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从古至今出过哪些名将(河北三绝是哪三绝)
河北省从古至今出过哪些名将(河北三绝是哪三绝)柴荣、柴宗训、赵匡胤都是河北籍皇帝,当然是“河北三绝”了。河北出的这“三绝”,当真是“天下无对”。柴世宗父子也是河北人,而且,《水浒传》中的柴进就是他们的后人。柴进的故事中,又进一步“揭发”了赵匡胤伪造历史,夺了柴家“皇城”的勾当。《水浒传》的“开篇引首”故事是从赵匡胤出世开讲的,书中说霹雳大仙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出生在“甲马营”。甲马营又叫夹马营,在河北洛阳,因而,赵匡胤就是河北人。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解读了卢俊义的身上隐藏着赵匡胤的符码,或者说,他就是书中另一个霹雳大仙。赵匡胤虽然出生在洛阳甲马营,祖籍却在涿州。涿州在隋朝时,治所就在北京。洪武元年(1368年)时,属于北平府,施耐庵以此,说卢俊义祖居北京,也是暗射了赵匡胤的祖籍。所以,这便是“河北三绝”的第一绝。赵匡胤得天下,是夺了后周柴氏江山,“引首”中却说是“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这句话暗藏着赵匡胤颠倒历史,把篡位说成
《水浒传》中说,卢俊义是“河北三绝”,但却没有交代这三绝是哪三绝。宋江吴用与大圆和尚闲聊时,只提到了“棍棒天下无对”这一绝。赞卢俊义的那首《满庭芳》中,似乎已经把“三绝”全部都讲到了。
这首词中说,卢俊义双目重瞳,仪表似天神,这大概是“相貌绝”。又补充宋江说的“棍棒绝”: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另一句:积祖富豪门,则说的是“财富绝”。绝,便是冠甲无对,也就是说,卢俊义凭这三绝冠甲河北。
但是,细想又不对了,宋江说的分明是“棍棒天下无对”,又如何变成了仅是在河北称霸呢?
从文本中理解,卢俊义这“三绝”还不是很准确。那么,宋江说的卢俊义是“河北三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水浒传》的“开篇引首”故事是从赵匡胤出世开讲的,书中说霹雳大仙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出生在“甲马营”。甲马营又叫夹马营,在河北洛阳,因而,赵匡胤就是河北人。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解读了卢俊义的身上隐藏着赵匡胤的符码,或者说,他就是书中另一个霹雳大仙。赵匡胤虽然出生在洛阳甲马营,祖籍却在涿州。涿州在隋朝时,治所就在北京。洪武元年(1368年)时,属于北平府,施耐庵以此,说卢俊义祖居北京,也是暗射了赵匡胤的祖籍。所以,这便是“河北三绝”的第一绝。
赵匡胤得天下,是夺了后周柴氏江山,“引首”中却说是“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这句话暗藏着赵匡胤颠倒历史,把篡位说成了禅让。因为,施耐庵故意颠倒了赵匡胤的官职,把“赵点检”写成了“赵检点”。
柴世宗父子也是河北人,而且,《水浒传》中的柴进就是他们的后人。柴进的故事中,又进一步“揭发”了赵匡胤伪造历史,夺了柴家“皇城”的勾当。
柴荣、柴宗训、赵匡胤都是河北籍皇帝,当然是“河北三绝”了。河北出的这“三绝”,当真是“天下无对”。
柴世宗父子失去了皇位,柴氏江山易主。赵匡胤这一脉同样是被杜太后的“金匮之盟”丢掉皇帝宝座,施耐庵说是“朝改”。因此,“河北三绝”便隐藏着“断送江山”的寓意。
问题是赵匡胤这一脉虽然失去了皇位,但大宋依然还是大宋,赵宋并没有“绝”。于是,“河北三绝”又引出另外几个河北籍皇帝来。
因为“金匮之盟”,便引出“烛影斧声”这桩历史迷案来,赵光义涉嫌谋兄篡位。赵光义做了皇帝后,又违背“金匮之盟”的约定,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也就是宋真宗。
宋太宗在几个兄弟中排行第三,宋真宗却是宋太宗的第三子,赵家老三要绝了北宋江山,这便是又一个“河北三绝”。
北宋江山并不是直接断送在赵光义父子手上的,而是被宋徽宗赵佶送上绝路的。宋徽宗其实也是一个“河北三绝”,因为,他是以第三顺位继承人做了皇帝。书中的“宋三郎”,隐藏的就是这几个排行第三的赵家皇帝们。
这几个皇帝或违背先人盟约,或断送祖宗基业,他们都是不忠不孝之人,也都是“孝义黑三郎”。
既然“河北三绝”是这样的隐喻,那么,在卢俊义的故事中,是否隐藏着北宋灭亡的密码呢?
