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赎罪长镜头分析(赎罪从创作手法)
电影赎罪长镜头分析(赎罪从创作手法)①导演用独特的创作手法,将布里奥妮和塞西莉亚、罗比三位主角差距甚大的生活相互交织影片中共有三位主角布里奥妮和塞西莉亚两姐妹、佣人儿子罗比。故事就是围绕布里奥妮一次次肉眼的偷窥,造成了多次的误会,自以为傲将“欺负”姐姐的罗比送进监狱,却成为了最大的失败者。创作手法:导演采用“真假参半”的方式,呈现主角内心的成长变化,最终事实的真相所在主题呈现:蒙蔽自己双眼的,往往是自身的执念,我们一旦聚焦,就会忽略其它的东西现实意义:基于电影《赎罪》主角从怀抱执念到释然的故事,谈谈我对现实生活中的思考
有人说,这部影片是爱情片、反战片、伦理片也是现实主义片,由此看来,解读这部电影单从故事内容方面不能全面地挖掘出它的魅力,很难将它的独特性真正呈现,这也是导演良苦用心的表现。
《赎罪》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当年小说登上卫报畅销排行榜文学类第一名,更曾获得美国国家书评人文学奖。影片荣获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女配角,豆瓣分8.4分。
导演将爱情、隐秘、悔恨、宽恕和战争等元素巧妙的编织在一起,讲述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英国庄园里,由于年幼无知的女孩布里奥妮被嫉妒心蒙蔽的主观臆断的指正,彻底改编了三个人的命运的故事。
在我看来,布里奥妮穷尽大半生去回想去反思,才理解从执念到释然是多么困难,她的人生经历是导演用高超的拍摄手段所呈现的。抛开故事内容的精彩丰富,导演呈现的高超技巧同样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今天将从“创作手法、主题呈现、现实意义”三个角度进行深度解读:
创作手法:导演采用“真假参半”的方式,呈现主角内心的成长变化,最终事实的真相所在
主题呈现:蒙蔽自己双眼的,往往是自身的执念,我们一旦聚焦,就会忽略其它的东西
现实意义:基于电影《赎罪》主角从怀抱执念到释然的故事,谈谈我对现实生活中的思考
01、创作手法:导演采用“真假参半”的方式,呈现主角内心的成长变化,最终事实的真相所在影片中共有三位主角布里奥妮和塞西莉亚两姐妹、佣人儿子罗比。故事就是围绕布里奥妮一次次肉眼的偷窥,造成了多次的误会,自以为傲将“欺负”姐姐的罗比送进监狱,却成为了最大的失败者。
①导演用独特的创作手法,将布里奥妮和塞西莉亚、罗比三位主角差距甚大的生活相互交织
情窦初开的13岁少女暗恋着佣人的儿子罗比,为了试探自己在他心里的重要性,她在罗比面前跳下了池塘,呼喊罗比来救自己,罗比当然成功把她救了起来。
一天,她正在构思着她的最新悬疑小说时,她无意间看到姐姐塞西莉亚和罗比在聊天,还亲眼目睹了塞西莉亚在罗比的面前,脱下衣裙跃入荷花水池的画面。这一幕令她生起了嫉妒之心。
后来罗比委托布里奥妮将信送到塞西莉亚手里,出于猜测与好奇,她又偷偷拆开了罗比写给姐姐的情书。当看到书信里过于露骨的词汇时,善于构思想象的布里奥妮便把这场爱情认定是罗比对姐姐的非分之想。从此,在她的潜意识里,便把罗比与“负心汉”“色情狂”联系在一起。导演由此埋下伏笔,描绘布里奥妮根据自己的猜测为罗比“定罪”,而后又出于报复“指证”使得罗比断送了前程,造成了自己无法挽回的悲剧。
影片前半段镜头柔美如莫奈油画的色调,后半段则在灰暗的色调中迎来了战争的残酷,由于罪犯的身份,罗比被迫参军。导演用独特的创作手法,呈现布里奥妮指证罗比的原因其实是内心的执念与嫉妒。
在这一阶段,紧张、试探、嫉妒、指正其实都是导演以布里奥妮的故事,呈现背后被嫉妒心态蒙蔽的主观臆断,借此让观影者与影片主人公产生共情联系。
②爱恨纠缠的背后,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虚构事实
后来,塞西莉亚为了这段感情与家庭断绝关系,自食其力一心等待着罗比回来。而战场上的罗比,每每在伤痛、饥饿与疲惫时,唯一不放弃的就是对塞西莉亚无尽的爱。
布里奥妮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终于愿意承认自己的嫉妒之心。那次的指正,由于天太黑,她根本就没有看到那人的脸。布里奥妮无时无刻不饱受着良心的谴责,也为了赎罪她没有去剑桥,做了战地护士来减轻罪恶感。
在我看来,无论她之后如何忏悔,如何弥补,造成的伤害都是无法补救的。为了得到姐姐与罗比的原谅,也为了赎罪,她将自身经历以姐姐和罗比的故事写成了小说,故事的结局很圆满,虽然她依旧没有得到原谅,但终于战争胜利,罗比和塞西莉亚在伦敦街头相聚,他们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而现实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前夜,罗比抱着回家的信念,离开了这个尚未为他平反的人世间。数月之后,塞西莉亚在一次爆炸事件中,也去往了天堂。他们至死都没有机会再相见,离开这个阶级主义横行的社会,离开这个没能要回公正的世界。
