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麻风杆菌寄生在什么细胞(麻风杆菌的发现)

麻风杆菌寄生在什么细胞(麻风杆菌的发现)参考文献:1.叶干运.麻风杆菌的发现者—汉森[J].中国麻风杂志 1986(03):58-61.2.曹元华.汉森与麻风杆菌的发现[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4 (01):94-95.

麻风杆菌寄生在什么细胞(麻风杆菌的发现)(1)

麻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有对麻风病的简单描述。它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低传染性疾病。它会累及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甚至还会侵犯更深的组织和器官。即便是被治愈,病人仍会发生容貌的损毁或肢体的畸残。而且,麻风病的潜伏期很长,短则几个月最长甚至可达二、三十年。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已到了谈“麻”色变的地步。

值得欣慰的是,在现代医疗的发展下,麻风病已不能肆虐。今天人们已经知晓麻风病的病原菌是麻风分枝杆菌(俗称“麻风杆菌”)。然而,在一百多年以前,当时麻风杆菌还未被发现,人们对于麻风的病因认识是非常混乱的,许多人把麻风看成是遗传病。直到挪威医生格哈特·亨里克·阿莫尔·汉森发现了麻风杆菌以后,才证实麻风是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这个发现不仅对麻风病学,甚至对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68年汉森在挪威卑尔根的圣约尔根麻风医院工作。时值十九世纪中叶,麻风病正在挪威流行,圣约尔根麻风医院的领导人是著名的麻风病学专家丹尼尔逊,因此,卑尔根成为当时世界麻风科研中心。丹尼尔逊在当时一直坚持麻风是遗传的,可是汉森却对遗传学说表示怀疑。为了证实他的观点,汉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他将麻风与梅毒进行比较,但经比较研究后所得论据不够充分。于是他开始调查分析麻风病人的病史与家庭,他发现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农庄中的麻风病人都曾接触过麻风患者;他还注意到麻风病人家庭里的人如果继续住在一起,麻风可以“传播”,如果家庭中有一部分人到外地去,那么在远离家乡的人中则极少发病;他又对全国历年登记的麻风病人数的变化进行分析,他发现新发病人数降低的推迟期符合传染学说。于是他进一步开始寻找病菌。1873年2月28日,他从病人身上切取一个完整的麻风结节,他将结节切开,刮取切面物质放在显微镜下检查,看到了许多棒状小体,汉森详细地绘制了这些图像。3月7日,他又从另一位病人身上做了相同的事,同样看到了棒状小体,说明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就在这一年,外科医生卡特到卑尔根访问,汉森给他看了这种棒状小体,1874年卡特专门谈到汉森发现的棒状小体,认为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发现。同年,汉森发表了一篇关于麻风病因学的文章。当时汉森发现棒状小体时,还没有很好的染色方法。直到5年后,1879年德国细菌学家奈瑟来到卑尔根,汉森希望他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奈瑟带回大量标本在德国进行研究,他用复红和龙胆紫染色终于清楚地看到这种杆菌,他于1879年发表了这个结果。

丹尼尔逊虽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允许汉森用自我的方式去研究。正因为此,汉森能够以发现麻风杆菌而撰写研究成果,阐述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并发表在1880年出版的《显微镜科学季刊》第一期上。正因为这些被发现的棒状小体,结合流行病学研究基础,确认——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的致病菌是麻风杆菌,这个发现为现代麻风病学奠定了基础。1897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一届国际麻风会议上,汉森的发现与论点得到了普遍承认。

参考文献:

1.叶干运.麻风杆菌的发现者—汉森[J].中国麻风杂志 1986(03):58-61.

2.曹元华.汉森与麻风杆菌的发现[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4 (01):94-9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