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在公司之间重组中的作用(基于信托视角的产业链金融研究)
信托在公司之间重组中的作用(基于信托视角的产业链金融研究)(2)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强势核心企业的特性决定了有大量涵盖大中小微、国有与民营企业的庞大产业链网络围绕其进行配套生产经营。核心企业处在产业链融资的绝对主体地位,也承担着信用担保中介者,依托自身的产业地位和良好信用,可以有效提升产业链的整体信用和抗风险能力,金融机构可以依托核心企业实现产业链的整体授信,进而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1)推动核心企业战略落地的综合金融需求。金融服务强势核心企业产业链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服务核心企业自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推动战略有效落地。对于以央企为主的强势核心企业,企业集团内部各版块、各环节之间存在大量的物资、资金的流转和信息的交换,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资金融通,而是通过产业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实现“以融促产、以融强产”,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实现资源、资产、知识产权和未来价值的资本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内外部的资金运作、资源整
基于核心企业类型的产业链金融生态圈模式设计
基于强势核心企业的集约管理平台模式
1.拥有强势核心企业的产业链特征
(1)产业本身具有垄断特征。本文中的强势核心企业,要求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具有主导地位,对上下游节点企业具有极强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其发展战略对产业链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强势核心企业必然在某个或某段产业链环节中处于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地位。在我国,一般只有自然垄断行业(或自然寡头垄断行业)和行政垄断行业具有本文所指的强势核心企业,如电力、电信、天然气、石油、烟草、铁路等行业。
(2)产业链普遍为复合式产业链。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和自然垄断行业改革不断推进,在严格监管产业链自然垄断环节的同时,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成效显著。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纵向一体化的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在一定环节被打破,核心企业也主动或被动地退出上下游部分市场,转而通过市场交易或“契约”来弥补相关环节,进而形成由市场交易式、纵向约束式和纵向一体化共同组成的复合式产业链。
(3)核心企业处于产业链的绝对中心地位。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看,强势核心企业是整个产业链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资金周转中心,在采购、生产、销售整个链条中起主导与组织作用,大量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配套生产经营。在拥有强势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中,产业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产业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的协调能力,同时核心企业也肩负着保障产业链稳定,带动产业链提升的责任。
2.拥有强势核心企业的产业链金融需求
(1)推动核心企业战略落地的综合金融需求。金融服务强势核心企业产业链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服务核心企业自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推动战略有效落地。对于以央企为主的强势核心企业,企业集团内部各版块、各环节之间存在大量的物资、资金的流转和信息的交换,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资金融通,而是通过产业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实现“以融促产、以融强产”,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实现资源、资产、知识产权和未来价值的资本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内外部的资金运作、资源整合和价值增值效率,支撑相关领域投融资、股权架构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做好科技成果培育孵化,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2)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强势核心企业的特性决定了有大量涵盖大中小微、国有与民营企业的庞大产业链网络围绕其进行配套生产经营。核心企业处在产业链融资的绝对主体地位,也承担着信用担保中介者,依托自身的产业地位和良好信用,可以有效提升产业链的整体信用和抗风险能力,金融机构可以依托核心企业实现产业链的整体授信,进而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3)满足产业创新链的金融服务需求。强势核心企业以央企为主,有责任实现核心科技高度自主可控,抢占世界科技和产业制高点。我国一些产业存在“卡脖子”技术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央企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下苦功夫,从基础研究做起,打造自主可控的创新链和安全可靠的产业链。高额的资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产业链金融要根据创新链每个节点主体的不同特点提供服务,实现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3.拥有强势核心企业的产业链金融难点
(1)核心企业内部协同方面。一方面,强势核心企业经营规模大,子公司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地域分布广,产业链条上涉及大量的各级供应商及经销商,金融需求种类多样、规模庞大,很难做到有效的内部协同。另一方面,强势核心企业的产业链金融一定是核心企业主导的,一般是通过企业自身旗下的金融单位配合搭建产业链金融的整体框架,这时又面临着产业单位与金融单位之间的协同问题,需要产业单位对金融业务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在产业链金融模式的设计中实现有效的产融协同。
