擤鼻涕为什么可以引起中耳炎(这样擤鼻子可致中耳炎)
擤鼻涕为什么可以引起中耳炎(这样擤鼻子可致中耳炎)横抱着哺乳或者是平卧吸吮奶瓶,乳汁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婴儿的中耳炎症。四、哺乳的姿势不正确擤鼻子过于用力也可引起中耳炎,因为这样做会让咽部压力增高,此时细菌就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鼓室内,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的发生。三、游泳游泳时没有保护好耳朵,或者因为不适当的方式使咽鼓管扩张,就有可能使细菌进入中耳、鼓膜,导致中耳、鼓膜受伤,从而使病菌从外耳道进入中耳,致使中耳炎的发生。
中耳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中耳鼓室黏膜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可发生。
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如果不注意就会引发中耳炎,比如:一、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这主要与孩子本身的解剖特点有关,连接中耳与鼻咽部位的咽鼓管是呈水平状的,感冒后细菌较易进入中耳引起发炎。
二、用力擤鼻子
擤鼻子过于用力也可引起中耳炎,因为这样做会让咽部压力增高,此时细菌就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鼓室内,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的发生。
三、游泳
游泳时没有保护好耳朵,或者因为不适当的方式使咽鼓管扩张,就有可能使细菌进入中耳、鼓膜,导致中耳、鼓膜受伤,从而使病菌从外耳道进入中耳,致使中耳炎的发生。
四、哺乳的姿势不正确
横抱着哺乳或者是平卧吸吮奶瓶,乳汁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婴儿的中耳炎症。
那么,发生中耳炎后会有哪些症状提示呢?
中耳炎出现时会有三大症状:症状一、耳痛
急性发作的患者会感觉到耳朵隐隐作痛,表现为持续性的或者一抽一抽的痛,会伴有耳朵内的闷胀感。
症状二、听力减退
会出现听力下降、自听增强。
症状三、耳鸣
耳鸣多呈低调间歇性,比如嗡嗡声等,当打呵欠、擤鼻子或者转动头部时时耳会出现气过水声。
中耳炎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鼓室积液,甚至化脓,从而引起听力下降。
若此时继续放任不管,不治疗,鼓室内的脓液就会持续地增加,鼓膜炎症继续发展,会导致鼓膜溃破、穿孔。
若中耳炎持续进展,则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聋、听力完全丧失、脑膜炎等严重病变,危及我们的生命。所以,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就是要做好中耳的保健。
一、不要总是掏耳朵
耳屎对我们的耳朵也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掏耳朵不能太深,也不能太用力,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黏膜以及鼓膜,引起炎症波及到中耳,形成中耳炎。
二、洗澡、洗头、游泳避免水进入耳朵
三、擤鼻子时不要用力,而且要两侧鼻子交替擤。
四、预防感冒,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五、若耳朵出现不适或者流出液体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六、哺乳时不要让宝宝仰卧位吃奶,要尽量采取头高脚低位,防止乳汁经咽鼓管流入中耳引发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