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环秀山庄从厅堂庭院进入园林,不过数十步,山、水、建筑,一下子就这么一一展现在眼前,无遮无拦。入门妙处环秀山庄是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作为首批苏州古典园林(同批还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空间布局环秀山庄空间布局以湖石假山为主,水池为辅,山水相依。前为厅堂、庭院,后为池水、假山。

导 语

说起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人们第一印象就是狮子林,而在环秀山庄藏着一座艺术价值远超狮子林的假山,被我国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教授形容为:“造园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杜”。

环秀山庄有何神奇之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游 园 攻 略

环秀山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景德路272号。占地仅有3亩,约2000平方米左右。园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是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之作,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环秀山庄是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作为首批苏州古典园林(同批还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空间布局

环秀山庄空间布局以湖石假山为主,水池为辅,山水相依。前为厅堂、庭院,后为池水、假山。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

入门妙处

环秀山庄从厅堂庭院进入园林,不过数十步,山、水、建筑,一下子就这么一一展现在眼前,无遮无拦。

这并非当初的设计失误,据杨鸿勋《江南园林论》中复原,假山南侧本有一长廊紧靠池岸,平台出挑处留出开窗,东侧设置花窗,建筑内部只得见山一脉。

可惜长廊后来被毁,整座假山也就一览无余了。这种前后对比反差也吸引着许多游客继续迈步向前,一探究竟。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

游览线路

环秀山庄从大门入,建议按下面顺序游览:

有穀堂➨环秀山庄➨平台假山景观➨涵云阁➨边楼、边廊➨问泉亭➨补秋舫➨半潭秋水一房山亭➨假山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3)

主要景点简介

有穀堂

走进环秀山庄。有穀堂横陈于前,其面阔三间,其正门为一排雕花长窗门。前面装有木栏杆的走廊,起到了分割空间和供人休憩的作用。整个建筑庄重、肃穆。

堂上悬挂“有穀堂”匾额,为徐运北所题,古代以穀量来计算俸禄多少,寓意是“政治清明出仕食禄”,表明园主有出仕为官的愿望。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4)

环秀山庄(四面厅)

穿过有穀堂便来到四面厅,这是山庄内单体建筑最大的一座。其面阔三间,四面环廊,堂内悬有红学大师俞平伯所书“环秀山庄”匾额。堂内设一套红木家具,四面厅没有过多的雕刻和装饰,沿袭了明代纯朴、淡雅的风格。

面水对山的四面厅周边环植青松翠柏、紫薇玉兰等园林花木,透过花窗门构成一幅幅山水画,坐在里面环顾,一亭溪水,一亭枕山,一舫横卧,秀色如绘。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5)

平台假山景观

穿过四面厅,是一个碎石铺地的平台,台边是一条曲溪,迎面就是一座由清朝叠石大师戈裕良所叠的湖石假山群,堪称中国园林第一。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6)

假山总区占地仅半亩,然而山上曲径蜿蜒70多米,洞谷长12米,从西南角的小曲桥入山。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7)

经崖道;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8)

踏矶石;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9)

入山洞;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0)

过峡谷;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1)

跨步石;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2)

登山顶;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3)

渡石梁,越天门;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4)

驻山亭,观瀑布。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5)

让人如临大山幽谷,置身千岩万壑,真是虽为人构,宛如天开。

涵云阁 边楼 边廊

环秀山庄西面,青枫绿荫下为“涵云阁”,阁为二层,贴西墙而筑,面朝东。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6)

涵云阁底层,空空如也。东、北两边置明窗,以利观景。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7)

涵云阁之北紧连边楼,边楼与东面的假山互为对景。立于楼上俯瞰假山,恍如置身于云中楼阁,山中云缭雾绕,疑在仙境。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8)

在边楼走廊的后檐墙上有各式漏窗,窗内有不同式样的棂格纹装饰,窗下有一排书条石。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19)

问泉亭

沿边廊往北,可至问泉亭,亭为四方歇山顶,戗角飞扬。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0)

亭内悬“问泉”匾额,为近代学者、书法家潘受所书。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1)

问泉亭后有假山一座,位于园之西北隅。山占地极小,却危岩峭壁,洞壑涧崖,自成一体。此山隔“问泉亭”与大假山对望,两山一主一从,一正一副,极富神韵。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2)

崖壁间有一石洞,高未及人。趋于洞前,只见涧水汨汨,涧边设石蹬道,崎岖盘升,直达山顶。山顶处可通边楼门。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3)