(2)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如上文所述,强势核心企业普遍为中央企业,并具有资源垄断性质,这使得其在管理上存在市场化不足的弊端,而金融属于高度竞争行业,需要配套相应的市场化机制才能吸引并留住高端金融人才,持续创新金融服务。如何有效整合两种管理机制,也是强势核心企业在开展产业链金融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4.拥有强势核心企业的集约化产业链金融平台模式
对于拥有强势核心企业的产业链而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中在核心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路径。产业集约化发展模式下,核心企业运用系统化思维,从行业整体的高度统一设计和规划,以集约化的方式对产业链进行管理运营,产业链各企业通过企业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型合作、“垂直型”分工协作网络体系、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组织体制等模式,建立以强势核心企业为主导,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助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使核心企业及各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错位竞争,避免无序竞争,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分工专业化与协同作用,降低重复生产和平均成本,有利于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规模经济。
产业集约化的本质是在产业层面形成企业之间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联系,目前最有前景的联系方式,就是以核心企业为主搭建一个由传统核心企业、服务类企业、金融类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产业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建立产业链金融业务数据库,实现技术赋能、信息撮合、交易结算、物流配送、融资服务等功能,核心企业以产业供应链为抓手,按照“总体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维、资源共享”的集约化管理原则,打造协同发展生态,实现传统产业链上下游研发、生产、服务、商务、物流、投融资等资源和能力的数字化、网络化在线汇聚,进而实现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的有机结合,提高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整体的运作效率。
形成强势核心企业的大型产业集团多数通过积累金融牌照,衍生出了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公司,纵深覆盖集团内部客户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需求,以强势核心企业主导的集约化产业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也是以核心企业系统内金融单位为开发主体,构建以融资产品为主、增值服务为辅的金融服务体系。从产业链金融生态圈的角度看,单靠商业银行、信托或财务公司等某一方单独开展都难以满足产业链综合需求,产业链金融平台需要发挥产业集团系统内金融单位整体的产业优势、信息优势、渠道优势和管理优势等,通过协调系统内核心成员企业,调动产业链上各类资源,并引入外部金融深度参与,构建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合作模式。同时,平台依靠“科技 金融”,高效触达海量客户并沉淀丰富的交易大数据,通过标准化金融产品和自动化交易机制降低业务成本,利用集约化的产业生态圈形成资金闭环,其并非传统产业链金融业务的线上化,而是对传统产业链金融业务融资服务逻辑的颠覆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信托公司在强势核心企业为主导的集约化产业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中,主要起到的是融资服务和增值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融资方面发挥信托投融资手段多样、资产种类丰富等特点,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提供标准化及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增值服务方面,发挥信托资源整合和财富管理专家的特点,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提供业务撮合、财务顾问、投资理财、股权改造等增值服务。
5.国家电网公司“电 e金服”产业链金融平台
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能源产业链中居于核心企业地位,具有独特的客户和数据资源优势。公司所属 1 200余家各级企业连接着 10万多家上游供应商和亿万下游用电客户,年资金流量超过 6万亿元,汇聚着海量的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龙头作用,深挖产融协同潜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创建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电 e金服”于 2020年 5月正式上线。
“电 e金服”以平台门户为中心,对内连接财务管控、ERP、ECP、营销等内部专业系统,贯通业务办理全流程;对外连接征信、工商、税务、司法等外部专业系统,为企业信用评价、贸易背景核查、风险防控等提供信息支撑;需求侧连接网上国网、ECP、国网商城等系统,实现客户多入口引流;供给侧连接内外部金融机构核心业务系统,打造金融云超市,服务内容涵盖资金融通、保险保障、资产管理等金融主要领域,满足“一站式”在线办理业务需求,同时紧密嵌入购电结算、项目投标、合同履约、电费缴纳、电力交易等业务场景,广泛联动供电营业厅、供应商服务大厅等渠道,实现数据集成整合,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赋能客户画像、信息存证、产品匹配、风险管理等功能。
“电 e金服”的上线,有助于国家电网公司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和要素优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促进全产业链协同高效运行,围绕推动传统产业链升级、打造新兴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等方面,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加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推动形成更具优势、更高水平、更加开放的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
基于多关键企业的“产业协同”平台模式
1.多关键企业的产业链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市场化浪潮中,产业竞争已经从产品和企业层面的竞争,提升为产业链层面的竞争。多关键企业的产业链是产业链在经过一定的发展和整合后,在同一环节或不同环节形成了多个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一定的空间或价值链环节具有竞争优势,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整体仍呈各自为战的格局,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多关键企业产业链的竞争力更依赖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系统协调。
