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师教孙悟空筋斗云(西游记里面筋斗云的佛法禅机你知道吗)
菩提祖师教孙悟空筋斗云(西游记里面筋斗云的佛法禅机你知道吗)我甚至还见过有一篇这样的文章。 这里说的是不是孙悟空的物理移动速度非常的快呢?
西游记
这一讲我们聊一下孙悟空的筋斗云。
孙悟空一个筋斗能够翻十万八千里远。
这里说的是不是孙悟空的物理移动速度非常的快呢?
我甚至还见过有一篇这样的文章。
他把孙悟空一个筋斗,比如用了几秒钟。
然后能翻十万八千里呢,他再算一下它的物理移动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的物理移动距离,然后去跟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去进行对比。然后他分析说孙悟空飞的这么快的话呢,那可能会脱离地心引力。怎么怎么样?
那其实呢。
刚一开始呢你会发现这个人去对比,我们会觉得很新奇。
但是你会发现,就这件事情去做研究的话就特别的好笑。
因为这完全是书呆子的做法,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意思。
事实上,孙悟空一个筋斗能够翻十万八千里远,指的是心念翻腾。
因为孙悟空是心,那么有心理活动,就会形成一个人的心念。而念头的速度可以说是速度非常快的,也可以说是瞬息即至。
比方说大家现在想象一下我在讲课大家在听课。比如说我现在是坐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头上,然后我浑身铺满了这个雪。我在这里讲课呢。然后大家呢坐在我身边,也都坐在这个石头上,也身上堆满了雪。你想象一下到了没有到了,对吧,这个意思呢,就是。
我们念头翻腾,瞬息即至。而筋斗云其实就是念头云。
我还记得在一次这个访谈节目当中啊,有人采访张纪中。
说你拍西游记的时候,有哪些感触,或者是你对这个特技效果呀有哪些想法吗。然后当时张纪中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我就觉得张纪中可能对西游记的理解,没有我想的那么深厚,因为他说孙悟空的金箍棒1万多斤重,他说只要抡起来不是碰着就死,粘着就亡吗?
那么其实这里面你也会要想一下孙悟空的金箍棒。
是不是就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理解的重13500斤呢?
其实不是那个意思。
张纪中呢通过这些数字,他认为孙悟空的力气很大。其实呢这就已经脱离西游记的原旨了。
西游记讲的是他的力量大吗?不是的。
金箍棒重13500斤。是说明人的一昼夜的呼吸是13500次。这个是在黄帝内经当中是有明确的记录的。也就是说,金箍棒指代的是人的先天元气。
我们在后面的节目当中会专门讲金箍棒。在这里呢,我就提一下,大家不要去追究这些数字的现实意义。它更多的是在佛法当中的一些影射和指代。
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这是说人的思想意识转化很快。
孙悟空是一个得道心所以他一个筋斗,一个念头就到了西天了。西天是什么呢?是西方极乐世界,是得到了大解脱的一个境界。西天不是指,在印度,那有一个具体的世界,我们到了那儿就完全没有烦恼了,完全到那就是一切都得到解脱了。
不是那个意思。西天更多的是在指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思想状态。
你看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那就说明什么,他从东土大唐翻一个跟头就到了西天了。
而唐僧从东土大唐西天取经也要走十万八千里。
是指代的是什么呢?这正是佛所说的一念善在天堂,一念恶在地狱的意思。
我们大家在平时经常听到这句话叫做。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吗?
这不就是说明人的一个念头就立刻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层次了吗?
我们前面就讲过顿悟的事情。禅宗在西游记这个佛法传道当中,他倡导的就是顿悟。
所以在西游记当中,沙僧问孙悟空什么时候才能走到西天雷音寺啊。
孙悟空说,你们俩走的话,10天就到了。
要是我走的话呢,一天打50个来回,还能见到日头。
如果是师傅走的话,从小走到老,从脑走到小几千个轮回也不能到。
所以呢,只要心诚志坚,回首处即是灵山。
在这儿呢,我们说一下灵山的意思。
灵山呢是当年佛祖释迦牟尼修行的地方。
那么他所住的住所呢,在佛教当中称为精舍。
正是因为释迦牟尼在这修行,这有了佛了,所以呢这座山就成了亿万佛教徒们心中梦寐以求的向往之地。
所以把这儿呢就称之为是灵山。
那么西游记当中说,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就是你只要念头一转,你就能参拜真佛,就能达到成佛成圣的这么一个境界。
所以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叫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在灵山塔下修。
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再去远方寻求真理大道。
真理大道就在我们的自己心中。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这样的心灵,都有一颗可以觉悟的心灵。所以呢只要修炼自己的心就够了。
这个大家可以去参考我解读的王阳明的那个专辑里面,其实讲心学王阳明的心学讲的也是这么一个精神实质。
人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内心,而不是寻求外界的条件和资源。
那么只要你内心达到了一定的状态境界,那么外在的资源他自然也就齐备了。用现在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来讲,这个事情在尘世间的一个表现是什么呢?就是——
如果你不牛掰,你认识再多牛掰的人也没用。
而在儒家当中也讲求内圣而外王。