补秋舫

补秋舫即补充秋色之舫。此舫面山临水而筑,又称补秋山房,其南种植枫树用以赏秋日红叶,故名。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4)

补秋舫造型与船舫不同,为抽象型舫。其为东西走向,面阔三间,南面为长窗,北面矮墙之上为半窗,再上有横风窗,东西两面墙壁上开门和长方形窗,所有窗饰图案均为海棠形。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5)

东西两门上的砖额分别写“凝青”“摇碧”,在这四面开窗的屋中可观赏澄清的溪水、碧绿的树木、参差的峰石,真是满目青翠、生机盎然。身坐其中,观水池碧波荡漾,恍若处身舟楫,似有随船穿行于山壑间的漂浮之感,妙趣横生。

若来到舫后所依小院,两扇花瓶门静寂地站在那里。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6)

半潭秋水一房山亭

假山后面有小亭,依山临水,旁侧有小崖石潭,借“素湍绿潭,四清倒影”之意,故取名“半潭秋水一房山”。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7)

小亭周围林木清荫,苍枝虬干,饶有野趣,几个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此写生,人景合一。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8)

再谈假山

假山主峰位于西南角,高7.2米,三个较低的次峰在周围环绕,雄奇峻峭,相互呼应。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29)

主山左右辅以两条幽谷,谷深十二米,外观峰壑林立,内部洞穴空灵。谷上架有石梁,虚实对比使山势挺拔,体态浑然天成,体现了自然山的多种美姿。山上有小径,长60余米,顺山势曲折盘旋。沿路而行,可细细品尝山峰的俏丽、山崖的险峻、山谷的幽深,登高至顶可以俯视大半个园林。这充分体现了既可远观,又可近游的特点。虽身于假山中,却似行走于真山林。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30)

环秀山庄的假山,为叠石大师戈裕良的作品,其不但在苏州园林群是“法天贵真”的美学范本,在全国园林中也是叠石艺术的天花板。

这一杰作,不但出人意外,人人中意,形态多变,气势雄伟,而且局部处理参照天然石灰岩被雨水冲蚀之状态来叠掇造型,全山造型适当,拼接自然,据称是以城外大阳山为范本的微缩版,将有形化之于无形,这是“法天贵真”的最高境界。

其山洞采用穹窿顶或拱顶的结构方法,用了钩带法的技艺,可以立千年而不坏。其造洞如造环洞桥,顶壁一气,做到了形如真山,天然浑成。

历 史 沿 革

画中环秀山庄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31)

传承

最早的建筑为晋代的景德寺;

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璙在此地建造了园林,取名为“金谷园”;

宋代,此地为文学家朱长文的药圃;

明代,先后改为了学道书院和督粮道署,后来又成为大学士申时行的住宅。

到清康熙初年,申时行的后人改称“蘧园”,因建有“来青阁”而闻名于苏州城;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人蒋楫购得此园,他延请行家来规划园林,在厅东建了“求自楼”,楼后筑假山,开挖水池,得“飞雪泉”,并广植树木花草,使园子初具林泉规模;

嘉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购此园为宅邸。孙氏后人孙均雅好林泉,善书画,并请来常州叠山大师戈裕良重构园林,叠石为山,整个假山占地仅半亩,却通过巧妙的构筑给人千山万壑之感,成为全园的精华。

道光二十九年(1849),此园又为汪氏富商所得,成为汪氏宗祠“耕耘山庄”的东园,建造“问泉亭”、“补秋舫”等,以环秀山庄为主堂,所以此园也更名为“环秀山庄”,又称“颐园”;

其后,世事变迁,战乱频起,园子逐渐荒废,到1950年,仅存一山、一池、一舫,面积不足两亩;

1979年苏州市政府对假山进行了维修,并重建了“半潭秋水一房山”亭。1984年又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恢复四面厅、楼廊,整修围墙,铺砌地面,加固假山,疏通“飞雪泉”,清理水池,并与园前的旧王鏊祠贯通,连成一体。

游览环秀山庄,这个门票只有十元的世界文化遗产,难得见到游客。而一群群美术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画板在作画,老师的教学声在园子里回荡:先定位,把大的树木定好,再画山水。

这或许是一种传承,一代代中国人对美景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32)

清谷山庄美景(环秀山庄如临大山幽谷)(33)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