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二次元男友模板(梦想与现实二次元女友)

二次元男友模板(梦想与现实二次元女友)后来家里通了网,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一部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把《柯南》的所有剧场版全部看了一遍。看得多了,就会情不自禁把自己代入到柯南的视角,然后就会形成一种错觉,和女性角色有关的错觉:毛利兰是在等我啊!灰原是喜欢我的!步美原来也喜欢我啊!哇塞,我好受欢迎!这么说起来,毛利兰应该是我接触到的一个正儿八经的日本动漫女性角色,而且相当有代表性:性格温柔随和、善解人意,非常懂礼貌,几乎和每个人都能相处得十分融洽;最关键的是,对工藤新一痴心一片,不管过了多久都愿意等他回来,简直是理想中的痴傻女人形象;最最关键的是,她是一介高中生,出场就穿JK制服,再搭配上可爱的长相。。。嗯,我一直觉得,自己会入坑,和JK制服有着很深的关系。“什么?”“你不知道柯南?”同学看到我迷惑,顿时来了兴致,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解:“他是个侦探,本来是个大人,被坏人灌了药,变成小孩了。”然后就把书直接丢给我了“你自己看吧

(全文26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小时候都喜欢看动画片,那个时候家里穷买不起VCD,只能电视上播什么就看什么,因此我一开始就看《葫芦娃》、《黑猫警长》、《舒克贝塔》。在上小学之前,只看过几部电视上演过的的日本动漫《阿童木》和《杰克奥特曼》,连《哆啦A梦》也是去小朋友家里蹭人家的碟片看的。

后来上了小学,有一次我看到班上有个同学在看一种我从来没见过的小人书:画是黑白的,画里面的人物说话时,会有语框,就好奇地凑过去问他:“这是啥?”

同学抬头看了我一眼,一边翻书,一边回答我:“这是柯南。”

“什么?”

“你不知道柯南?”同学看到我迷惑,顿时来了兴致,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解:“他是个侦探,本来是个大人,被坏人灌了药,变成小孩了。”然后就把书直接丢给我了“你自己看吧,超级好看。”

然后就直到了今天,算算时间已经超过20年了,咱现在也算得上超龄二次元了。

这么说起来,毛利兰应该是我接触到的一个正儿八经的日本动漫女性角色,而且相当有代表性:性格温柔随和、善解人意,非常懂礼貌,几乎和每个人都能相处得十分融洽;最关键的是,对工藤新一痴心一片,不管过了多久都愿意等他回来,简直是理想中的痴傻女人形象;最最关键的是,她是一介高中生,出场就穿JK制服,再搭配上可爱的长相。。。嗯,我一直觉得,自己会入坑,和JK制服有着很深的关系。

二次元男友模板(梦想与现实二次元女友)(1)

后来家里通了网,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一部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把《柯南》的所有剧场版全部看了一遍。看得多了,就会情不自禁把自己代入到柯南的视角,然后就会形成一种错觉,和女性角色有关的错觉:毛利兰是在等我啊!灰原是喜欢我的!步美原来也喜欢我啊!哇塞,我好受欢迎!

孩子嘛,都是有精神需求的,希望自己被人喜欢,可是现实中除了爸爸妈妈,不会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喜欢自己。当现实满足不了自己,而凑巧又接触到动漫、文字、漫画、音乐这些艺术作品虚构出来的世界时,一旦把自己代入到了主角的视角,就会产生“我是全世界中心、命运的主人公”的感觉,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了精神上的极大自我满足。就像女孩喜欢看韩剧各种富二代帅哥爱上女主角的感觉类似,她们是把自己当成女主角看待的,这种感觉是会上瘾的。

再后来,我看的动漫越来越多了,经典的《EVA》系列、《FATE》系列,大众化的《刀剑神域》系列、《从零开始》、《约会大作战》、《超电磁炮》,小众化的《白色相簿》、《野良神》,甚至连百合番剧也看过不少,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一大批新的动漫女性角色:明日香、亚丝娜、冬马和纱、牧濑红莉栖、蕾姆、狂三、炮姐。。。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现实中的女友和动漫中的“老婆”有啥区别?

