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环保主义(环保主义的起源)
德国的环保主义(环保主义的起源)《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也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因此这本书可以称为现代环保主义的起源。环保运动的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组长保护环境的团体,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也提出了“生态学”这个词,但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62年。在这本书中,蕾切尔·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在这本书面世的1962年,环境保护尚且是一个极其陌生的概念。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
《三体》第八章“寂静的春天”,这也是另外一本书的名字。
叶文洁在大兴安岭的林场,遇到了前来采访《大生产报》的记者白沐霖。
白沐霖给叶文洁看了《寂静的春天》这边书。
文洁翻开书,很快被吸引住了,在短短的序章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在杀虫剂的毒害下正在死去的寂静的村庄,平实的语言背后显现着一颗忧虑的心。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62年。
在这本书中,蕾切尔·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在这本书面世的1962年,环境保护尚且是一个极其陌生的概念。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
环保运动的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组长保护环境的团体,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也提出了“生态学”这个词,但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
《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也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因此这本书可以称为现代环保主义的起源。
环保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一个思想武器究竟是好还是坏,决定于使用它的人。
1963年8月初,美国一位化名为“约翰· 窦”的社会学教授,接到一个华盛顿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到了一个名叫“铁山”的地方参加一项秘密研究课题,参与该计划的15名专家都是美国著名大学的顶尖学者。
这个神秘的研究小组要研究的课题是:如果世界进入了“永久和平”阶段,美国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以及美国的对应策略。
两年半后的1967年,这个15人的课题组完成了一份绝密报告,美国政府要求作者们对该报告严格保密。但是“约翰·窦”教授觉得这份报告实在太重要了,不应该向公众隐瞒。后来在著名作家里欧· 莱文的帮助下,这本名叫《来自铁山的报告》被戴尔出版公司正式出版。该书一经面世,立刻震惊美国社会各界。
在这个报告中,秘密研究小组给美国政府提供了几个答案,
第一是“向贫困宣战”。贫困问题虽然足 够庞大,但是不具备足够的恐惧感,所以很快被放弃了。
第二是“外星人入侵”。虽然足够恐怖,但在60年代还缺乏可信度,于是又被放弃了。
第三是“环境污染”。它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事实,具备可信度,在对环境污染的宣传上下下功夫,足以达到核战争之后世界末日的恐怖程度;不断地污染环境的确是在经济上非常“浪费”的;人民忍受 高税收和降低生活质量,接受政府干预私人生活,为的是“拯救地球母亲”,非常符合逻辑。这实在是一个绝妙的选择!
而环境污染的理论源头就来自于《寂静的春天》这本书。
当然美国让秘密研究小组出的策略主要不是为了应对国内的民众,而是对付它的盟友---欧洲各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的地缘政治地位发生根本性转换。美国不仅承接了英国的霸权地位,也接手了新的离岸平衡玩家角色,并且新棋局的范围大大拓展。
美国位于北美洲,孤悬海外。亚欧非大陆一直是这个世界的文明中心,美国趁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拿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地位。
由于这种关系,美国地缘政治博弈中继承了英国的传统,采用了一种高明的离岸平衡策略: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
英国被称为“欧洲搅屎棍”,那美国可以称为“世界搅屎棍”。不过他们高明地方就是“只当搅屎棍,从不炸茅房。”
而美国对欧盟采用的离岸平衡策略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环保主义。
铁山秘密研究小组成果出来后,美国开始在欧洲推动环保主义。
于是欧洲一些环保主义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影响日益深入。在广泛群众运动的基础上,上世纪70年,欧洲出现了一批环保主义政党,在西方政坛崭露头角。
他们呼吁环境立法,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收效甚微。因此,部分环保运动开始激进化,由环保社会主义者、环保无政府主义者和生态学家组成的环保主义团体不断壮大。
这和铁山秘密研究小组的预测非常符合。他们当时经过科学地估算,环境污染问题要达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危机 的时间大约为一代半左右,即20~30年。报告的发表时间是1967年,20~30年后就是1987-1997年。
德国绿党1983年首次进入了联邦德国议会下院,是第一个在政坛上动静最大的政党。1993年,芬兰的一名绿党成员首开纪录,成为内阁成员。此后,绿党成员在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联合政府中相继出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
1991年苏联解体后,欧洲就近收割了巨量资产,获得了最多的利益。
同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共体变身欧盟。欧盟成立以后,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也可以排到第二的水平,在联合国中又有两个常任理事国的位置,因此在国际政治中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1994年1月1日,欧洲经济暨货币联盟进入第二阶段,成立欧洲货币管理局,1998年一月欧洲中央银行成立,1999年欧元开始运作,2002年1月1日,硬币与纸币开始流通,完全代替旧有货币。
欧洲吃下了苏联解体后大量的资源性收益和实体产业收益,足以支撑欧元币值,崛起的欧元成为美元地位的最大威胁,于是美国的主要对手就从老冷战时期的苏联变成了欧盟。
苏联解体肥了欧洲,欧盟从此成了美国的眼中钉。美国最大的对手从苏联变成了欧盟!
