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买房怎么选择(买房买的不是房子)
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买房怎么选择(买房买的不是房子)当年如果卖出了,则少赚了几百万。所以如果城市前景看好,关心短期涨跌意义其实不大,只要城市好,跌了也能涨回来,也始终是爷。杭州的楼价后来从1.5万涨到3万、4万,甚至优质楼盘6万以上。一套房子涨了300万,相当于当年一个普通工薪阶层20年的收入。与其关心短期的涨跌,还不如看看你投资的城市是否长期看好,未来潜力如何?自己是否把资金成本降到最低了?选的楼盘是否有足够的上涨空间?而不是天天留意新闻,哪里哪里回调下跌了,拿着几百万买房子就像买股票一样,刚买进来,又准备卖出,来回倒腾。还记得2012年杭州楼市下跌,很多人集中维权跑去打砸售楼部么?其实杭州楼价是这样的,当年从2万跌到1.5万,很多人就弃购,宁愿不要定金了,甚至买了房子的人也想着把房子卖掉,结果呢?
中国房地产蓬勃发展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城市化,目前中国的真实城市化率为40%左右,日本、欧美的城市化率为85%,这就决定了人们进城的滚滚浪潮不会停止,中国还有数亿人进城。
第二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现在已经跟房地产密不可分,房地产已经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那么无论如何房地产是不能倒掉的,是不能有“万一”情况出现的。所以保守估计,未来十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定继续蓬勃发展。
其实过去几十年整个房地产市场一直维持积极向上的趋势,中间偶有波动,但是规律始终是“小跌大涨”,大涨往往出其不意,并且每次大涨都比之前的高点更高,呈阶梯式上涨。
曾经有友问:为什么你这么坚定看多?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说:楼市的确有短小幅回调现象,但是每次回调都是为了下一次涨得更高,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不是短期回调,而是长期的趋势。
与其关心短期的涨跌,还不如看看你投资的城市是否长期看好,未来潜力如何?自己是否把资金成本降到最低了?选的楼盘是否有足够的上涨空间?
而不是天天留意新闻,哪里哪里回调下跌了,拿着几百万买房子就像买股票一样,刚买进来,又准备卖出,来回倒腾。
还记得2012年杭州楼市下跌,很多人集中维权跑去打砸售楼部么?其实杭州楼价是这样的,当年从2万跌到1.5万,很多人就弃购,宁愿不要定金了,甚至买了房子的人也想着把房子卖掉,结果呢?
杭州的楼价后来从1.5万涨到3万、4万,甚至优质楼盘6万以上。一套房子涨了300万,相当于当年一个普通工薪阶层20年的收入。
当年如果卖出了,则少赚了几百万。所以如果城市前景看好,关心短期涨跌意义其实不大,只要城市好,跌了也能涨回来,也始终是爷。
对于我们大多数工薪阶层而言最好的投资是什么?是那种你一旦买入就不用管了,长期持有,躺着就能赚的投资。而不是天天要关心它涨跌,一言不合就着急卖出的投资。
房产投资就是属于“买入就不用管”的投资。只要你把房子买对了,后面就几乎不用管了,让时间来发酵。
不像股票、基金、期货还得天天盯盘。我始终觉得投资赚的是时间的价值而不是投机的运气。忘掉涨跌,只看城市好不好,才是真正的高手。
其实那些天天喊回调下跌的朋友,如果没有稳定的逻辑,即使楼市回调了,他们也不会买的。
不懂房产投资深层逻辑的人,就算他们有重来的机会,去到2009年,2012年的北京、上海,他们也不会买房,一样会像其他人一样抱怨:现在市道不好,到处限购限贷,房产投资获利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即使他们买了,如果不是自住,顶多也是赚一小杯羹就卖了。真懂的人,根本不存在后悔之前没有买房一说,哪怕之前没买,现在买也是机会。
2017年初有个朋友曾跟我说:唉,燕郊1.9万的时候我没买,现在它涨到3万了,好后悔!好了,现在燕郊已经从3万跌回1.9万了,我那个朋友现在又不买了。
涨了他嫌贵,现在跌了他又不买,那他什么时候买呢?永远不买,所以,他不是买不到房,而是没有买房的正确观念,无法建立趋势思维,看不到事物未来的演变倾向。对于他而言,眼前看到的都是离散事件,他每个行为都是短期的应激反应。
在投资领域,有这么一句话:会买是徒弟,会卖才是师傅。即懂得买的人,能力不错,但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卖的人才是顶级的高手。那房产投资,我们什么时候该卖出套现?
原则上一二线城市的房产,只要自己没有资金需求,一般不卖,因为房票贷票珍贵,卖了不那么容易买回来。房子升值了再裂变回笼资金,就是不卖,从鱼头吃到鱼尾。
大家知道吗?你买房子,等于买阶层上升的机会,难道你会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人吗?
房产是依附在土地之上的阶层门槛,以房产为核心的投资融合了周边资源,包括就业、教育、交通、文化休闲、医疗养老等。
房子本身的砖头瓦块价值并不大,其核心价值是房子这些背后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进入中产阶层的门票。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买房,买的不是房子,而是自己的观念以及阶层上升的机会。【王永山财富自由俱乐部】王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