三位主角爱恨纠缠的背后,表达的其实是虚渺的事实真相,导演独特的影视技艺讽刺着布里奥妮的一生,那些没罪的人却死了,而活着的罪人却子啊苟且偷生。或者说导演想讽刺的是那些带有极度心态和受害者心态的幻觉。
在我看来,导演正是利用这种颇有讽刺的意味,以增加影片的深度,不仅给以观众一种淡淡的悲伤,也能看到希望,更能思考人生选择的意义。《赎罪》注重独特的创作手法,剧情的虚与实,环境的美与丑使得影片更丰富更加真实。
02、主题呈现:蒙蔽自己双眼的,往往是自身的执念,我们一旦聚焦,就会忽略其它的东西整部影片围绕布里奥妮的指正展开,将她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的呈现。导演利用人物在电影中的矛盾,清晰表达了两大主题。
①嫉妒心态终败于执念的释怀
布里奥妮内心变化的三个阶段是这部电影最显眼的部分,最终布里奥妮终于做出正确抉择。那么布里奥妮是如何转变的呢?电影其实早已做解答。
少年时的布里奥妮因受家族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上有一定的封闭性,她自身拥有丰富想象,却因自己的失衡心态,在心里种下了一罪恶的种子。她将罗比想成了“负心汉”,一心想要报复罗比,而“保护”姐姐,实则她想保护的只有她自己。当她发现罗比在书房想对姐姐“图谋不轨”时,布里奥妮再次确认了自己的怀疑,仇视的心态越演越烈,这颗罪恶的种子被无限放大到将罗比送进监狱。
而罗比被迫参军和姐姐搬家时转折点,两人有情人终于活生生被布里奥妮拆散,其实她心中所希翼的,是自己和罗比在一起。她嫉妒姐姐,她的嫉妒带给她更多的是懊悔是痛苦。
这个阶段的布里奥妮终于明白,她所谓的保护姐姐其实是因为自己得不到而在毁掉,原来姐姐和罗比才是受害者。这部影片有的结局很悲惨,罗比在大撤退前夕离开了认识,塞西莉亚也死于一场暴乱。布里奥妮用小说记录的形式,来赎罪,来忏悔,给予了他们一个完美结局。
在我看来,布里奥妮的转变预示着嫉妒心态最终被执念的释怀所打败,心态的释放终于到来。
②被执念蒙蔽双眼:害人又害己,试着学会放下
布里奥妮“被执念蒙蔽双眼”的情况体现在影片中的很多地方,如:在远处楼上,看到姐姐在罗比面前脱衣服,就判定罗比伤害了姐姐;偷看罗比写给姐姐的信;和朋友讨论罗比的品格;撞见罗比和姐姐一起在书房,就认定罗比对姐姐图谋不轨;看到朋友被人伤害,乱指认罗比。电影剧情呈现的这种被执念蒙蔽的情景显得具体,又极具讽刺意味。而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一桩又一桩的悲剧。
小时候的布里奥妮固然很愤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学会理性的对待事情和人。在我看来,导演设置如此剧情,其实是放大影片中的“被执念蒙蔽双眼”,引导观众看到这种心态的危害之处。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不少人仅凭自己的片面之词就给人“定罪”,却从不换个角度去考量。电影的结局是完美的,但事实上是令人感伤的。这样的结局却越发引人深省。
03、现实意义:基于电影《赎罪》主角从怀抱执念到释然的故事,谈谈我对现实生活中的思考①有时看到的并不是真相,换个视角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个世界有很多时候,外表看到的并不全是真相。就像夜空里闪烁的星星,会认为光是由星星发出来的一样,事实上,星星不是发光体。
布里奥妮过完半生才发现,自己曾经是有多么愚蠢,竟然认为自己的心上人是个“负心汉”。直到电影最后,她面对访谈主持人,道出了事实的真相,方才慢慢释然。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不免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人,总是片面地去对待他们,实则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那些人也是,总是善良的一面。
②真情不易,学会珍眼前人
塞西莉亚因为自己和罗比的阶级不同,上学期间明明心有所属却不与他搭话。后来明知罗比是被冤枉的,却因家族名誉无法帮罗比进行反驳,沦为布里奥妮“同谋”的同时,自己也深受伤害。
家人、爱人、朋友是我们人间最值得珍惜的情感,困苦难过都是他们与你相互陪伴。请不要像塞西莉亚一样,把最爱你的人亲手推开、推远,直到逝去的一刻,便再也无法挽回。
结语:《赎罪》是一部古典悲剧,影片包含了矛盾、牵绊、误解、爱恋等元素。导演将个人悲剧中加入时代悲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使观众与片中角色获得情感连接,影片的主旋律被升华。美好的爱恋被破坏,机缘巧合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真正的救赎,是来源于思想的释然与放下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