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建议(非凡十年看昆明)
呈贡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建议(非凡十年看昆明)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跑出“加速度”数字赋能开新局 位于呈贡区的卧龙浦古渔村,毗邻滇池,背靠七星山,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靠山、濒湖、水绕”的美丽村庄,因“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古亦称“卧龙浦”,属老昆明滇池沿岸传统文化腹地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地。据《呈贡县志》记载,乌龙渔港内渔船灯火与天空星月交相辉映的壮观景象,为清代呈贡八景中“渔浦星灯”之景地。“卧龙浦古渔村项目以‘一颗印’建筑为载体,以‘生态保护与文旅农共赢共生’为思路,打造休闲观光的美丽乡村文旅项目。”呈贡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羽萍介绍,目前,项目已建成湿地近20亩及乡村田园景观10余万平方米,完成17栋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建设;建成卧龙乡村博物馆、蓝花楹乡村图书馆、滇风美术馆、采莲坞生态展示区等业态空间,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田园风光,还可参与制作文化工艺品,体验文化魅力。此外,古村中还藏着呈贡瓦猫展览馆等非遗展览馆,每一栋建筑
编者按:9月7日起,昆明市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集中采访,深入宣传昆明市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有力举措和亮点成效。即日起,掌上春城推出“非凡十年看昆明”系列报道,分地区分领域分行业生动反映昆明市18个县(市、区)十年间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努力为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掌上春城讯金秋九月,走进呈贡卧龙古渔村,葱绿的草地映衬着夯土瓦房,悦耳的鸟鸣婉转绵长,大片的草坪和向日葵花海中市民游客争相拍照,你想要的田园牧歌都藏在这里……而“文旅新业态”的兴起只是呈贡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中的一幕。9月7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昆明市呈贡区,在这片充满朝气的热土上,昆明郊县蜕变成新区,开启了崭新航程,呈贡用十年的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跨越发展的成绩单。
以“文化 ”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卧龙浦古渔村焕发新活力
位于呈贡区的卧龙浦古渔村,毗邻滇池,背靠七星山,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靠山、濒湖、水绕”的美丽村庄,因“山居宛卧龙,海近乃曰浦”,古亦称“卧龙浦”,属老昆明滇池沿岸传统文化腹地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地。据《呈贡县志》记载,乌龙渔港内渔船灯火与天空星月交相辉映的壮观景象,为清代呈贡八景中“渔浦星灯”之景地。
“卧龙浦古渔村项目以‘一颗印’建筑为载体,以‘生态保护与文旅农共赢共生’为思路,打造休闲观光的美丽乡村文旅项目。”呈贡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羽萍介绍,目前,项目已建成湿地近20亩及乡村田园景观10余万平方米,完成17栋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建设;建成卧龙乡村博物馆、蓝花楹乡村图书馆、滇风美术馆、采莲坞生态展示区等业态空间,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田园风光,还可参与制作文化工艺品,体验文化魅力。
此外,古村中还藏着呈贡瓦猫展览馆等非遗展览馆,每一栋建筑物里都有陈列各种书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在书海里荡漾;“此中有真意”耕读生活艺术展览季,丰子恺先生艺术作品展、陈流和他的学生们油画作品展、戴琪臻老昆明城市记忆展……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滇池生态、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充满童趣的漫画、触感百科书、鱼缸、植物标本等活灵活现的趣味科普,走进农耕体验与儿童自然教育完美结合的文化教育空间。
数字赋能开新局
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跑出“加速度”
位于呈贡区的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是全省唯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产业为特色的专一园区,近年来已基本形成数字产业生态。昆明浪潮云计算产业园、中国移动(云南)数据中心一期、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首期)等重点项目投入运营;云创智谷、云南云上云5G大数据园区等项目顺利推进;华为、字节跳动、微软、谷歌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园区;三耳、楷码、跨境电商等成长性良好企业在园内成功孵化,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88家。
在招商引资方面,近年来,园区充分借助社会各界人士资源为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举办“线上招商推介会”,创新产业招商方式,10余家企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同园区进行了交流座谈;共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新增专精特新“成长”企业3家;外出考察洽谈推介10余次,累计引入55家企业,包括两家500强企业。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渔稻共生”模式打造生态好“丰”景
初秋时节,呈贡刘家营稻鱼共生基地里的稻田长势正好,高低错落的水稻绿中泛着微黄,稻香涌入鼻尖,微风吹开水稻,还能看到一条条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依托紧靠松茂水库、坐拥捞鱼河,水质好、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刘家营社区引进了绿色循环农业项目,打造300亩高原稻鱼文化产业,以每年13万元的价格出租33亩集体流转土地给第三方专业运营公司,进行“渔稻共生”绿色循环种养殖。
“这里的稻田,不施农药化肥,采用放养爱拱泥、杂食的青田田鱼,来松动稻田泥巴、促进水稻根系向下生长,减少水稻病虫害。同时,稻田又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和水质优良的生长环境,实现‘互惠互利’的共生。”刘家营稻鱼共生基地负责人毕晓杰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基地共栽种秧苗25亩、投放鱼种6000公斤,预计明年五月青田田鱼可以上市。
今年,在呈贡首届“龙舟山歌节”大型体育文化活动中,依托稻渔文化推出的“插秧摸鱼”体验活动,更是吸引6000余名游客参与体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打响刘家营社区以“生态 文化 旅游 健康”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名气。
掌上春城记者:梁舒粤
责编:杨芮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点击图片进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