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鹰嘴豆泥(鹰嘴豆泥究竟原产自哪里)
黎巴嫩鹰嘴豆泥(鹰嘴豆泥究竟原产自哪里)在《Kenz al-Fawa'id Fi Tanwi'al-Mawa'id》的古埃及食谱中,出现了一份“鹰嘴豆加醋和腌制柠檬,再加上香草、香料和油的冷泡菜”的食谱。这个食谱中缺少包括芝麻酱和大蒜在内的关键元素,并不符合今天鹰嘴豆泥的要求。有一种说法是捣碎鹰嘴豆的创意最初来自埃及。在莉莉亚·扎瓦利(Lilia Zaouali)编著的《伊斯兰世界的中世纪美食》(Medieval Cuisine of the Islamic World)中介绍,13世纪在开罗就有与鹰嘴豆泥相似的食谱。今年,黎巴嫩当地知名网站The961 News在国际鹰嘴豆泥日再次重申:黎巴嫩打破了世界纪录,世界最大的鹰嘴豆泥就在黎巴嫩,所有黎巴嫩人都喜欢我们制造的冠军。来源♨埃及
2020年5月13日,第八个国际鹰嘴豆泥日(International Hummus Day)如约而至。2012年,企业家本·朗(Ben Lang)在特拉维夫黑客马拉松上创建了这个节日,他希望“围绕食物的假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在一起”。
鹰嘴豆泥是一种涂抹、蘸酱类食品,由煮熟的鹰嘴豆或其他豆类与芝麻酱、橄榄油、柠檬汁、盐和大蒜混合制成。如今,鹰嘴豆泥在中东(包括土耳其)、北非(包括摩洛哥)以及全球各地的中东美食中都很流行。为了丰富不同口味,还特别推出了番茄味、茄子味、菠菜味、辣椒味等多种口味的鹰嘴豆泥。鹰嘴豆泥被认为是非常健康的食物。
鹰嘴豆泥也被直译为霍姆斯酱,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种食物起源于埃及。但是,包括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多国都声称是鹰嘴豆泥的发源地。自2008年以来,谁是鹰嘴豆泥的真正发源地,黎巴嫩和以色列一直争论不休,“战火”一直燃烧到今天。
今年,黎巴嫩当地知名网站The961 News在国际鹰嘴豆泥日再次重申:黎巴嫩打破了世界纪录,世界最大的鹰嘴豆泥就在黎巴嫩,所有黎巴嫩人都喜欢我们制造的冠军。
来源
♨埃及
有一种说法是捣碎鹰嘴豆的创意最初来自埃及。在莉莉亚·扎瓦利(Lilia Zaouali)编著的《伊斯兰世界的中世纪美食》(Medieval Cuisine of the Islamic World)中介绍,13世纪在开罗就有与鹰嘴豆泥相似的食谱。
在《Kenz al-Fawa'id Fi Tanwi'al-Mawa'id》的古埃及食谱中,出现了一份“鹰嘴豆加醋和腌制柠檬,再加上香草、香料和油的冷泡菜”的食谱。这个食谱中缺少包括芝麻酱和大蒜在内的关键元素,并不符合今天鹰嘴豆泥的要求。
♨黎巴嫩
被称为中东美食权威的格雷格·马鲁夫(Greg Malouf)说:“鹰嘴豆泥的起源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我个人认为鹰嘴豆泥来自黎巴嫩”。
黎巴嫩美食专家、纳福拉(Al-Nafoorah)的主厨阿里·福阿德( Ali Fouad )认为,鹰嘴豆泥在黎巴嫩美食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可以搭配任何菜肴,不管是丰盛的主菜烤牛肉还是简单的阿拉伯面包,都可以蘸食鹰嘴豆泥。”