梁山好汉很有些不近女色,打熬筋骨之辈,卢俊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与宋江、杨雄一样,娶了老婆却拱手把老婆让给了别人,自己把自己的帽子给染绿了。
其实,卢俊义的老婆贾氏还是很爱这位仪表似天神的河北巨富的,送丈夫去泰岳烧香时,她望着远去的车仗暗自落泪。但是,卢俊义却不爱贾氏。书中暗中交代,卢俊义不近女色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个员外不爱贾氏。
这件事说起来,就与卢俊义的职业有关了。
书中说,吴用、李逵在大名府招摇过市,在解库厅见到了卢俊义。解库厅,其实就是当铺,卢俊义原来是一个当铺老板。那么,卢俊义是不是一个守法的商人呢?
按照宋江以及《满庭芳》的说法,卢俊义是“京城内家传清白”。看来,卢员外应当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商人了。但是,卢员外却为何被吴用给诓骗了呢?
却说卢俊义把吴用、李逵请进了解库厅,开始问卦算命。不知何故,卢俊义报了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八字: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原本是一个假八字,吴用却算出了卢员外有百日血光之灾。
吴用装神弄鬼,卢俊义应当心知肚明。但是,卢员外却信了吴用的胡掐乱批,而且是“寸心如割,坐立不安”。
假如卢俊义没干过亏心事,怎么就被一个“江湖骗子”搞得心神不宁,必定要去烧香躲灾呢?
从燕青的故事中,我解读过,卢员外的解库厅实际上暗中倒卖人口,尤其是为风月场输送娈童。原本,北宋买卖人口是合法的,典当铺甚至可以典卖妇女。但是,若是贩卖十岁以下的儿童,则是重罪。
吴用算命,等于是掌握了卢俊义的致命死穴,这才让卢员外坐立不安。
商人,就是商贾,贾氏,或者就是“贾(音古)氏”。卢俊义不是一个在商爱商之人,而是干着非法的买卖,所以,卢员外不爱贾氏。
贾氏原本与卢俊义就是一体,但这个员外却不是一个本分的员外,因而,她就爱上了李固。“固”与“贾(音古)”谐音,贾氏原本就应当属于李固。所以,燕青说,这两人早有奸情,乘员外去避祸,便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人家本来就是夫妻呢。
那么,施耐庵写这段故事,仅仅只是为了卢俊义上梁山吗?因为李固与贾氏的出卖,卢俊义便被大名府捉拿,然后充军沙门岛,差点死在了董超、薛霸手中。若是贾氏没有出轨,卢俊义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梁山回家,吴用的阴谋就将流产。
其实,施耐庵写贾氏与李固做夫妻,并不是为了写卢俊义的故事,而是其中隐藏着大宋王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说到这里,咱们还得回到“引首”故事中,重读一遍关于北宋王朝传位的那段文字。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我认为,这段文字就是《水浒传》的总纲,隐藏着大宋王朝和大明王朝国祚密码。这里,咱们先说大宋王朝是怎么没的。
施耐庵说,因为杜太后的“金匮之盟”迁转了北宋的皇位传承,便出了“杜迁”这个妖魔。于是,原本只能做“王”的宋太宗子孙们,便轮流做了皇帝,这便是梁山第二任寨主王伦(王轮)。赵匡胤的江山得而复失,等于是改朝换代了,因此,晁盖(朝改)就成了梁山第三任寨主。到了宋江这儿,那就是“耗国因家木”,赵宋自家便断送了江山。
因为杜太后“强媒硬保”,乱了北宋皇位传承伦理,她就是书中第一个王婆,王婆在《水浒传》中一直做媒,她所保下的婚姻,都有“强媒”的性质,都导致了婚姻的乱伦。赵宋自己断送江山,岂不就是给自家戴了一顶绿帽子?
