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的多宝道人(通天教主徒弟多宝道人)
封神演义中的多宝道人(通天教主徒弟多宝道人)还有《封神演义》全篇小说多次出现拜字,能全部理解成拜相的拜?纣王率领文武百官朝拜女娲宫: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僊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最后也有个拜字,你能理解成万国衣冠成了圣明?是不是很可笑?所以拜字只能理解成朝拜之意,意思就是多宝道人成了佛教的忠实粉丝,佛门弟子。再重点说这个拜字,拜字是有被授于的意思,那有没有其他意思,很明显是有!拜字表示敬意的礼节,《孔雀东南飞》:上堂拜阿母,这个拜字何解?明显是敬意的礼节。多宝道人多宝道人的为人如何?说他徇私舞弊,搬弄是非,欺骗师尊一点不冤枉。这样一个人你说他后来修成了如来佛祖,算不算诋毁佛祖?多宝道人根本不够资格修成如来佛祖,如来佛祖是法力最强之人,多宝道人不过是通天教主的一个徒弟,还曾经让广成子的番天印打的跌了一跤,这等不堪能修炼成如来佛祖吗?
不知道从何时起,流传一个说法:《封神演义》中的多宝道人修成了《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今天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封神演义》原著的作者有这个意思吗?
分析问题前,先讲一下《封神演义》与《西游记》有何关系?《西游记》创作在前,《封神演义》创作在后,并且后者有明显的借鉴痕迹,好多诗词都是改了个别字就照抄过来了。细读两部小说,越能发现这个问题。《封神演义》描写的是商周年代,比《西游记》要早。《封神演义》作者就给《西游记》中的人物写了前传,把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燃灯古佛都写了前传。
如来佛祖
有一大批人会说多宝道人成了如来佛祖,他们的证据是原文有一句话:广成子仗剑来取多宝道人。道人手中剑赴面交还。怎见得:仙风阵阵滚尘沙,四剑忙迎影乱斜。一个是玉虚宫内真人辈;一个是截教门中根行差。一个是广成不老神仙体;一个是多宝西方拜释迦。二教只因逢杀运,诛仙阵上乱如麻。(注意诗词中连作者都说多宝道人根行差)
通天教主
多宝道人
多宝道人的为人如何?说他徇私舞弊,搬弄是非,欺骗师尊一点不冤枉。这样一个人你说他后来修成了如来佛祖,算不算诋毁佛祖?
多宝道人根本不够资格修成如来佛祖,如来佛祖是法力最强之人,多宝道人不过是通天教主的一个徒弟,还曾经让广成子的番天印打的跌了一跤,这等不堪能修炼成如来佛祖吗?
再重点说这个拜字,拜字是有被授于的意思,那有没有其他意思,很明显是有!拜字表示敬意的礼节,《孔雀东南飞》:上堂拜阿母,这个拜字何解?明显是敬意的礼节。
还有《封神演义》全篇小说多次出现拜字,能全部理解成拜相的拜?纣王率领文武百官朝拜女娲宫: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僊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最后也有个拜字,你能理解成万国衣冠成了圣明?是不是很可笑?所以拜字只能理解成朝拜之意,意思就是多宝道人成了佛教的忠实粉丝,佛门弟子。
既然多宝道人不是如来佛祖的前身,那如来佛祖的前身是谁?《封神演义》的作者还真暗示了,就是西方教主~接引道人。有证据吗?有!文章开篇都说了《封神演义》抄《西游记》,按照这个线索一下子就找到了。
见《西游记》一段原文:如来欣然领谢。寿星得座,依然走-传觞。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如果有人说这段诗词是歌颂赤脚大仙的,那估计是眼神不好,只看见大仙赤脚四个字,后面的字全都不认识。这明明是歌颂如来佛祖的,赤脚大仙不过是给佛祖送礼感谢。
《封神演义》是如何描写接引道人的:老子与元始率领众门人下篷来迎接。见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见: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语岂狂。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诗词就是改编的,并且改编的一点不靠谱,连“大仙赤脚枣梨香”这句不相干的都照抄,抄的当真是粗制滥造!
接引道人
综上所述,多宝道人根本不是如来佛祖前身,只不过正规佛教有个多宝如来,让《封神演义》作者知道了,就瞎编了个多宝道人,凑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