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把一项赛事推向国际(精心设计演奏方案)

如何把一项赛事推向国际(精心设计演奏方案)其次,启发张静蕴,思考自己的演奏将带给听众怎样的感受,换位思考,去体会听众的感受、建立客观听觉;充分地对所期望的演奏效果进行设计,确定想让听众获得什么信息,并在练琴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种练习方法,对每个细节进行精雕细琢,使自己获得准确表现既定演奏效果的能力。“伊萨依比赛的一个特点是曲目难度很大,每一轮比赛都有炫技曲目。不过,对于中国选手来说,演奏技术往往不是最大的问题,精准把握各个时期作品的风格以及彰显自己的个性,恰当地表达出情感是中国选手普遍的短板。”张静蕴的专业指导老师、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乐队教研室副主任刘耕表示,指导张静蕴准备参赛曲目的过程中,首先帮助她分析作品,根据乐谱中挖掘出的表情信息来总结情感表达方式的多种可能性,从这些可能性中选取“最佳”的情感表达方式,并为之设计练琴的方式和步骤;在忠于原著和个人理解之间找到平衡点,选取最能体现作品特点、表达演奏者音乐解释的材料

如何把一项赛事推向国际(精心设计演奏方案)(1)

刘耕指导张静蕴练习困难片段

文 | 徐丽梅

2022年比利时伊萨依国际音乐比赛近日落下帷幕,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一年级的张静蕴以出色的演奏技术、鲜明的个性以及对作品风格的精准把握,获得评委的认可,荣获小提琴B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张静蕴与指导老师刘耕总结、分享了此次备赛、参赛的体悟与经验。

线上比赛更凸显细节

伊萨依国际音乐比赛以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伊萨依命名,由比利时列日市政府主办,列日皇家音乐学院承办,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青少年演奏者提供高水平的赛事环境以及展示才华的机会。本届比赛由于受疫情影响,改为线上直播,10位评委分别来自比利时、俄罗斯、以色列、法国、罗马尼亚。比赛在布鲁塞尔Les Treteaux剧院举行,评委审听的全过程向全球直播。比赛分三轮进行,通过预选,来自全球的18位优秀青年选手进入小提琴B组正赛,最终有5名选手进入B组第三轮决赛。

张静蕴三轮参赛的曲目分别为: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第7首、巴赫《g小调第一无伴奏奏鸣曲》之柔板和赋格,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第24首、莫扎特《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K.304),瓦克斯曼《卡门幻想曲》,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她介绍,比赛前两个月,自己利用寒假集中精力打磨第二轮和决赛曲目。备赛过程中,曲目的技术性问题不是最大的困难,真正需要花更多时间的是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刘老师和我一起看各种版本的演奏视频,听录音帮我分析,引导我对乐曲有更成熟的理解和表现;他对我录制演奏视频也提出了很多建议。我体会,相比音乐会现场,录音棚环境比较特殊,在录音棚的演奏过程中出现的小瑕疵更加明显,所以,心情相对更容易紧张,需要平时更细致地练习。”

设计并掌握情感表达方式

“伊萨依比赛的一个特点是曲目难度很大,每一轮比赛都有炫技曲目。不过,对于中国选手来说,演奏技术往往不是最大的问题,精准把握各个时期作品的风格以及彰显自己的个性,恰当地表达出情感是中国选手普遍的短板。”张静蕴的专业指导老师、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乐队教研室副主任刘耕表示,指导张静蕴准备参赛曲目的过程中,首先帮助她分析作品,根据乐谱中挖掘出的表情信息来总结情感表达方式的多种可能性,从这些可能性中选取“最佳”的情感表达方式,并为之设计练琴的方式和步骤;在忠于原著和个人理解之间找到平衡点,选取最能体现作品特点、表达演奏者音乐解释的材料加以艺术表现。

其次,启发张静蕴,思考自己的演奏将带给听众怎样的感受,换位思考,去体会听众的感受、建立客观听觉;充分地对所期望的演奏效果进行设计,确定想让听众获得什么信息,并在练琴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种练习方法,对每个细节进行精雕细琢,使自己获得准确表现既定演奏效果的能力。

第三,提醒她,把握每一首作品特定音乐段落的基调,即总体情感氛围,防止在细节处理中出现喧宾夺主、因小失大的情况。为作品的高潮部分留出余地,防止感情泛滥,抓住音乐中最亮的闪光点,利用技术手段充分表现。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如含蓄的、奔放的、柔和的、激进的等;努力掌握多种表现方式,合理取舍,对所选取的表现方式进行逻辑安排。

严格执行既定演奏方案

刘耕指出,对每首作品的演奏方式要精心研究和进行艺术设计,形成一套或多套最佳演奏方案,演奏方案包括:指法、弓法、揉弦、力度、速度、情绪、基调等多方面内容。确定了最佳演奏方案以后,不论是放慢练习还是流畅练习,都应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尤其是弓法、指法和力度(变弓法、变速度、变力度等变形的练习方法除外)用固定的弓法、指法和力度练琴,有助于左手和右手形成触觉记忆联动,并可帮助大脑建立惟一的准确记忆。

刘耕进一步分析,同一部作品,即使其乐谱的编订者不同,但是其弓法、指法等系统一定存在内在联系,多个弓法和指法系统同时并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在读谱、研究作品时,应清楚区分各个系统。不仅要准确、清晰地记忆谱面已经告诉我们的指法、弓法、音准、力度、节奏、时值比例、节拍与变节拍、速度与变速度等,还应准确清晰地记忆经过考虑和设计的落指方式、揉弦的幅度、揉弦速度、揉弦主发力点、弓段、弓压、弓速、弓长、弓弦接触点等细节。特别应注意,绝大多数时候,不同的弓法和指法系统不可以混用。他说:“在平时的练习中充分考虑细节,有了扎实的技术保障,在正式演奏时才能胸有成竹;在演奏中大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才会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如何把一项赛事推向国际(精心设计演奏方案)(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