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书墨迹字帖(米芾神作蜀素贴)
米芾行书墨迹字帖(米芾神作蜀素贴)米芾《蜀素贴》常听说“宋四家”,可是大家似乎只知道苏轼、黄庭坚,诸不知米芾更是奇人一枚,他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出身官宦世家,曾担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因书法、绘画出众,而备受宋徽宗赏识。到了公元1088年,这道“世纪难题”被一位年轻的后生解开了,此人姓米名芾,书法史上的赫赫有名的“宋四家”之一(“宋四家”另外三家时黄庭坚、苏轼、蔡襄),时年米芾三十有八,正是年轻气盛、春风得意之年,见此布绢提笔挥洒,潇洒自如,连贯到底,一气呵成。米芾《蜀素贴》米芾在此绢布上题写了自作五七言诗八首,将之称为《蜀素贴》,被称为书法史上的“行书神作”,因用笔横纵挥洒,便被赞誉为“天下第一美贴”!
在北宋时期,在四川蜀地盛产一种价值千金、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之为蜀素。
其中一位叫邵子中的人将一段蜀素装裱成一长卷,在其上编织上昂贵乌丝栏,奢华无比,之后在卷尾题上一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写,并遗传与子孙,可惜子孙三代都无人敢提笔。
米芾《蜀素贴》
只因那丝绸织品的螺纹粗糙,行笔涩阻滞怠,非笔力、功力深厚者不敢胜任,所以近百年无人敢写,可以说是一道“世纪难题”。
到了公元1088年,这道“世纪难题”被一位年轻的后生解开了,此人姓米名芾,书法史上的赫赫有名的“宋四家”之一(“宋四家”另外三家时黄庭坚、苏轼、蔡襄),时年米芾三十有八,正是年轻气盛、春风得意之年,见此布绢提笔挥洒,潇洒自如,连贯到底,一气呵成。
米芾《蜀素贴》
米芾在此绢布上题写了自作五七言诗八首,将之称为《蜀素贴》,被称为书法史上的“行书神作”,因用笔横纵挥洒,便被赞誉为“天下第一美贴”!
常听说“宋四家”,可是大家似乎只知道苏轼、黄庭坚,诸不知米芾更是奇人一枚,他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出身官宦世家,曾担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因书法、绘画出众,而备受宋徽宗赏识。
米芾《蜀素贴》
米芾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尤擅模仿古人的字迹,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米芾《蜀素贴》
米芾的书法传世神作有很多人,除了上文提到的《蜀素贴》,还有就是《向太后挽辞》、《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多景楼诗帖》等,其中《蜀素贴》可以说是最适合行书爱好者临摹、学习。
常说:看到了米芾的笔法,再去学习“二王”、欧阳询、颜真卿就会轻松许多。的确,因为米芾本身就是学习“二王”,其书法中有很多王羲之的影子。
米芾《蜀素贴》
米芾笔下的《蜀素贴》因是在丝绸织品上作字,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很多枯笔,这反而是通篇墨色浓淡相交,行书显得满纸潇洒壮阔。其构造上险峻率意,变化无穷,字体修长秀丽,随意洒脱。
清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米芾《蜀素贴》
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最重要的是该作品行笔清晰,点画精到,是非适合行书爱好者临摹。今将米芾笔下的《蜀素贴》进行1:1高清复制,还原出其色泽与墨色,送给各位书法爱好者。
米芾《蜀素贴》
——编辑 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