二次元男友模板(梦想与现实二次元女友)(2)

当我们身处现实世界时,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喜爱”是有代价的,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和她人产生的亲密关系,是要对别人负责的。无论是身处在恋爱关系,还是婚姻关系,都需要对伴侣提供关心,提供情绪价值。如果现实中的老婆为自己传宗接代,那么还需要提供经济价值,需要花心思照料孩子,为了未来考虑而努力工作,获得更加稳定的待遇。

因此在现实中找老婆,就是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负责。

但是二次元动漫中的女性角色不一样,虽然她们都是处在各自虚拟的世界中,但是身上却集合了现实中所有男性对女性的美好幻想:善良,爱慕,远超现实的美貌颜值等。任何人看的时间久了,就会发自内心的感慨:这些女性角色是如此完美,如此的让人喜爱,如此符合人们的理想。

因此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把她们叫做“老婆”。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话,“二次元老婆”,本身就没有实体,根本不存在现实意义,只是让观看者在看到她时,产生强烈的喜爱与思恋的感觉,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感觉更加发自内心。

为啥会是日本先诞生这些二次元老婆呢?

在1940年代以前,日本69%的婚姻关系是靠家庭介绍缔结的,夫妻双方自由恋爱的仅占13%。到了2002年,结婚的日本人,自由恋爱的比例达到88.5%,介绍结婚的仅占7.4%。

由于在恋爱领域导入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使得一些条件不好、竞争力弱的男性、女性在择偶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日本的非婚律,从1980年的男性22.8%、女性12.0%,在2000年陡然提升到男性45.0%,女性31.0%。同时,在自由恋爱的背景下,婚姻终身制的理念逐渐崩塌,离婚率开始逐年上升。

二次元男友模板(梦想与现实二次元女友)(3)

这些失恋的、竞争力弱、甚至已经失去了婚姻和家庭的男男女女,要如何解决自己的性爱问题呢?这便给“二次元”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需求:既然现实生活没有条件,那就只好到虚拟世界中去寻找对象了。

从1960年代以来,日本漫画在题材和内容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成人化方面进行了不少革新性的尝试。1968年永井豪的《学园》,其中对女性身体的描写、男女性接触场面的描写,都是淋漓尽致的。在这种题材上的开放之后,随着70年代《宇宙战舰大和号》的诞生,对角色性格的深入挖掘成为了一种主流。

动漫中男女主人公,成为了街头小巷观众们谈论的茶资,很多人都声称从影片中找到了偶像。在日本动漫内容经历了上述变革的基础上,90年代日本动漫又进一步在理念上完成了对读者和观众的重建,就是:即使不进行肉体接触,只是望着屏幕中或者书中的人物,也能够完成恋爱,也能够产生同肉体接触恋爱一样的荷尔蒙激素分泌以及性兴奋。

至此,日本动漫完成了现实生活中男男女女与动漫作品中虚拟人物隔空恋爱的一切条件,它与上述的日本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交融在一起,“二次元”文化就此大兴。

喜欢ACG文化的人群,属于小众的群体。基本上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可能因为工作或者习惯等原因,自己长期公司、家两点一线。每天工作和回家能接触到多少异性?接触少,自然会交流少,交流少就更陌生,陷入一个无限循环,搭上“单身的高铁”,一路驰骋到寒冷的北极。

第二种就是没有什么经济能力的,很多事学生党,或者失业人员,虽然他们在现实中很普通,甚至是被人视为“屌丝”,青春时期的幻想与感动,对现实的不满足,但是却在在游戏动漫等等的二次元世界里面,能够满足自己的大部分精神需要。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对他们来说,去花点钱买个老婆手办,花点钱买个周边,玩玩相关游戏,这种非常直接互动,都能让花销产生正向反馈的结果。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两年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大街上喜欢穿JK制服的女孩越来越多了!想想也是蛮感慨的,年轻一代确实是在逐渐日韩化,可即使是这样,跟现实中的女生去约会时,吃饭、电影、玩游戏所用的开销,和最终得到的反馈,和“二次元”老婆相比,完全不成正比啊。

(全文完,谢谢观看,图片来自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