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历史之中世纪(分析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化)
西欧历史之中世纪(分析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化)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留给后世的并非只有这个王国,还有萨利克法典。这是在其统治末期所颁布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死后又有增删,主要内容是刑法,为了维护贵族利益。其中民法的重要内容是不得女子继承土地,这也是日后妇女无权继承王位,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内乱埋下伏笔(英法百年战争)。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先居住在莱茵河中下游。四世纪以后萨利克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并不断扩张。后克洛维大败罗马军团,奠定了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他自己也从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国王,开始了墨洛温王朝的统治。 克洛维在击退罗马以后便采取了重大政治措施改信基督教。这也给基督教在西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罗马基督教在法兰克国家里发挥巨大作用,其拉丁语言甚至成为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但此后他的儿子们争相瓜分帝国,因此此时的西欧分裂兼并战争不断,中央集权的统治也一直未能实现,最终大权落入到宫相手中。在亡国最后100多
中世纪是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在欧洲长达1000年的漫长时间。这一时间即是欧洲文明重组的时间,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征战的时间。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教文明三源合一。从而也为之后的大发展大飞跃奠定基础。在很多人看来中世纪是漫长而黑暗的,所言不假,但是黑暗之中也有点点星光,也有不可被遗忘的历史,以及可以称得上是人类伟大丰碑的文明成就。
西欧封建化王朝
中世纪的西欧其正式开始,当属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先居住在莱茵河中下游。四世纪以后萨利克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并不断扩张。后克洛维大败罗马军团,奠定了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他自己也从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国王,开始了墨洛温王朝的统治。
克洛维在击退罗马以后便采取了重大政治措施改信基督教。这也给基督教在西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罗马基督教在法兰克国家里发挥巨大作用,其拉丁语言甚至成为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但此后他的儿子们争相瓜分帝国,因此此时的西欧分裂兼并战争不断,中央集权的统治也一直未能实现,最终大权落入到宫相手中。在亡国最后100多年的统治中,我们通常称其为懒王统治。
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留给后世的并非只有这个王国,还有萨利克法典。这是在其统治末期所颁布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死后又有增删,主要内容是刑法,为了维护贵族利益。其中民法的重要内容是不得女子继承土地,这也是日后妇女无权继承王位,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内乱埋下伏笔(英法百年战争)。
加洛林王朝
刚才说过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统治者在统治末期已经从国王变为宫相,而且最著名的便是查理马特。他掌握实权以后平定各地叛乱,并在732年击碎阿拉伯人的进攻,维护国家独立。他虽然并非国王,但是其根本政策却在加强王权,并以军事力量为支柱,进行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实施采邑制,将国家所保有的土地以及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还有部分教会的土地分给官员和将领,前提是必须要保证服兵役和应尽的义务,只限终身使用,不得世袭。
由此也加快了这个国家的封建化进程,也为日后的加洛林王朝强盛创造了条件。747年查理之子矮子丕平独自执政,篡夺了名存实亡的王位,并被拥戴他的贵族推举为新国家的国王,从此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丕平之所以能在道义上迅速代替之前的墨洛温王朝建立加洛林王朝,说到底还是有当时教皇的支持,为了报答教皇,丕平在754年之后两年内,两次出兵攻打意大利的伦巴第人,将所得到的拉文纳与罗马之间的城市赠给教皇。这件事被称为批评献土。教皇国也因此而成立。