就是你对内用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修炼到最后,别人自然就会追随你和信服你。这个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至于悟空说唐僧他要从老到小,从小到老,几千轮回都达到不了。这个指的是。
凡夫俗子或者叫普通人想要修炼得道的艰难的程度。
唐僧作为没有觉悟的人,所以他西天拜佛求经要走14年。
这其实也不是实指就是他走了14年。
当唐僧在这个风尘露宿当中感叹旅途艰辛的时候,也问孙悟空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西天呀。
这个时候悟空就回答说,只要你心诚志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就是只要你坚定信念。
很快就能达到你想要追求的那个境界了。
这一点不就是跟我们大家坚定信仰,实现共产主义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嘛。所以你参悟孙悟空跟唐僧讲的这番话,他本质上不就是佛教所说的一念迷,即在东土,一念绝即登极乐这样的一个说法。
我们在前面也曾经讲过。
佛教当中的顿悟派是六祖慧能为祖师的。
也给大家讲了,六祖慧能和神秀这两个人是作为南派和北派的两个领袖人物。
那么关于孙悟空得道的这一块呢,我们也说过,是通过六祖慧能。
得传大法的一个故事情节演绎而来的。其实我们在前面呢并没有详细的说。那么在这里呢,我们可以把它补充一下。
六祖慧能呢,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得悟道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
他就是典型的天资聪颖,然后能够得悟佛法的。
慧能是出生在很贫苦的家庭,父亲早逝,跟母亲相依为命,靠砍柴卖柴为生。
那么因为他没有机会学习,所以慧能并不识字。这一点其实跟孙悟空是一样的。
就是这么一个人,连经书都不能看的人,却能够见性悟道。
有一天啊他碰到一位客人在诵读佛经。结果呢慧能在旁边听着听着就开悟了。
惠能听到金刚经以后啊,他就好像是捡到了宝贝一样。
于是他就一个人不远万里去找到了五祖弘忍和尚去求学佛法。
那么之后的经历呢,就跟西游记那个就特别的像。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从花果山水帘洞,不远万里。
投在了菩提祖师的门下。刚一开始呢,菩提祖师并没有教孙悟空真本领。
慧能见到五祖弘忍和尚以后,弘忍也没有立刻就传的佛法。
这两个人都是现在师傅那里边打打杂,干点儿零活。直到有一天呢,五祖弘忍找到慧能并且用拐杖在砖头上敲了三下就走了。
惠能当下领悟了五祖的意思。三经时分进入方丈室来见五祖。
这个情景就跟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真本领的经历是一样的。孙悟空和慧能一样,都是在祖师那里,虽然呆了很久,但没有学到真本领。而就是在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五祖弘忍给慧能讲了金刚经。
当慧能听到有一句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
马上就觉悟了,他就跟五祖回禀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他接着又说,何其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不动摇,又能生万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的内心、人的本性,本来就是亲和平静的。
本来就没有生发和消灭,本来就万有万足,不被影响,并且能够生有万物的。
那么五祖听了之后呢,就发现慧能已经觉悟了本性了。于是就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实际上孙悟空的待遇和慧能是一样的。这两个人都是大字不识,却悟性很高。这也就是禅宗的精髓所在。
所以禅宗一直都讲的是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也就是说,悟性高的人,这是你成佛的一条捷径。
所以等到西游记的后面,唐僧他们见到了佛祖要娶回经的时候,
结果取回的是无字经。其实无字经才是真正的经。
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德经当中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就是真正的道理,真正的真理是不能被描述的。如果能被描述出来了,就不是真正的真理,不是真正的大道了。所以无字经才是真正的经书,也就是唐僧他们去西天取经的这个过程,才是真真正正的觉悟的一个用意。
至于拿回来那个有字的经书,那只是一种形式,那是让世人看的。
而真正的高手是从内心当中觉悟和体察到的,那才是真正的佛法精髓。
禅宗呢讲究的顿悟,就等于抛弃了繁琐的外在形式,主张修心见性。
很多人都听说过拈花微笑的禅意所在——当佛祖在讲佛法的大会上。
佛祖没有说话,他只是拿着一朵花展示给大家。
所有人都很茫然。
只有一个人就是摩诃珈叶尊者,他向着佛祖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于是,摩诃珈叶尊者就是那个能够领悟佛法精妙的唯一的一个人。他得到了佛法的真传。
其实呢所有人都应该了然这样的一个机理,就是所有人对真理或者对刺激所要探寻的那种境界的追求,都有可能在一个瞬间。
你就达到了自己全部了然觉悟的那么一个状态。
但是呢这并不意味着说追求顿悟就没有了铺垫和精修的过程。
其实呢。开悟那个瞬间其实是你求道多年的一个积累。比如说释迦牟尼求道多年真正开悟的时候,也只是在菩提树下第七天的一个瞬间。那前期的铺垫其实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很多人倚仗着自己非常的聪明,他说我只追求顿悟,就能达到我所要追求的结果了。这个其实也是不可能的。
这一期呢主要是帮大家来解读孙悟空的筋斗云,他指的是人的心念翻腾,而且瞬息即逝。
更多的是影射一个人,追求佛法大道的那种顿悟的境界。
(欢迎收听禅解西游记。喜马拉雅可搜索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