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万国全图诞生(坤舆万国全图解析)
坤舆万国全图诞生(坤舆万国全图解析)受到明朝文献的影响,图中的台湾标记混乱,出现了东宁、大琉球和小琉球几个岛屿魏濬等人对利玛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说:“鸣鸾、交趾,所见相远,以至于此,焉得谓中国如此蕞尔,而居图之近北?其肆谈无忌若此。”而《皇朝文献通考》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怎么可能是只占据小部分呢?所谓“以中国数万里之地为一洲,以矛刺盾,妄谬不攻自破”。可见,当时的国人对世界形势是非常不了解的。《坤舆万国全图》中的“亚细亚”部分而中文中首次出现“亚细亚”一词是在《山海舆地图》中,该地图是1584年在广东肇庆出版,是利玛窦在中国制作的第一幅世界地图。可见该词是利玛窦引入中国的。不过,当时中国人对“亚细亚”一词却不认同,《明史》记载:“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而域中大地尽矣。其说荒渺莫考,然其国人充斥中土,则其地固有之,不可诬也”。明朝地区
《坤舆万国全图》是世界上第一张中文版的世界地图,制作时间是1602年,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在这幅地图上,已经出现了五个大洲,分别是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和墨瓦腊泥加洲。那么这些洲的名字是如何来的呢?
意大里亚,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国。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里亚居其一。第三曰利未亚洲,亦百余国。第四曰亚墨利加洲,地更大,以境土相连,分为南北二洲。最后得墨瓦腊泥加洲为第五。而域中大地尽矣。其说荒渺莫考,然其国人充斥中土,则其地固有之,不可诬也。——《明史》
首先,来看欧洲。在《坤舆万国全图》上,欧洲被写为“欧罗巴”。在英文中,欧罗巴写为做Europa。在希腊神话中,欧罗巴原本是腓尼基的公主,后来被宙斯化身的公牛骗到了克里特岛,此后人们就将克里特岛称为欧罗巴,再后来,欧罗巴成为了整个欧洲的自称。
在《坤舆万国全图》中,亚洲被记载为“亚细亚”,意思是“太阳东升之地”,也就是东方。在古典时代,腓尼基人将爱琴海以东的地方叫做“Asu”(亚述),意思为“日出之地”,而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之地”。后来Asu演变为了Asia(亚细亚)。罗马帝国时代,曾经小亚半岛建立了亚细亚省。
《坤舆万国全图》中的“亚细亚”部分
而中文中首次出现“亚细亚”一词是在《山海舆地图》中,该地图是1584年在广东肇庆出版,是利玛窦在中国制作的第一幅世界地图。可见该词是利玛窦引入中国的。不过,当时中国人对“亚细亚”一词却不认同,《明史》记载:“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而域中大地尽矣。其说荒渺莫考,然其国人充斥中土,则其地固有之,不可诬也”。
明朝地区
魏濬等人对利玛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说:“鸣鸾、交趾,所见相远,以至于此,焉得谓中国如此蕞尔,而居图之近北?其肆谈无忌若此。”而《皇朝文献通考》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怎么可能是只占据小部分呢?所谓“以中国数万里之地为一洲,以矛刺盾,妄谬不攻自破”。可见,当时的国人对世界形势是非常不了解的。
受到明朝文献的影响,图中的台湾标记混乱,出现了东宁、大琉球和小琉球几个岛屿
非洲,在《坤舆万国全图》上记载为“利未亚”,也就是Libya,现在翻译为利比亚,最早是希腊人对非洲北非的称呼。而现在非洲的名字来源于Africa,现在翻译为“阿非利加”,意思为“太阳炙烤之地”,最早是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罗马共和国击败了迦太基,夺取了突尼斯,在此建立了阿非利加省。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非利加开始泛指整个北非地区,也就是地中海的南岸大陆。在大航海时代,阿非利加并未完全取代“利未亚”这个名字。