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链的组织化程度、核心企业的竞争力、产业链支撑能力和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多关键企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难以形成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不同企业在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上具有各自的差异化优势。关键企业自身技术水平较高,但对产业链整体内部信息、资金、物流的管理水平较低,存在信息孤岛。此外,多关键企业产业链在生产、加工、服务、营销等环节的空间集聚程度、合作效率较低,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低。
纵向或横向一体化,以及战略联盟是多关键企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其中战略联盟指两个或多个龙头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龙头企业之间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对各个成员技术、信息、资金管理和市场资源的重新组合,聚合彼此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上的核心专长,整合分散资源,获取新技术,进而提高运作速度,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协同竞争优势,共同形成产业链并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作用。
2.多关键企业的产业链金融需求及难点——以农业产业链为例
多关键企业产业链类型较为丰富,产业链的金融需求总体上离不开资金需求以及产业链整合两大类,但不同产业链的具体需求也存在着一定差别,本文以农业产业链为例来分析多关键企业的产业链金融的需求及特点。
当前,农业产业链拥有着巨大的金融需求。一是从服务体量上看,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的信贷资金需求与银行实际提供的资金缺口一般在 30%—40%。二是从服务环节上看,不同参与主体的融资需求和发展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如农户更加关注农业资金的易得性,而农业龙头企业除投融资需求以外,更加注重管理提升、营销资源对接、产业整合等一系列基于产业协调方面的服务。
同时,我国农业金融仍面临着一些难点。一是金融供给不足。由于农村经济资产的资本属性不足,加上传统农业散小弱、缺少足值有效的抵押物等各种原因,金融体系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农业保险市场的不完善。涉农金融保障缺失,不利于涉农担保机构支持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三是农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农业金融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导致农业金融信用风险较高。四是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目前仍缺少集中且高效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限制了资产抵押变现的能力,近些年出台的多项指导措施也仍未明确落实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中的顶层设计,导致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联系不强。
3.多关键企业的产业链金融生态圈模式设计——以农业产业链为例
(1)多关键企业产业链生态圈模式设计的出发点。伴随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变,共同富裕战略的部署和推进,互联网技术、电商和快递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辐射企业不断增加。伴随产业链上多个关键企业的规模、业务发展,相关金融需求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是金融供给的不足。多关键企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理念在于将产业链上涉及的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关键企业、上下游客户以及延伸客户群体视为一个整体,根据他们的法律权属、管理权利、贸易关系、行业特征等,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地流向相对弱势的中小微企业,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领域的“融资难、融资贵、玻璃门、空心化”等现象。
(2)多关键企业产业链协同平台设计——以农业产业链为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搭建产业链协同平台,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达到真正的“供需匹配”,并推动多关键企业的农业产业联盟的建设。平台利用信息流打通产业链,运用价值链整合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第六产业”发展,从而形成贯穿农业全产业链的“互联网 农业”的生态圈。
产业链协同平台在农业产业链中起到信息桥梁的作用,从供需对接出发,通过信息累积、储存、分析等有机整合农业产业链的科技资源、物流资源、金融资源等,为各涉农主体提供精准服务。根据平台在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中所起到的协同作用,可以为关键企业之间,以及关键企业与其上下游主体之间的农资交易、农技协调、土地流转、农产品交易、技术共享、创新合作等提供协调服务,同时引入金融机构利用平台沉淀的产业及企业数据资源,为平台各主体提供交易、结算、融资、保险、理财等金融服务。平台从生产、流通、营销、服务等多方面影响农业关键企业,可以有效减少产业链环节与层次的冗余,提高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效率,进而推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农业核心企业为基点,通过生产关系中的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订单、委托、销售等环节,以及抵质押、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贸易流量核准等模式,形成农户、合作社、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农业公司、金融机构间的良性生态圈。
信托公司在产业链协同平台中,可以依托制度优势形成实物操作上的多元化,通过债权融资、债股结合、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等在收益和风险管理手段上具备层次性的产品体系,为平台上各主体提供标准化金融服务,或度身定做符合企业特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