“ 埃及好吃的食物太多了:库沙里(Kushari)、埃及蚕豆(Foul Mudammas)、法拉费(Falafel) ……要是你来埃及品尝美食,就别点鹰嘴豆泥了。”美食家和鹰嘴豆泥爱好者萨尔玛·艾尔·沙赫德(Salma El Shahed)表示,当我想起鹰嘴豆泥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在巴勒斯坦和黎巴嫩餐厅里白瓷盘盛放的蘸酱,而在埃及的餐桌上则很少见到。
♨以色列
对中东历史充满热情的美籍巴勒斯坦人哈立德·萨利赫(Khalid Saleh)说,虽然我是巴勒斯坦人,但我个人认为,鹰嘴豆泥来自古代以色列,在《古兰经》里,以色列人告诉穆萨,他们不能忍受只吃一种食物,他们希望能有黄瓜、大蒜和豆类。这就是鹰嘴豆泥的基本配方。
厨师汤姆·卡巴洛(Tom Kabalo)在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上一家名为拉格的鹰嘴豆泥店(Raq Hummus)工作,“它在3500年前的圣经中被提及。” 汤姆·卡巴洛说,《圣经》中就有鹰嘴豆的介绍,霍姆斯(Hummus)这个发音在现代希伯来语中就是醋的意思。
(译者注:
《古兰经》中文版之黄牛章第61节:“穆萨啊!专吃一样食物,我们绝不能忍受,所以请你替我们请求你的主,为我们生出大地所产的蔬菜──黄瓜、大蒜、扁豆和玉葱。”
《圣经》中文版之路得记2-14 :到了吃饭的时候、波阿斯对路得说、你到这里来吃饼、将饼蘸在醋里。)
黎以之战
2008年,围绕鹰嘴豆泥的直面交锋从黎巴嫩开始。
当年,黎巴嫩工业家协会对鹰嘴豆泥已经作为一种以色列菜肴在整个西方市场广为人知并在整个市场上销售感到愤怒,起诉以色列侵犯食品版权法。黎巴嫩政府还请欧盟承认鹰嘴豆泥发源地为黎巴嫩,但两种努力均没有成功。
2009年,黎巴嫩旅游部部长法迪·阿布德(Fadi Abboud)决定,通过由黎巴嫩创造吉尼斯纪录,来证明鹰嘴豆泥属于黎巴嫩。当年10月,黎巴做了一个重达2.056吨的鹰嘴豆泥盘,打破了2006年纽约创下的362.8公斤的纪录。
2010年1月,以色列以四吨重的鹰嘴豆泥盘子打破了黎巴嫩的纪录。盛放鹰嘴豆泥的盘子直径6.5米,重量达四吨。这个活动由以色列阿拉伯商人贾瓦达·易卜拉欣( Jawdat Ibrahim)出资。
黎巴嫩人开始了反击,2010年5月,在黎巴嫩贝鲁特法纳尔村(al-Fanar),约300名黎巴嫩厨师以10.452吨重的鹰嘴豆泥盘子打破了以色列的纪录。
2015年夏天,以色列试图再次反击,他们准备了15吨重的鹰嘴豆泥盘子,但由于安全原因,吉尼斯官员无法前往以色列。
自2010年以来,黎巴嫩一直保持着这一记录。
鹰嘴豆泥属于所有爱它的人
美国电影《鹰嘴豆泥》(Hummus the Movie 2015)的导演奥伦·罗森菲尔德(Oren Rosenfeld)说:“黎巴嫩的努力非常有意思,但不要当真。”
美国食品历史学家查尔斯·佩里(Charles Perry)是南加州烹饪历史学家的主席,也是中世纪阿拉伯食品的专家,他对黎巴嫩的行为表示肯定。
肖奇·加利利(Shooky Galili)是一位以色列食品专业记者,他在博客中写道: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鹰嘴豆和芝麻奶油的混合物是中世纪由十字军创造的。鹰嘴豆泥不属于发明它的那个国家,而是属于所有热爱鹰嘴豆泥的人。鹰嘴豆泥不仅是一道菜,还是一种文化。当你走进任何一家鹰嘴豆泥餐厅,和陌生人共用一张桌子、与他们交谈。无论你是犹太人、基督徒或者阿拉伯人,这都不重要,鹰嘴豆泥让大家走到了一起。
编译: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