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会引起眼震吗(眼震是如何产生的----耳石症之耳朵和眼睛之间的秘密)
耳石症会引起眼震吗(眼震是如何产生的----耳石症之耳朵和眼睛之间的秘密)再次复习下耳朵的结构:外耳(耳屎所在区域);中耳(作用主要是传递外耳声能到内耳);内耳(前庭器官和耳蜗)先从耳朵说起动的核心不是人在动,而是人的耳石在动,更深入些说,是动毛,静毛在动;旋的核心不是人在旋,而是眼睛在转听起来有点悬?下面咱们就来说说二者之间的奥秘
#青云计划#
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你会转头去看。这是最通俗易懂的解释,耳朵和眼睛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而在耳石患者当中,眼睛和耳朵的关系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多数耳石症的患者会说:"我一动,就晕的不行,床要倒了,自己也旋的要倒了"
动的核心不是人在动,而是人的耳石在动,更深入些说,是动毛,静毛在动;
旋的核心不是人在旋,而是眼睛在转
听起来有点悬?下面咱们就来说说二者之间的奥秘
先从耳朵说起
再次复习下耳朵的结构:外耳(耳屎所在区域);中耳(作用主要是传递外耳声能到内耳);内耳(前庭器官和耳蜗)
因为耳石主要与内耳有关,因此我们这里只谈内耳
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每一侧前庭器官里有三个2/3圆形的管道(半规管),还有椭圆囊和球囊组成。
上图绿色区域为椭圆囊,左侧为与之相连的三个半规管。
每个半规管分两端,均与椭圆囊相连。
三个半规管分别为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后半规管又称垂直半规管,垂直指人直立时相对于地面垂直),前后半规管之间角度约90度;外半规管(又称水平半规管,水平指人直立时相对于地面,但并不是绝对水平,外半规管所在平面与地面约30度夹角)
了解了每个半规管的方向,位置,再来看下三个半规管和椭圆囊如何连接的,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共用一端,称之为总骨脚,前半规管的前端为壶腹嵴所在区域,后半规管的另一端(三个半规管相对于地面最低处)为壶腹嵴端;水平半规管前侧为壶腹嵴端,后侧为单骨脚端。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只有总骨脚和单骨脚和椭圆囊相通,故而病理状态下耳石可以从此处进入半规管诱发耳石症发作,同样复位也是把耳石从半规管经过总骨脚和单骨脚复位到椭圆囊。而各个壶腹处的壶腹嵴却是把半规管和椭圆囊完全隔开的,耳石无法通过。但可以附着在壶腹嵴的嵴帽导致持续时间较久的耳石症。
壶腹长什么样?壶腹主要由壶腹嵴(感受细胞区域)和嵴帽(胶状质)组成,其中感受细胞伸出纤毛到嵴帽内,纤毛分为动毛和静毛,每一个感受细胞由一个动毛和多根静毛组成。
上图中最长的深蓝色为动毛一根,余众多短的纤毛为静毛
壶腹嵴是感受的核心,而动毛,静毛则是核心中的核心,半规管内内淋巴液的流动带动了纤毛的摆动,从而使得动毛偏向静毛侧,或者静毛偏向动毛侧,而这两种不同的流动方向导致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前者抑制神经冲动,后者发放神经冲动。壶腹嵴的感受细胞汇成前庭神经节的树突(周围突),前庭神经节的中枢突构成前庭神经。
耳石症患者很多,但表现形式不一,因为每个半规管耳石脱落的诱发位置不同,水平半规管耳石主要在翻身时脱落从而导致眩晕,垂直半规管主要在起床,卧倒等位置时脱落从而诱发眩晕。三个半规管与眼睛之间的通路不同,引起的眼球活动也不同,内容之复杂需分别阐述。
以右侧水平半规管管结石后臂(水平半规管分前臂,后臂)为例,来剖析水平半规管的"石头"是如何引起眼睛的异常活动,从而引起眩晕症状的。
患者卧姿和右侧转头时右侧水平管耳石位置图,(绘图水平拍照水平堪忧,请将就,我会努力改进的!)
水平半规管的壶腹嵴感受细胞兴奋后汇聚成前庭上神经,随后和前庭下神经,耳蜗神经一起,进入脑干(人脑中的重要位置),具体来说是桥脑下部临近延髓上端入脑,在前庭神经核团换元,然后和支配眼睛的动眼神经核团(同侧),外展神经核团(对侧)相连,进而支配同侧眼的内直肌和对侧眼的外直肌(此通路称之为前庭动眼反射通路,其中包括了重要的传导束:内侧纵束)
眼睛
眼外肌的解剖:
眼球震颤: 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通常以快相方向表示眼球震颤方向,快相为中枢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其实眼震的慢相才是初始眼动的方向
前庭动眼反射通路如下:
所以从上图可知,当患有右侧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结石的病人,诱发患者向右侧卧位会有快相向右的眼震。相反,通过观察特定诱发体位特征性的眼震可以推算出是哪个半规管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复位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十三组织学与胚胎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Elsredge DH, Smith CA, Davis H.The electrical polarization of semicircular canals(guinea pig).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61
3.uptodate: Jason JS Barton MD PHD FRCPC.Overview of nystagumus.Feb 2019
4.Hall SF Ruby RR McClure JA. The mechanics of benign paroxysmal vertigo.J Otolaryngol 1979 8(2):151-158
5.Schuknecht HF. Cupulolithiasis Arch Otolaryngol 1969 90(6):765-778
6.McClure JA.Horizontal canal BPV J Otolaryngol 1985 14(1):30-35
7.Balh RW.Honrubia V.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of the vestibular system.3rd ed.New York:2012 259(5):882-885
8.陈飞云,陈太生,温超,等.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眼震参数客观特征.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8):6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