更因为赵光义不讲孝道仁义,把王婆的盟约变成了“虚钱实契”,霹雳大仙就要放出妖魔,“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了。
在鲁达、金翠莲,以及曾头市的故事中,施耐庵隐藏了导致北宋王朝灭亡的“宋金海上之盟”,这个盟约也是“强媒硬保”才得以实施的。“宋金海上之盟”的结果,就是引狼入室,金国在与北宋联盟夹攻并灭掉辽国之后,便发起了灭宋之战。
金国人毁掉了“宋金海上之盟”,把它变成了一纸“虚钱实契”,将大宋王朝赶打出了黄河北岸。“河北三绝”到此便绝了一大半。
吴用在给卢俊义算命时,指引他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这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暗语——杭州就在开封的千里之外的东南方向。
梁山大聚义时,一只大金盘降临梁山,然后,落到了正南方向。这只大金盘就是赵匡胤在《咏日》(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诗中的自喻,《大宋宣和遗事》中说,这只大金盘同时也是金国灭掉北宋的大预言。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所以,施耐庵说,赵匡胤(大金盘)的后人将在南方之地重新回归皇位。
那么,赵匡胤的后人在南宋时期掌管半壁江山又将如何呢?卢俊义、贾氏的故事中便暗藏了这个偏安一隅的王朝,同样要亡于“强媒硬保”、“虚钱实契”。
《水浒传》原著只剩下前七十回,大聚义之后的精彩故事,早就被大明王朝腰斩了。在梁山大聚义这回书中,宋江提出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主张,因而,七十回书之后,就应当写到金兵入侵,梁山好汉抗金保境的英雄故事。
以降落在梁山的大金盘这个伏笔推演七十回书之后的故事,梁山好汉还有可能见证南宋的建立,继续抗金保境。因而,在前七十回书中,也为南宋王朝的灭亡埋下了重大伏笔。
这个伏笔,还是那只象征着赵匡胤的大金盘。这只大金盘的最终结局,却又隐藏在了卢俊义与贾氏、李固的故事中。
《水浒传》第一回就写了一个“九纹龙”,分别象征的是北宋、南宋各九代皇帝。巧合的是,北宋九代中的第一代皇帝是太祖赵匡胤,以下八代则是宋太宗的子孙们“王轮”。南宋则恰恰相反,第一代皇帝宋高宗是太宗世系,以下八代则又回到了太祖系。
前七十回书,霹雳大仙放出妖魔“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目的就是为了夺回皇位。而宋高宗却把皇位还给了太祖的七世孙,霹雳大仙能够称心如意吗?
施耐庵说,虽然赵家王朝世系不断反复,却都逃不过“二龙戏水”的命运。太宗系的两代皇帝在五国城“坐井观天”,南宋两代末帝也都与“水”有关,最终还真的蹈海“戏水”了。背着南宋幼帝跳海的忠臣叫做陆秀夫,难道不是卢俊义的谐音吗?施耐庵评价这段历史,却没有赞同这个历史事件的意思,而是以谐音暗示,“背着”自家王朝走向灭亡的人,就是霹雳大仙赵匡胤。
无论谁做皇帝,无论这些皇帝们如何宣称自己是“奉天承运”的天子,灭亡便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而南宋灭亡的加速器与北宋王朝一样,都是因为“强媒硬保”、“虚钱实契”。
北宋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与金国结盟灭掉辽国,然后被金国赶打到了黄河南岸。南宋王朝重蹈覆辙,为了收回黄河以北疆域,以报靖康之耻,便联合蒙古灭掉金国。金国灭亡,蒙古大举进攻南宋,这个王朝也随之土崩瓦解,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段历史,就隐藏在卢俊义、贾氏、李固的故事中。甚至可以说,施耐庵暗喻,赵宋江山绝于“贾”,也就是贾似道、蒙古。李固则隐喻宋理宗与蒙古的结盟,李,谐音“宋理宗”,固,则谐音“古”。“李、固”为一体,便加速了大宋王朝败亡的进程。
史学家认为,导致南宋灭亡的原因除了联蒙灭金引狼入室而外,贾似道等奸臣的荒淫误国,也是这个王朝走向灭亡的一大原因。
卢俊义是典当铺老板,娶妻贾氏,而贾似道号称古玩宰相。贾似道死后,他所收藏的字画古玩全部被抄没,一部分便抵押进了“抵当库”。所以,卢俊义在《水浒传》中就被“安排”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
《水浒传》大约不会写到南宋王朝灭亡的时候,但是,施耐庵却在前七十回书中埋下了南宋王朝灭亡的伏笔。霹雳大仙即便是夺回了皇位,但却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卢俊义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至于李逵为何跟随吴用去给卢俊义算命,燕青又为何打了照夜玉狮子一棒,咱们在讲《水浒传》中的明朝秘史时,再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