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既强调了个人修养,也强调了交友准则。君子为人,应该做到忠厚诚信,在交友的时候,也要遵循这一条原则,选择忠信之人为友,不与那些道德方面有瑕疵的人往来。通过一个人的外貌,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人的内心。所以,要想给别人一个好印象,我们就要自重,就要注重仪表,就要约束行为,只有这样别人才能重视你。“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里提到了自重的重要性。这里的所谓自重是指言行要庄重大方,这样才能够有威严,这样学到的东西才会牢固。我们接触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往往会从他的外貌先开始。举止得当,言行有礼,自然会令人感觉稳重可靠,从而给予他信任,反之,言行轻浮,举止散漫,仪表不修,自然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一个人自重了,自然会注意自己的仪表,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会在乎给他人的印象。这样的人,与人交往时,别人也会看重几分。你只有自重了,别人才会尊重你。你对待自己都随意轻慢,别人自然也可以随意地对待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一则的大致意思是说: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而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牢固。为人应该以忠厚诚信为主,不与忠信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勇于改正不能畏怯。”

在这一则里,孔子再次对君子的品行提出了要求:自重,忠信,改过。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1)

“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里提到了自重的重要性。这里的所谓自重是指言行要庄重大方,这样才能够有威严,这样学到的东西才会牢固。

我们接触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往往会从他的外貌先开始。举止得当,言行有礼,自然会令人感觉稳重可靠,从而给予他信任,反之,言行轻浮,举止散漫,仪表不修,自然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

一个人自重了,自然会注意自己的仪表,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会在乎给他人的印象。这样的人,与人交往时,别人也会看重几分。你只有自重了,别人才会尊重你。你对待自己都随意轻慢,别人自然也可以随意地对待你。

通过一个人的外貌,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人的内心。所以,要想给别人一个好印象,我们就要自重,就要注重仪表,就要约束行为,只有这样别人才能重视你。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既强调了个人修养,也强调了交友准则。君子为人,应该做到忠厚诚信,在交友的时候,也要遵循这一条原则,选择忠信之人为友,不与那些道德方面有瑕疵的人往来。

这里也存了要向朋友学习的意思。我们交友,要选择比自己强的人来结交,这样的朋友才是有益的朋友,我们才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成长的能量。

我们可以向朋友来学习他们的优点,也可以受到朋友良好的影响,或者获得他们一定的指点。这样的朋友就像进步的阶梯。反之,不良的朋友也会带给我们负面的影响,负面的情绪,消极的态度,错误的观念,都会侵蚀我们,把我们逐渐拉进深渊。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2)

“过则勿惮改”不仅强调了改错,还强调了要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地去改错,强调了我们面对错误的态度。

这一句的关键,个人认为应该在一个“惮”字上。

所谓“惮”,就是害怕,畏惧。

犯了错误,不要害怕被别人发现,不要畏惧惩罚和后果。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正面面对,要把犯错误当成一个很正常,很常见的事情来对待。人生一世,谁都难免犯错,哪怕是圣人也不能这样说。所以,犯了错误,不要伪饰,不要推脱,不要狡辩,大大方方承认。有了这样敢于认错,直面错误的态度,我们才能改错,才能避免再次犯错。

所以,总结起来,君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与仪表,要稳重可靠,慎重交友,勇于认错。只有具备这样的品质的人,才能被称作是君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