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八句经典(围炉夜话.第三十二话)
围炉夜话八句经典(围炉夜话.第三十二话)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其作者王永彬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后充满理性和睿智的老者,用谈话记录的方式悠悠地叙述着自己的人生经验。他对修身养性、勤俭持家、交友处世、尊老爱幼等方面都进行了关注和阐释,还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认为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疲倦地送走白昼的喧嚣,围坐炉边,感受世界的宁静,体悟生命的精彩,《围炉夜话》的魅力正在于此。该书自面世以来,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的案头必备书之一,盛传不衰。直至今日,仍然能够让人从中受益。221则人生哲理和行为标准,正如寒冷的冬日里温暖的炉火,给人温暖,给心慰藉。《围炉夜话》立德篇·【第三十二话】
我是未城朝雨,用文字表达我对生活的态度。
暮春青梅煮酒,盛夏西湖垂钓。
深秋冰原策马,隆冬围炉夜话。
王永彬,清朝咸丰时人,自谓“读书农人”,将自己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累积的心得,即一些做人的道理,“辄述诸口”以教育子弟,使子弟在启蒙时期便习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于是他虚拟了一个冬日与好友围拥炉边、畅谈文艺的情境,完成了《围炉夜话》这本佳作。全书语言亲切自然、明晓易读,意蕴颇为深远,富有哲理,有着很多深刻独到且发人深思的见解。
其作者王永彬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后充满理性和睿智的老者,用谈话记录的方式悠悠地叙述着自己的人生经验。他对修身养性、勤俭持家、交友处世、尊老爱幼等方面都进行了关注和阐释,还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认为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疲倦地送走白昼的喧嚣,围坐炉边,感受世界的宁静,体悟生命的精彩,《围炉夜话》的魅力正在于此。该书自面世以来,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的案头必备书之一,盛传不衰。直至今日,仍然能够让人从中受益。221则人生哲理和行为标准,正如寒冷的冬日里温暖的炉火,给人温暖,给心慰藉。
《围炉夜话》立德篇·【第三十二话】
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
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注释
①乔梓:又作“桥梓”。
乔、梓均为木名。乔,即乔木,一种木本植物,高大挺拔,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梓,一种枝干相对矮小而轻软的落叶乔木。
《尚书大传·梓材》:“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答之。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乃见商子而问焉。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焉,名乔。’二三子往观之,见乔实高高然而上,反以告商子。商子曰:'乔者,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复往观焉,见梓实晋晋然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
后以“乔梓”喻父子关系。②花萼:花、萼同根而生,同出一枝,后以花萼相依比喻兄弟相亲。③芝兰:香草名。《孔子家语》卷四:“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此比喻朋友间相互劝勉,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和优点。
④敦伦:敦睦人伦,即使人伦关系和睦。
⑤秀才:原指才能优秀。始见于《管子·小匡篇》:“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愿,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到汉代时为举士的科目。南北朝时最重视此科。唐初置秀才科,在各科中地位最高。后专称府、州、县生的生员。
⑥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太学)读书,称为贡生。
古人把父子关系比喻成乔梓,把兄弟情义比喻为花萼,把朋友关系比喻为芝兰,敦睦人伦的人应当由万物的事理推知人伦之理;现在的人称呼读书人为秀才,称呼贡生为明经,称呼举人为孝廉,作为读书人,应该顾名思义,从他们的名称中领悟其中的含义。
世间万物皆有事理,由此及彼,便可推出人伦之理。父子之间应该父慈子孝,兄弟之间应该兄友弟恭,朋友之间应该肝胆相照,如此这般方为真情所在。
读书的目的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而是修身养性,明事达理。如果目的混淆,就枉费了“秀才”“明经”“孝廉”等名号了。
本文作者: 未城朝雨,一个步履不停的写字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