4.“中粮·五里明”农业产业链生态圈模式
“中粮·五里明”模式是中粮信托、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玉米种植合作社、龙江银行共同设计的农业产业链生态圈模式,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抵押品创新机制,有效整合土地、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
该农业产业链生态圈模式涉及的多关键企业/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农村合作社、农民、科研院所、中粮公司、龙江银行、中粮信托。其交易结构为: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的支持下,以农业合作社为中心,农民以土地入股农业合作社,龙江银行向农业合作社发放贷款。农业合作社与中粮公司签订购销协议,中粮公司收到粮食后通过龙江银行将扣除给农业合作社的贷款本息后的剩余款项支付给农业合作社。地方政府给农业合作社提供基础设施和大型农机器具的支持,龙江银行聘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农业专家为农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中粮信托接受农业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权委托后,以自益型财产权信托计划中的财产收益权为合作社的贷款行为提供担保,农业合作社全体股东和镇政府领导为贷款承担连带责任。在此交易结构中,农业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 /主体,均对该产业链上的生产承担重要作用,为共同目标,彼此承担各自角色和功能,构建了多关键主体的、高效的农业产业链生态圈(见图 16)。
基于缺乏核心企业的“去中心化”平台模式
1.缺乏核心企业的产业链特征
缺乏核心企业的产业链并非指产业链没有核心企业,而是缺乏可以自主构建产业链生态圈的单一或多个核心企业,或者金融机构无法与核心企业达成直接合作,难以将服务延伸至产业链各个环节。目前大多数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设计,一般都是以一家核心企业的信用为整个链上的信用基础,由一家金融机构给链上企业授信,模式较为单一,而且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核心企业一般缺乏为产业链上的融资提供担保,以及为自己的应付款提供确权的
意愿。
第二,寄希望于核心企业增信,并没有真正研究产业链本身的特点,没有真正发挥产业链金融的作用。
第三,仅寄托于核心企业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模式往往只能服务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而不能服务核心企业的下游采购商。这样的产业链金融是残缺的。
第四,产业链上的企业往往并不是只生存在一条供应链上,而是同时生存在几条供应链上。一家企业在不同的供应链上向不同的银行贷款,给企业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很大麻烦,也不利于企业与银行建立稳定而熟悉的合作关系。
第五,大多数传统供应链金融都是以营销贷款为目的,并没有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应用数字技术改善产业链供应链运作效率,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从而减少产业链的融资总量,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融资成本。
第六,由于只考虑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给了核心企业借机挤占中小企业流动性的机会,反而造成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更慢,融资成本和资产负债率更高。
2.缺乏核心企业的产业链金融需求及难点
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高度依赖核心企业,但核心企业往往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债务确权或贷款担保的意愿并不强,缺乏核心企业配合成为金融机构拓展产业链金融的一大掣肘。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化,核心企业的缺乏成为制约产业链金融从基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向基于交易的“数据信用”转变的主要因素。对此,信托等金融机构应突出科技赋能,强化产业链金融“数据信用”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搭建服务平台,将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金融的各个环节,同步获取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信息,解决线下产业链金融存在的核心企业配合难、贸易背景核实难、服务成本高等问题。
3.缺乏核心企业的产业链金融生态圈模式设计
在缺乏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中,最常见的产业链生态圈模式为金融机构与垂直电商、平台电商或第三方产业链平台合作,从而嵌入相关产业。在此种“去中心化”的产业链服务模式中,信息传递的高效与安全是重中之重,信托的隔离制度和区块链技术均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目前第三方平台最有名的是中企云链。中企云链成立于 2015年,由中国中车联合中国重机、中国铁建、金蝶软件等联合发起,经过多轮增资扩股,目前股东已涵盖 10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中企云链业务模式为:核心企业在银行授信额度内,登录中企云链平台,在平台上主动向供应商确认付款时间明确的应付账款,供应商的账户中就生成了称作“云信”的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此凭证可在平台上各级供应商之间转让,也可以向金融机构保理,转让价格隐含的利率如果高于核心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核心企业还可以购买云信凭证提前清算套利。具体架构如图 17所示。
目前信托公司主导或参与建设的产业链“去中心化”平台较少,且目前主流的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据信用”的平台仍是以某一核心企业为主导,如英大信托参与的“川电云链”“南网 e链”和百瑞信托参与的“融合云链”,一方面是信托公司缺乏搭建产业链级平台的动力和金融科技实力,另一方面是在产业链及产业链金融整合的能力上存在不足。未来,随着信托公司深入产业链金融领域,产业整合能力、金融科技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可复制的“去中心化”平台模式,可以有效拓展产业链金融版图,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力度。
(课题牵头单位: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摘自:《2021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
本文源自中国信托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