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陈季常(陈与义在端午节写下一首词)
苏轼与陈季常(陈与义在端午节写下一首词)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根据古人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显然悼念屈原的说法更为深入人心。无数文人曾在端午日写下悼念屈原的诗词,“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今天要讲的这首《临江仙》也是陈与义在端午日所作,道尽家国之思,悲壮豪放,后人评价:可与苏轼相媲美。
古代很多节日与历史人物息息相关。
例如寒食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介子推;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传闻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还有即将来临的端午节,虽然起源于上古时期,但同样有纪念历史人物的说法。
和端午相关的历史人物有四个,一个是前面我们所说的介子推,一个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伍子胥,一个是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还有一个便是我们最熟悉的屈原。
根据古人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显然悼念屈原的说法更为深入人心。
无数文人曾在端午日写下悼念屈原的诗词,“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今天要讲的这首《临江仙》也是陈与义在端午日所作,道尽家国之思,悲壮豪放,后人评价:可与苏轼相媲美。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陈与义是活动于两宋之交的词人,见证过北宋的繁华,也亲历了山河的破碎。
少年时期的他,肥马轻裘,诗酒风流,好不快活,与之相对应的诗风,也是以清新明快著称。
后来,靖康之变,宋王室南迁,诗人也开始了漂泊天涯的生活。
写这首词时,他正在湘江(位于湖南)一带漂流。
屈原曾被流放湖南十余年,在洞庭之滨写下无数诗文,最后葬身的汨罗江,同样位于湖南。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写道“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经历过家国沦亡的诗人,流浪至此,又碰上端午节,心中的悲愤之情可想而知。
词的上半阕起笔便不凡,一句“高咏”突兀挺拔,营造了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奠定了全文慷慨悲壮的感情基调。
“楚词”也称“楚辞”,是屈原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后人多有效仿。西汉时,刘向将这些辞赋编辑成集,主要以屈原作品为主。
而屈原的作品中又多表达爱国思想,词人在端午高咏楚辞,除了悼念屈原外,想必也有感伤时事,抒发爱国情思之意。
接着第二句“天涯节序匆匆”,表达的是一种流落异乡的羁旅之愁,正如王维所言“每逢佳节倍思亲”。
最耐人寻味的是“匆匆”二字,既是指时光的流逝,也暗指自己辗转天涯,客影匆匆。
家国之思,羁旅之愁,尽在其中。
再来看第三句“榴花不似舞裙红”,既是写景也是抒情。
五月初五,榴花盛开,鲜艳如火,很多端午诗词中都曾提及。
例如欧阳修的“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陆游的“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写尽了榴花的鲜艳,繁盛。
然而陈与义此处却不一样,他认为这异乡的榴花再鲜红,也比不上昔年京城里舞者飘飞的红裙。
也许有人觉得他轻浮浪荡,在端午这样一个悼念屈原的节日里,居然回忆起舞女来。
其实,若是了解他的生平,便会明白他的用意。
他曾凭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盛赞,名倾朝野,许多达官贵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络绎不绝。
那应该算是他人生中最春风得意的时期,可是如今山河破碎,流落江湖,其中的落差,非过来人难以读懂。
所以他在吟咏完楚辞后,才会发出“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的感慨。
接着来看下半阕,换头一句长叹,“万事一身伤老矣”,包含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无限感慨。
而“戎葵凝笑墙东”,表面是指连墙东的蜀葵也在嘲笑他的落魄,有自嘲的意味。
同时,“葵花”有向阳之意,正如司马光在《客中初夏》中所言“惟有葵花向日倾”,诗人是借此来表达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热情。
最后三句,“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借酒抒情,同样有两层含义。
一是凭吊屈原,他将杯中的酒浇到桥下的江水,希望顺着江水,流到屈原葬身的汨罗江。
二是浇心中块垒,也就是所谓的借酒消愁,家国离乱,流落天涯,恐怕只有酒才能暂消他心中的愁苦了。
整首词来看,开头的“高咏楚辞”,慷慨激烈,奠定情感基调;“歌罢满帘风”,情绪激昂中,又带着一种豪旷的气质;最后的“酒浇桥下水”,又增添了一层浪漫的色彩。
总体而言,就是悲壮又豪迈,这一点和苏轼很像。
正如花庵词客所言“《无住词》(陈与义词集)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
不知你们认为陈与义这首词写得如何?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