美洲,在《坤舆万国全图》上记载为“亚墨利加”,英文名为America。其中北美洲标记为“北亚墨利加”,南美洲被标记为“南亚墨利加”。“亚墨利加”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被翻译为“亚美利加”。
北亚墨利加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他却认为这里是印度,因此将加勒比海沿岸的岛屿命名为东印度群岛,将美洲原住民命名为“印度人”,后来为了区分印度人,翻译为印第安人。
1499年,意大利的航海家亚美利哥跟随葡萄牙船队到达美洲,对美洲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最终确认美洲是一块新大陆,并重新绘制了世界地图。1507年,他出版了《海上旅行故事集》,引起了欧洲的轰动。此后,欧洲的地图家们连夜修改地图。
不久,法国的学者在修改《宇宙学》时用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以纪念亚美利哥的杰出贡献。后来人们就仿照其他大洲的命名方式,将“亚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最开始,亚美利加仅指南美洲。1541年,麦卡托制作的世界地图将北美洲也标记为了“亚美利加”。
麦卡托的世界地图
麦卡托的世界地图中,北美被标记为“America sive India NOVA”,意思为
墨瓦腊泥加,拉丁语文为Magallanica,被标记在现在南极洲的位置。在中世纪,欧洲地理学家设想在地球南部有一个大洲,也就是南方大陆。美洲发现后,许多学者认为南美洲和南方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直到麦哲伦穿越南美洲后,地理学家才在两者之间画出了狭窄的海峡。为了纪念麦哲伦(Magellan),欧洲地理学家开始用Magallanica(麦哲伦之国)来命名南方大陆,《坤舆万国全图》在南方大陆的位置标记“墨瓦腊泥加”,也是这种地理观念的反映。
《坤舆万国全图》上色版
到17世纪以后,西方航海家发现了东南亚南部有一个大陆,于是人们认为自己发现了南方大陆,于是就将之命名为“澳大利亚”(Australia),意思为南方大陆。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世界地图中设想在南极洲的大陆“消失”了,因为位置移动到了澳大利亚。到了18世纪,人们又在南极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但是南方大陆的名字已经给了南方大陆,于是人们才用南极洲来命名这块发现的新大陆。
麦卡托世界地图中的“南方大陆”(Australia)
1570年的《世界天体剧场地图》
欧洲人不仅设想了一个南方大陆,还设想过北方大陆。1507年,马丁·瓦尔德泽米勒的世界地图在北极画出了一块大陆,标记为“Eagronelant”,《坤舆万国全图》翻译为“卧兰的亚大州”。为什么欧洲人会认为北方有一块大陆呢?
在上古时代,北欧一带的冰岛人、维京人曾经在北极进行探索,他们在北极圈一带发现了一些陆地。982年,挪威海盗“红发埃里克”也在北极圈发现了陆地,他回来后对朋友说自己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后来的欧洲地图往往会以“格陵兰”(Greenland,意思为绿色之地)来命名这块想象中的大陆。
卧兰的亚大州
此后,欧洲探险家多次到北极一带探索,逐渐发现大陆并不存在,但是陆地的确是有的。因此,北极的北方大陆在地图上被拆解为了多个陆地或者岛屿,这些都是设想的。后来人们完全发现了世界最大的岛屿,于是格陵兰成为了它的名字。《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卧兰的亚大州”就是标记在了格陵兰的位置,但是轮廓和格陵兰相差很大,因为这只是想象的大陆。
现在的大洲名字都是西方人命名的,而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自然也就失去了给各大洲命名的机会。而《坤舆万国全图》首次将世界大洲的名字介绍给了中国,让中国人有了一次了解世界的机会。可惜的是,当时的中国人认为《坤舆万国全图》十分荒谬,拒绝了解世界,继续封闭自守,使得中国人的地理观念继续被限制在了自我中心的“天朝上国”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