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三中的前身(南阳女子中学一段艰辛曲折)
南阳三中的前身(南阳女子中学一段艰辛曲折)南阳女子中学的办学开南阳新式教育之先声,倡南阳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之风气,为南阳当地女青年能够走出家门,享受到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创造了条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功德无量!现在,南阳市联合街第四中学大门对面有一个四中的家属院(原为南阳市第一小学),这个家属院的后院仍保存一幢两层高的原女子中学的教学楼,这个遗存将成为南阳女子中学办学历程中永久的纪念和光荣的历史徽章。1949年春,原南阳私立女子中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王凌云军队带走的王雁秋、郑容众、王笑山等五六位老师,在南阳私立女子中学旧址老盐店,将少数侥幸逃过一劫、没有被裹挟南逃的部分女中学生,不分年级 开办了一个混合班。以此为基础,1950年河南省政府决定在这里开办了省立南阳女子中学。省立南阳女子中学属于完全中学,初、高中学生来源于宛属各县。抗美援朝运动开始后,南阳女中十余名女中学生投笔从戎,全校师生给志愿军写慰问信9000余封,寄慰问品
赵绍军
说起南阳女子中学,当地上点年纪的人,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那一段从建立、发展、存续到结束的办学历程,就是一段艰辛曲折、动听沉悲而又光辉壮美的乐章,这段乐章,已经被镌刻在南阳地区壮阔的教育发展的画卷上,而且将永远唱响在悠悠的南阳教育发展历史的长河中。
南阳女子中学的办学,首先要从“私立南阳女子中学堂”说起。这个学校,是由南阳教育名家杨鹤汀先生所创办。杨鹤汀先生何许人也?杨鹤汀(1877—1961)名维鲁,字鹤汀,以字行,今南阳城区人,出身于商贾之家,一代社会名流。早年加入同盟会,与罗飞身那个回南阳创办了南阳公学。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杨鹤汀被推选为南阳知府,后因不满袁世凯的统治而辞官从教,他是和张嘉谋先生一样的兴办南阳新式教育的先驱人物和教育功臣。
民国十七年(1928年),杨鹤汀借用张嘉谋先生在城区中的旧宅院(今南阳市王府山附近)创办了私立南阳女子中学。之后,由于女子上学人数增多,原校址不能满足半年学的要求,杨鹤汀经与各方协商,将这所学校迁到了著名的南阳老盐店继续办学。
老盐店是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南阳市新华东路与解放路交叉口向东200米处路南有一个胡同名叫辰州堂,胡同的最南端、联合街南阳市第四中学家属院北隔墙就是古代南阳城区大名鼎鼎的“老盐店”,这里原来院落很大,是历代南阳官府进行盐业专卖的地方。到了民国时期,由于盐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老盐店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被闲置。老盐店如今尚有古建筑房屋一处,上有石刻两块,显示“盐店”二字。
南阳私立女子中学堂首创南阳女子中学阶段办学之先例,最初有初中预科两班50多人。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在校学生增至250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该校改为完全中学。这一年,由于抗战全面爆发,日军开始袭扰南阳,其校址曾一度被国民党军队强行征用驻军,学校被迫暂时迁至石桥镇夏村继续办学。其后不久,经协商调解,学校又迁回到原址办学。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该校办学规模发展到9个班,399人。
1948年11月,在南阳即将解放之际,国民党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密令第十三绥靖区司令王凌云将南阳城区的中等学校学生全部带走南逃,学校被迫停办。当时,南阳女中与其他13所中等学校的学生连与家长告别的机会也没有,就突然被集中起来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生涯。他们随着军队经新野、襄阳、江陵、沙石到达枝江和信都一带。在枝江的一部分学生从湖南到达湖北蒲圻,这部分学生有的不辞而别回到了家乡,有的被迫参加了国民党军队;而在信都一部分学生则经长途跋涉从衡阳、贵州、广西、香港等地最后在1953年6月才被运往台湾,大部分学生在途中死亡或者逃走,至今音信全无。国民党这一无耻罪行给南阳教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致使南阳女中等十多所中等学校全部被迫停办,大多数学校最终也未能恢复办学。
1949年春,原南阳私立女子中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王凌云军队带走的王雁秋、郑容众、王笑山等五六位老师,在南阳私立女子中学旧址老盐店,将少数侥幸逃过一劫、没有被裹挟南逃的部分女中学生,不分年级 开办了一个混合班。以此为基础,1950年河南省政府决定在这里开办了省立南阳女子中学。省立南阳女子中学属于完全中学,初、高中学生来源于宛属各县。抗美援朝运动开始后,南阳女中十余名女中学生投笔从戎,全校师生给志愿军写慰问信9000余封,寄慰问品无数。1953 年2月24日,《中国靑年报》记者陆笔丰撰写 《前进的动力》一文,对女中师生的爱国壮举进行专门报道。因此,南阳女中获得了“河南省拥军优属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并受到中央军委、国务院的奖励,何香凝女士特赠国画《虎》以示敬意。南阳女中学风优良,1954年第四届高中毕业生共106名,其中 85名被大专以上院校录取。1955年高中部搬迁至南阳市联合街新址,改为南阳第一高级中学 (后改为第三高中,“文化大革命”中撤消)。1956 年初中部在原址改建为南阳县第七初级中学,1962 年改称南阳市第二初级中学。1971年开设高中班,并更名为南阳市第四中学至今。
南阳女子中学的办学开南阳新式教育之先声,倡南阳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之风气,为南阳当地女青年能够走出家门,享受到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创造了条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功德无量!现在,南阳市联合街第四中学大门对面有一个四中的家属院(原为南阳市第一小学),这个家属院的后院仍保存一幢两层高的原女子中学的教学楼,这个遗存将成为南阳女子中学办学历程中永久的纪念和光荣的历史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