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安置流程和结算(转业安置正式启动)
转业安置流程和结算(转业安置正式启动)情况不明决心大,是很容易出笑话的,也是很容易做无用功的。然而,每年几乎都有近一半以上的退役军人对拟安置地区的军转安置政策处于若明若暗状态。第一件事,收集了解拟安置地区的军转安置政策当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潮流已经形成,个人能做的只有顺流而动、顺势而行,在未曾预计过的形势下,尽自己的努力走好每一步。转业安置启动了,留给每个人选岗到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扎扎实实抓紧做好自己能做的工作。以下这几件事,一般人不会告诉你,可是你却是不能等的。
编辑搜图
时间不等人,时间也不能等事。如同部队中常讲的,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今年的转业安置,大概率要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了,要在猪悦和《退役军人安置条例》没有出来之前,正式启动了。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历史当然也更不会等待迟到者。
当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潮流已经形成,个人能做的只有顺流而动、顺势而行,在未曾预计过的形势下,尽自己的努力走好每一步。
转业安置启动了,留给每个人选岗到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扎扎实实抓紧做好自己能做的工作。
以下这几件事,一般人不会告诉你,可是你却是不能等的。
第一件事,收集了解拟安置地区的军转安置政策
情况不明决心大,是很容易出笑话的,也是很容易做无用功的。然而,每年几乎都有近一半以上的退役军人对拟安置地区的军转安置政策处于若明若暗状态。
一方面,当然有所在单位和军转办政策宣讲不到位的问题。
据了解,很多部队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基本上是不去宣讲安置政策的。至于军转办,往往也是当坐山虎,不找上门是不会主动说的。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很多军转干部自己也不关心这些问题。
有的感到军转就相当于退休了,不过是找个地方养老而已,到哪里都一样。
有的还是部队的老想法,觉得安置到哪个单位是组织上的事,个人操心也没有用。
还有的觉得等安置这段时间就是用来休息的,用来还债的,玩和陪家人都来不及,哪里顾得上去了解情况呢。
种种原因混合之下,每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退役军官是迷迷糊糊去参加军转的,属于基本上不了解军转政策的。
剩下的一半里,大约有60%是通过战友或者邻居粗浅了解一下历年的情况,就仓促上阵了。
军转政策是决策转业安置的根本大法,各地区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新政之下,有些地方可能进行颠覆性的调整,不了解军转政策,不仅可能失去改革红利,甚至可能掉入原本完全可以避开的“坑”,怎么能不去做好呢?
地方政策一般都是没有密级,都是公开的,绝大部分在互联网都能找到。
互联网找不到的,也基本上可以在军转办的网站或者退役军人事务机构网站上找到,实在不行,花点小钱也可以在各类培训机构的网站上找到。
这钱,该花,这时间,更该花!
第二件事,抓紧进行军转干部考试准备
各地军转打分的比例略有不同,总体上是按档案分60%—70%,考试分40%—30%来综合的。不管是哪一种,军转干部考试的分数都十分重要。
想想看,考试上多考个10分、8分的,就相当于多当了10年、8年的兵,性价比是不是特别高呢?
一方面,要克服对考试不够重视的问题。
如同上一段说的,考试的分数直接影响排名,往往一次考试可以影响十几、二十年的军龄,怎么能不重视呢?
另一方面,要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问题。
军转干部考试与公务员考试大体相同,但不考基础知识,而是以“申论”“情况处置”等为主,看上去好像和部队日常管理、情况处置等差不多,但实际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绝不是简单的写写材料而已。
事实上,很多在部队材料写得很好的人,在军转干部考试中却考得很差。
还一方面,要克服认为有能力就能考好的问题。
考试真的是一种能力,不仅包括掌握多少知识、学会多少技巧,还包括考前的各项准备,考试期间各种不同情况的处理等等,“肚子里有货但倒不出来”,在考试时吃亏也就成了正常现象。
因为不想做广告,所以不能说什么班比较好。但报个把班,进行相应的准备,也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方式,完全可以去做的。
第三件事,积极了解拟安置地区相关单位情况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发展如此,各单位的情况也是如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站在风口上的单位也是如此的,除了极少数的单位外,大部分单位都象潮水一样,有时起有时落,各有千秋。
比如:曾经有段时间工厂收入要远远高于政府机关,于是很多退役军官选择进入工厂,结果在下岗大潮中纷纷下岗,不少只能在深夜里重新走入风雨里。
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粮油站、百货店等等,因为其占据着物资调配的权力,属于单位中的香饽饽,结果不久后改制了,很多人员同样处于下岗或者待岗、内退等状态。
还比如:201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同样有很多政府机构被撤并降改,转业到这些部门的人员,后续的生活和工作肯定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除了关注单位的命运发展之外,还要关注不同的单位对军转干部的不同态度。
总体而言,政法系统对军转干部总体要好一点,党务系统对军转干部也不会有太大的偏见,其他系统就不太好说了。
搞清楚相关单位的情况,才能保证后续的报考和选岗中,不会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甚至还有可能捡漏得到个好岗位。
第四件事,系统梳理近年来转业安置名额分配
互联网时代,找到信息不再是难事,分析信息才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要中之要。
对于转业安置来讲,最需要分析的信息就是历年特别是近年来的转业安置名额情况。
首先,转业安置名额比较多的单位,
一方面:证明对军转干部相对比较友善,并且军转干部在该单位具备一定的比例,可以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也证明这些单位在同等单位之中,属于比较弱势或者体制内人员不太看得上的岗位,必然有它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方。这是一好一坏的区分。
其次,对于那些有的年份有名额、有的年份没有名额的单位,一定要认真分析。
可能是单位人员编制太少,所以几年才能轮到一次。也可能是单位编制太热门,几年才舍得拿出来一次,搞不清楚的话,就容易犯错。
再次,对于有特别标注的单位,一定要搞清楚标志的含义。
比如:有的单位虽然很高大上,但拿出来的岗位却是该单位中最不好的岗位,并且在名单里特别注明了,而且每年或者说每次都是如此,那就已经形成惯例了,往往就是一个大坑。
转业安置开始了,决定下半生幸福的时刻到了。请拿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各类准备。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