此对许多国家都很有吸引力。在地理位置上,乌兹别克斯坦与中亚所有国家接壤,南部与阿富汗相邻,“所有想在中亚活动的大国,都离不开乌兹别克斯坦”。
安集延事件后,俄乌的接近让美国深感不安,加上在阿富汗问题上对乌兹别克斯坦有所求,美国近年来加大了与乌修复关系的力度。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访美,双方签署了《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开启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时代》,并就美乌开展军事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双方还签署了合作金额达50亿美元的贸易合同。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盛赞乌兹别克斯坦在国内启动的各项改革,并承诺支持乌加入世贸组织。于是乎,美国对乌兹别克斯坦所谓“强迫儿童劳动”问题的说辞也变了一套,开始赞赏乌取得的“切实进展”。
2019年,美国劳工部决定将乌产棉花从禁止国家采购的商品清单中删除。要知道,这时候,西方媒体关于乌兹别克斯坦存在“强迫劳动”的报道仍然层出不穷。当然了,这时候媒体提供的“弹药”对美国政府来说自然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由此可见,在美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实施“棉花禁令”过程中,决定性因素不是“强迫劳动”,而是美乌关系的好坏。所谓“强迫劳动”,不过是美国用于打压他国的惯用借口,是美国“工具箱”里的一件“趁手家伙”。用得着的时候,高高举起;用不着的时候,轻轻放下。殊不知,套路走多了,路就走没了。
(文/何所思)
责编:何洌、孟庆川
本文来自【海外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