而教皇为了掩盖其对领土的野心,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诡辩的声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曾为了感谢罗马主教给他治好疾病赠与西部领土。此后六七百年的时间,这个伪造的文件都流传于西欧。丕平死后,他的儿子查理继承了王位,并独揽大权,这是加洛林王朝最富庶兴盛的时期。查理大帝在位46年共发动了50多次战争,其国家的版图扩充近一倍,囊括西欧大部分的地区。
800年前后查理统治之下的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致与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相符合始称查理帝国,他确实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设立一系列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监视地方,并且处理政务重视,立法提倡文化教育,聘请知名学者讲学,为封建统治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加快了西欧的封建化,但是查理并没能保住自己的帝国。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相继叛乱。而他的孙子们。咋签订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由此也成为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国家的疆域基础。
西欧封建化的表征
西欧封建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封君封臣制度以及农奴制,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国家制度的基石,有两个要素构成封君封臣关系和封土制。
封君封臣制度
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形式,臣服者将自己的双手置于封君手中,宣誓效忠,而封君对此表示接纳。封臣需要承担的义务是效忠,帮助和劝告,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君的权益,而封君也同样要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他的荣誉财产和生命。而双方最根本的关系,结合便是土地,这也是封君封臣制的关键。
封地制度
封君通常会赐给封臣,必要的土地维持其生活和财富来源,尤其是十世纪以后这种土地制度十分盛行,并通常与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利相联系,双方之间的关系不得随意解除,但是因为利益的纠纷而使得双方关系日益复杂化。因此,封君封臣之间的武装冲突到了后期不可避免。封君封臣制度,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经过初步的演变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方式,被称为骑士制度。
骑士制度与庄园
对于骑士的品格,要求是忠诚勇敢,不背叛自己的封君,为自己所效忠的人服务,甚至不惜献出生命。这种制度的核心也是西方国家在中世纪所形成的,文艺复兴以后骑士制度被打破,由此也成为了历史。而真正维系封君封臣制度两者之间关系的土地也在分封以后成为封建庄园,尤其是在9到13世纪,这种封建庄园制度进入其鼎盛时期,而又与农奴劳役制相结合,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
庄园往往被封建主划分为自营地和农奴分地两部分,自营地依靠依附农民耕种,所有的收获全部归封建主,农奴只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标准,而拥有份地的农奴,其所有权虽然也归封建主,但是庄园的生产却有不少的一部分,可以自由调配。而当14世纪15世纪欧洲经济转移以后随着封建庄园经济的崩溃,自营地也变得无利可图,这种封土制度最终解体与庄园制互为表里的农奴制也是西欧农村社会的基石。
农奴制
农奴制是一项制度,是一项成体系的制度,是在农业生产当中使用奴役劳动的很多习惯法律制度的总称,是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小生产者被剥削的一种制度。通常的体现是封建地主对农奴的超经济限制。在中世纪西欧的法律条文当中农奴没有婚姻自由,他与庄园之外的人结婚要征得封建主的同意,同时也没有自己的财产权利,主人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向自己的农奴索取财物。农奴制与庄园制互为表里,所以也在14到15世纪的经济大转移当中走向消亡。
英国封建化介绍
在各国的政治舞台上,西欧的主要国家也在中世纪这1000年的时间里建立了各自的君主制度。其中的英国则是诺曼征服加强了英国的王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希望可以继承英国王位,并且获得教皇的支持,但是英国的贵族对此表示反对,先拥立哈罗德为英王。威廉公爵大怒于是渡海进攻英国,成功的击败了旧贵族的军队,并且进入伦敦加冕称王,建立诺曼王朝。
