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用的名字(这个最简单的地名)
乾隆下江南用的名字(这个最简单的地名)甪直是江苏苏州的古镇,正确读音是lù zhí。当地的水港流往六个方向,所以又叫六直。4.甪直猇亭是湖北宜昌市的辖区,正确读音是xiāo tíng。猇亭,得名于西汉,虎啸为“猇”,十里为一亭,故称“猇亭”。阚疃是安徽亳州市利辛县的一个镇,正确读音是kān tuǎn。据说,阚疃的名字来源于三国人物阚泽。三国时期,兵慌马乱,阚泽收留了很多孤儿,让他们在村庄里开垦田地,自给自足。由于村庄周围有很多田地,再加上又都是儿童在那个村庄,即为“疃”。为了纪念阚泽的善行,后人便将村庄命名为“阚疃”。
1.盱眙
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地名,会不由自主地念成于台。然而,盱眙的正确读音是xū yí。
盱眙是江苏淮安市的辖县,历史悠久,春秋时属于吴国,是诸侯会盟的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盱眙建县,初为“盱台”,后为“盱眙”。隋朝时,隋炀帝在盱眙置离宫(都梁后宫),别称“都梁”。
2.猇亭
猇亭是湖北宜昌市的辖区,正确读音是xiāo tíng。猇亭,得名于西汉,虎啸为“猇”,十里为一亭,故称“猇亭”。
阚疃是安徽亳州市利辛县的一个镇,正确读音是kān tuǎn。据说,阚疃的名字来源于三国人物阚泽。
三国时期,兵慌马乱,阚泽收留了很多孤儿,让他们在村庄里开垦田地,自给自足。由于村庄周围有很多田地,再加上又都是儿童在那个村庄,即为“疃”。为了纪念阚泽的善行,后人便将村庄命名为“阚疃”。
4.甪直
甪直是江苏苏州的古镇,正确读音是lù zhí。当地的水港流往六个方向,所以又叫六直。
甪直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据出土文物考证,大约在六千年前就有先人居住。公元前221年,秦国在此立县,为吴县;公元696年,武则天将吴县分置长洲县;公元1607年,万历帝在此地(六直)设巡检司署。
5.冠豸山
冠豸山是福建连城县的风景区,在省内很有名气,正确读音是guàn zhài shān。冠豸山的“豸”字在当地一直读作zhài,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笃忠执着、公正诚信、明辨是非的神兽。冠豸山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6.亳州
亳州是安徽的地级市,别称谯(qiao)城,是出名的药都,正确读音是bó zhōu。上古时期,从帝喾到商汤,均建都于亳,有三亳之说。到了北周年间,为了纪念三亳之一的古都南亳,就改名为亳州。
7.镆铘岛
镆铘岛位于山东荣成市东南角,正确读音是mò yé dǎo。镆铘岛因形似宝剑而得名。岛的西头为剑柄,东头为剑尖,直指黄海。岛上还有一些与冶炼有关的地名,也与造剑有关。
相传吴王阖闾非常喜欢宝剑,就让本国最厉害的剑师干将为其铸剑。后来,干将和妻子莫邪铸成了两把宝剑,一曰干将,一曰莫邪。而镆铘岛,就像极了这把剑。
8.圐圙
圐圙位于河北张北县境内,地名源自蒙古语,正确读音是kū lüè。据传,圐圙早先是由汉语借到蒙语,后来又从蒙古传到中原。蒙语中圐圙是指土围墙,又译为“库伦”。
圐圙除了做地名之外,还是山西的一种面食,形状为圆环状,相当于“长命锁”。新婚夫妇生的孩子满月时,娘家和亲朋友好友会送上“圐圙”,以期盼孩子长命百岁。
9.歙县
歙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名歙州,与丽江、平遥、阆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正确读音是shè xiàn。据史料记载,歙县以南有一条叫做歙浦的河流,县城依水而居,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歙从翕,表示聚合之意,诸多河流于此处汇聚新安江,是个招山引水的风水宝地。
歙县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春秋时期歙县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国,后属楚国;明朝初期朱元璋建都应天府,将歙县划属直隶,永乐初年移都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简称南直;康熙时期,拆江南省为江苏省与安徽省,歙县属安徽省。
10.浒墅关
浒墅关,当地人简称为浒关,濒临京杭大运河。这个地名没有生僻字,人人认得,却没有几个人能读对,因为它的正确读音是xǔ shù guān。
浒为何读许?这里有一个很长的故事要讲。
据传,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求吴王剑,挖了吴王阖闾的墓。挖掘过程中看到一只白虎蹲在山上。秦始皇命人追赶二十余里后,白虎不见了,之后便把白虎消失的地方称为“虎疁(liú)”。
到了唐朝,因为高祖李渊的祖父叫李虎。各地为了避其名讳,纷纷将有虎字的地名改名,“虎疁”也因此改为“浒疁”。
五代时期,吴越的开国皇帝叫钱镠,与疁同音。为了避其名讳,“浒疁”改为“浒墅”。
到了清朝,乾隆游江南,游至“浒墅”时,乾隆被眼前美景所折服,脱口而出“好一个许墅关”。
当时乾隆本来念错了字,但没人敢站出来纠正,浒墅关便一直被叫作“许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