与此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绿党欧洲议员在欧洲议会里结成党团,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秉承环保主义的「绿色」政党正在崛起。
《三体》里面,有个人叫潘寒,是个生物学家和环保主义者。
他认为,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病变,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与癌细胞的飞速扩散相当,最终的结果都是耗尽有机体的养分,破坏器官,导致其寄宿体的死亡。他主张废除那些“粗暴的”技术,如化石能源和核电,保留“温和的”技术,如太阳能和小水电。将大城市逐步解散,人口均匀分布于自给自足的小村镇中,以“温和技术”为基础,建立“新农业社会”。
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摧毁地球的工业和科技,让人类文明停止发展,等待他主子三体人的侵略和殖民统治。
这和美国的战略不是一模一样的么?美国想用环保主义加去工业化思潮的组合拳,逐步摧毁欧洲的经济。
美国在欧洲推动环保主义的顶峰就是“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的登场。
2018年8月,瑞典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森林大火。她强烈要求瑞典政府严格按照《巴黎协定》减少碳排,并连续三周到瑞典议会大厦门口抗议。她发起“星期五为了未来”气候保护活动,迅速蔓延到多个欧洲国家。
“环保少女”格蕾塔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
201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选入《时代》周刊“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进入名单上的“领袖”行列,与一贯积极诋毁和破坏全球环保事业的美国前任总统并立。
2019年11月,获得2019年度大本钟奖全球十大杰出青年。
2019年12月11日,美国《时代》周刊宣布,格蕾塔·通贝里获评《时代》2019年度人物。
2019年12月13日,环保女孩格蕾塔·通贝里入选2019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榜。
《三体》小说中的老刑警大史说过:“邪乎到家必有鬼”。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变成全球环保主义的领袖人物,如果背后没有某个组织在推动,猪都能飞上天。
西方的舆论机器全力开动,将这个小姑娘打造成了地球环保代言人,她发起的环保罢课也迅速成为了欧美各国的潮流,“135 个国家,200 万学生”加入了其中,最后学生罢课变成了罢工,2019年9月20日和27日的两次环保罢工中,有多达三百万人参与进来。
这小孩子口头禅是“how dare you”,
在环保的大旗号召下,欧洲纷纷逐步废弃燃煤发电,转而使用相对更清洁的能源,天然气就是当前欧洲能源消费结构里,占比仅次于石油的能源。尤其在冬季取暖以及发电和工业生产方面,欧洲主要使用天然气。
欧洲的天然气进口比例高达90%,俄罗斯作为欧洲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其出口的天然气占欧盟进口天然气的45%。
结果一场俄乌战争就打断了欧洲能源命脉的机会,让欧洲破了大防。
欧洲能源危机,来源于一场你来我往的制裁与反制裁。
俄乌冲突刚起,欧盟便迅速响应,旗帜鲜明地支持乌克兰,并对俄罗斯开启了“欧盟实施的最严厉的一揽子制裁措施”。
俄罗斯对此的反应也很“毛子”,丝毫不怂,反手就回敬了一波反制裁措施。其中精准命中欧盟痛点的大招,就是限制天然气的供应。
在俄乌战争开始之前,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曾制定了相当激进的清洁能源计划:淘汰煤炭能源、禁售燃油车。甚至因为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这种前车之鉴,欧洲国家连核能也信不过。
欧洲2020年的能源消费结构,34%为石油,25%为天然气,二者合并起来是超过60%的主要消费能源,而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仅仅各占12%。
以前,欧洲的工业生产主要使用天然气。
而大众CEO迪斯在6月下旬表示,为确保生产稳定,工厂将使用煤炭替代天然气作为发电动力。
这虽然是很多欧洲企业的共同选择,但用煤炭替代天然气,无疑是在开倒车。
要知道,欧洲可是环保议题的策源地。“环保”的概念,在官方推动和民众接受下,已经成为了欧洲的社会共识。
为了保证能源稳定,而转用比天然气更脏的煤炭,这既背离了环保的初衷,也让提出重启煤炭的欧洲各国骑虎难下。
曾经欧洲提出的各项环保标准、减排进度,开始逐个被自己推翻。
欧洲议会在经过328票支持,278票反对的投票后宣布,核能和天然气现在在欧洲属于“绿色能源”。
这意思是,解决不了清洁能源,就解决清洁能源的概念。这波,欧洲人是开始重新定义“环保”了。
过去5年欧洲一手捧出来的的环保少女格蕾塔也开始被欧洲清算。
西方媒体话锋一转,开始痛骂环保少女是间谍,还给她扣上了“通俄”的罪名!
2022年6月22日,一个自称专攻反恐和军事新闻的网络媒体在推特放出消息称,有瑞典活动人士呼吁调查格里塔与一家俄罗斯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联系,并称后者2019-2021年曾直接接收过来自俄罗斯外交部的资金。
献祭掉这个小女孩,换来的是前几年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中俄的疯狂攻击,以及今年环保反噬后欧洲政府的顺利脱身。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环保主义是整个欧洲文明史上最大的搬石砸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