威廉一世,毕竟是外来政权,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加大王权,他曾命令全体封建主必须向他宣誓效忠,并且政令统一,进行全国土地调查,对土地的归属,所属人以及财产划分进行详细的登记,就好像末日审判一样,所以这一流传于世的调查被称为末日审判书。一直保留到今天,也被今天的史学家视为英国中古时期的珍贵经济史料。
威廉建立的诺曼王朝不久便被金雀花王朝取代,其最有作为的国王便是亨利二世,在政治上他整顿中央行政机构,恢复诺曼王朝的国家咨询机构,重建财政部,任命枢密大臣和财政大臣。用所谓的盾牌钱去雇佣骑兵服役,在英国封建化和初期王权强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但是英国依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封建专制统治。因为到约翰统治时期,英国国内出现了一系列的统治危机,并且也丧失了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
英国议会的雏形
约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重新建立王权,不断更改封建习惯和义务,没收贵族领地干涉司法,这使英国的大封建主十分愤怒,并普遍引发不满,最终逼迫国王签署自由大宪章。王权虽未获得实质性的限制,但这也预示着在英国建立封建制国家是可以的,但是建立一个专制国家则难上加难,而自由大宪章作为法律至上,保证人权的基本原则,也成为日后英国立宪政治的基础,对于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在大宪章签订以后英国的贵族为了保证大宪章得到承认并执行,第一次召开了国会。1258年亨利在牛津召开讨论征税的大会议,封建贵族全副武装威胁亨利提出改革纲领,这一纲领被称为牛津条例,规定国家组成一个由贵族组成的委员会,国王采取的任何措施都要征得其同意才能付诸实行。实际上在行政权利方面,限制了英国。国王亨利在当时并无反抗的军事和政治实力被迫同意,但是很快贵族们发生分裂。
在1261年亨利在得到教皇许诺之后,废除牛津条例,英国内战爆发。然而历史的进程并不会因为贵族的分裂而更改,亨利率领的王党军最终失败,依然由贵族们掌握英国政权。在初步稳定以后的1265年,英国国会再次召开,此时为了限制大贵族内部动乱以及利益的不协调,所以这次国会还邀请了各地方的骑士和城市的市民,再一次确定自由大宪章。1295年的爱德华一世为了解决军费和国内重大问题,也效仿1265年的议会,因此被称为模范议会。英国在自由大宪章的规范下,真正成立了自己的国会。
到了爱德华三世时期,国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教俗封建组主组成,有权处理司法案件。纠正下级法庭的错误,并进谏国王,批准税收制定法律。下院则由市民代表共同组成,定期召开与上院分别集会,可以提出自己的请愿书,并且也拥有批准法律的权利。
法国的封建化与教会阻力
除了英国之外,另一个国家也很重要,那就是843年凡尔登条约以后秃头查理所有的西法兰克。在查理帝国解体以后,逐渐发展成法兰西王国,并进入加佩王朝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的法国王权软弱。国王仅仅只有一小块封地。到了路易六世法国的王权才逐渐加强,不但保护教会的利益,而且也支持城市反对封建领主争取自由的运动。
西方尤其是法国,国家结构比较特殊,贵族与封建是相捆绑的,王权的加强反而要依靠新兴阶层和城市自由民,所以王权的加强也意味着封建制度被破坏,这为之后的城市文明,城市的资本主义发展埋下伏笔。在法国国王的带领下,反对封建领主争取自治获得基本的成功,各个城市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而法国的王权也因此而加强。到了路易九世,法国开始推行司法改革,规定王室法庭有权审理重大案件以及地方法庭的判决,在政治上设立检察官,监督地方官吏,并禁止领主之间的相互进攻,一切由国王调停。
在军事上推行募兵制,训练常备军,并统一全国的货币铸造,严禁劣币流通,促进国内发展,使得王权进一步加强,并成功夺取了佛兰德尔。而法国王权的进一步扩张,也导致了其与罗马教会的冲突,曾经的法国腓力四世国王为了支撑军队和政府的巨大开支,开始将教税征税。这引来了教皇朴尼法斯八世的激烈反对。法国国王菲力四世甚至派兵到意大利囚禁这个教皇,并将之后的教廷移到法国边界小镇阿维农。此后七任教皇都是法国的傀儡,称阿维农之囚。
腓力四世同教皇斗争的关键时期,他为了获得国内的支持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顺利通过了反对教皇的决议,参加会议的是三个等级会议,因此命名第一个等级是法国国内的教室,第二个等级是世俗军事贵族,第三个等级是富裕的市民。三个阶级分别召开会议,而每一个阶级只有一票表决权。三级会议表面上是与英国的议会很相似,但是其召开完全取决于国王。相比于英国原始议会的民主,实在不敢恭维,开会时三个等级分别讨论议案,并共同作出表决,三个阶级,每个阶级一票。
总结与启示
西欧的封建化道路就是从蛮族入侵开始的,不向东方文明,西欧的封建化是蛮族人带来的,由蛮族完成,同时也伴随着王权与基督教的发展,与社会的基督教化。其中代表国家就是英法,而英法在封建化的道路上,贵族相互交错,领地划分复杂,矛盾冲突十分明显,在中世纪混战,瘟疫,宗教冲突中显得格外耀眼,同时也发展出了未来足以影响西欧和世界的资本社会以及诱发变革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