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到黄山旅游:黄山骑行笔记
骑行到黄山旅游:黄山骑行笔记“铜陵到了,前面就是长江上的铜陵大桥。”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到了晚上8点,天已经黑了,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叫。铜陵还有一百多里,不能停下。于是,把早晨出发时买的小糖与火腿肠全拿了出来。吃了几根火腿肠,四个人立刻又满血复活。不久,疲惫再一次像潮水般涌来,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在一小镇停下。稍适休息,又继续赶路。路上人很少,身体越来越难以支撑,看看时间已经十点多了,终于看见了一座桥。这次骑行的工程师———荚如(大家习惯称“荚工”)报告大家一个喜讯,铜陵快到了,这句话并没有带给大家太多的力量,也许是大家早已太累了。走着走着,脚下的路突然和一条高速合二为一,我说:“骑自行车上高速这还是人生第一次,但不知这样会不会违反交通规则?”大家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高速上,我们四个人只能靠在最右边走,慢慢地前面出现了一座桥的影子,灯光照亮了整个天空,荚如说: 第二天 山路初体验 不知夜里何时下起了雨。第二天清晨,
第一天 省城合肥
记的十年前,那时精力正充沛,几个年轻人酝酿许久,要来一场特别的旅行------骑着自行车去黄山。就在七月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四个人最后再一次检查自行车的状况,确定车子没有问题,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刘伟,荚如,徐国才和我四个人正式出发了。
在完成了还不算太难的四十公里左右的骑行后,我们来到了阜阳火车站。就在广场上,每个人把自己的自行车拆好打包,上了火车。几个小时后,火车到合肥站。当走出火车站装好自行车时,天色已晚。合肥真的好大,几个人在路上转来转去,转到路灯亮起,还没有转出合肥城。于是就在路边的大排档”练”了起来,几个小菜和两瓶冰冻啤酒下肚,一身的疲惫完全消散。离开大排档,就近寻个旅店住下。
第二天 山路初体验
不知夜里何时下起了雨。第二天清晨,雨停了,吃过早饭,雨又落了下来。买好路上的补给和雨衣,雨又下大了。只好在加油站稍作 休整,看看天,好像雨没有要停的意思,我就穿上雨衣,钻进了雨里。今天的目的地是150公里外的铜陵市。雨一直下,不久,在路边我邂逅了小时候就熟悉但一直未碰面的江淮汽车厂。他比我想象中小多了,没有开阔的大门,也没有高大的厂房,只有匆匆一瞥。目送江淮汽车厂远去,雨愈下愈大,眼镜片上雨水如注,前面白茫茫一片。慢慢地,脚下的路高出了两边的地面,第一次走在这样的路上。远处是大片的蔬菜瓜果棚,感觉省城合肥就是不一样,种个蔬菜都是满满的科技感。(十年前,大棚蔬菜很少,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很普遍。)一路前行,直到下午两点多,早已饥肠辘辘 , 终于到了第一个镇子——三河镇。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三河镇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景点。在桥上拍了照,向老街望几眼,我们便离开了,此时,再美的景色也敌不过一顿饭。就在路口,我们找了一家餐馆坐了下来,点了几个当地的特色菜,米饭老板随便吃,最后吃得(用荚如的话说)每个盘子都跟狗舔的似的,这里有照片为证。之所以吃的如此干净,一是因为菜做的确实好吃,这里是荚如的老家,他推荐的餐馆能差吗?二是此时大家实在是太累太饿了,经过近四个小时的不间断骑行,大家早已饿的前心贴后心了。我发现其实这个时候是最能体会食物的甘美的。
再出发时已是下午3点。下面的路开始出现了长长的上坡和下坡。下面的骑行和前面的完全不一样。这里先是上坡,上坡的时候,车子蹬着很重,只好一点一点地换小档,使力臂变大,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终于坚持骑到了上面。当望着前面长长的下坡时,心中充满了无限遐想。稍作准备后,迅速把车子调到最高档,腿部用力,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车越来越快,。最后,人与车子就像驾着风一样飞驰,看看车把上的速度表,快接近50码了。这之前30多年骑自行从来没有骑这么快过,想想就莫名的兴奋。不知什么时候,脚下的脚镫子越蹬越重,原来不知什么时候脚下的路已经由下坡变成了上坡。然后,车子的档由大档变成了小档。最后再坚持一段,又到了顶部,接着又是一段快乐的下坡时光,听荚如说丘陵地区的路都是这样的。整个下午就这样不断讲述着上坡下坡的故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总是不断地经历着起起落落。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到了晚上8点,天已经黑了,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叫。铜陵还有一百多里,不能停下。于是,把早晨出发时买的小糖与火腿肠全拿了出来。吃了几根火腿肠,四个人立刻又满血复活。不久,疲惫再一次像潮水般涌来,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在一小镇停下。稍适休息,又继续赶路。路上人很少,身体越来越难以支撑,看看时间已经十点多了,终于看见了一座桥。这次骑行的工程师———荚如(大家习惯称“荚工”)报告大家一个喜讯,铜陵快到了,这句话并没有带给大家太多的力量,也许是大家早已太累了。走着走着,脚下的路突然和一条高速合二为一,我说:“骑自行车上高速这还是人生第一次,但不知这样会不会违反交通规则?”大家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高速上,我们四个人只能靠在最右边走,慢慢地前面出现了一座桥的影子,灯光照亮了整个天空,荚如说:
“铜陵到了,前面就是长江上的铜陵大桥。”
果然,不久我们上了引桥。这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唯一的过江通道,只能把国道并入高速,所以,我们才有机会骑着自行车上高速。到了大桥中间,我们停了下来仔细看,这是一座修建不久的斜拉锁过江大桥,桥上远望的一条条的“钢丝”有碗口那么粗。”钢丝”之间平行,像一把巨型竖琴直入云霄。江面开阔,烟雾缭绕,远处停靠着几艘货船,三四层楼那么高。我们不由得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和大桥来了几张合影,然后骑上车子离开了。骑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样子才下桥,这座桥大概有三四公里长。
桥这边就是铜陵,下了桥首先是一个长长的坡,路面很宽。骑到坡的尽头,已经是23点左右,好久才寻到一家餐馆。进了餐馆,大家往桌子上一趴,都不愿意点菜,只想一直趴着。菜还没有上来,一人先吹了一瓶啤酒,吃了饭,向市区走去。没走多久,刘伟说他的车爆胎了。大家一听心想:胎爆得真不是时候,但转念又一想:反正已经很晚了,再晚一会也无所谓,因为已经到市区了,无论如何今晚也不会在野外露宿的。此时路上没有一个人,荚如就拿出补胎工具,在路中间补了起来,一小会儿胎补好了,我们继续往里走。借着暗淡的灯光,看到路旁的建筑有点旧,看样子这是老城区。很快找了一家宾馆,没有讨价还价就决定住下了。现在大家只想立刻找个地方住下,好好休息一下。进入大厅后,我们把车子搬进了二楼的房间,以防万一。洗澡时,感到大腿根部火辣辣的疼,不能碰。借着手机摄像头看到,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大腿的根部已经磨出了许多水泡,只要轻轻地碰一下就钻心的痛。只好慢慢地洗好澡后又爬上了床。回顾第一天的骑行,从合肥到铜陵,从早晨九点出发,到晚上12点,到达宾馆,夜里一点才睡下(痛得睡不着),全程160公里左右,一半是丘陵地区的起伏路,大部分情景刻骨铭心。最后一致决定第二天修正半天。一夜无梦。
第三天 夜宿木镇镇
第二天醒来时,已是中午11点。洗了脸,穿好衣服,就在楼下找了家餐馆吃了饭。大家一致同意今天在铜陵休整半天,因为昨天干的太猛了。吃过饭,先在附近的捷安特山地车专卖店转了一圈,自从喜欢上自行车运动后,几个人就对山地自行车有了特深的感情,今天碰到这么大的一个山地自行车专卖店,当然要到里面看看啦,捷安特自行车的配件做工精细,当然价格也很贵。从专卖店出来后,在当地一位骑友的带领下,我们在铜陵市转了一圈。铜陵是一个不大的,有一定历史的城市,经济以开采加工铜为主。最后来到渡江战役纪念碑,站在上面远眺江面,烟波浩渺,仿佛听到当年“轰隆隆”的炮声。
下午5点多,铜陵骑友一直把我们送出铜陵市区,大家心里十分感谢骑友的热情招待。
出了铜陵市,一路前行,从这里开始才算真正进入山区,这里的山也不是很高。下一个目的地是佛教圣山-----九华山,但看到天色渐晚,知道今晚肯定是到不了啦,打算晚上走到哪个镇上就在哪个镇上过夜。大约骑到晚上九点左右点多,四周已经完全黑了,终于来到一个叫“木镇”的集镇,大家决定今晚就住在这里。找了一家旅店,问了价格,老板说一夜才15元。想到和县城或市里七八十,一百多的房价相比确实太便宜啦。另外,房价这么便宜,饭菜肯定也不贵,今晚要放开肚子,好好吃一顿。于是,立刻决定今晚就住这家了。大家把行李从车上取下,放到房间,然后去洗澡。只有一个公共淋浴,我们四个一替一个洗,热水器时冷时热,大多数时候是凉凉的,凑合可以用。
洗好澡后,我们出来点菜,开始问了两个素材的价格,确实比城里的低,心想饭菜便宜,今天骑车子很累,最后又点了一个鱼。吃好后,结账时一算300多块钱,比中午铜陵市的那顿还贵许多。四人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这里房价是乡镇级别的,菜价却比市级的还高。为什么?我们让老板再算一遍,原来所有菜价都正常,问题就出在最后那条当时没有问价格的鱼。老板说这条鱼是当地产量很小的一种鱼,所以仅这一条鱼就一百多了。我想,虽然价格是赫赫有名的鲈鱼的几倍,但是刚才吃的时候,确实没有吃出这条鱼的特别之处。回到房间后,四人达成一致意见,从今以后,再吃饭一定要先问菜价,而且必须是从第一个问到最后一个,这样即便贵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我的房间大概不到10平米。床的对面有一个小木窗,这是房间里唯一的窗户,估计窗户很少打开,对面是一堵墙,又不向阳,所以,房子里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霉味。或许会有人说,这环境也太差了,怎么可以睡人呢?我和荚如都认为:好歹都是睡一夜,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体验呢?窗外小雨滴滴嗒嗒,这时,我莫名想到了一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伴着电视的声音,我们俩一会就酣然入梦。
第四天 佛教圣山———九华山
第二天早晨七点钟左右,出了旅店,在镇上的一家早餐店里吃了早餐,我们就上路了。骑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左右,我们惊异地发现路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像公交车站一样的亭子,地面的草地仿佛被人工修建过,慢慢地终于明白了:原来这里快靠近旅游景点九华山了,所以,环境越来越像景区。就像戏剧中的序幕部分,只是感觉这序幕有点长。又走了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了一个又长又直的下坡,心中有股莫名的兴奋,大家决定好好享受这个长坡,顺便看一看到底最快能骑多快。于是,每个人都尽全力蹬车,借着下坡,车速越来越快,我瞥了一眼车把上的速度表,数字由40跳到50,然后由跳到60,最后跳到67时,我不敢再用力觉此时此时就像飞一样,耳畔只有“呼呼”的风声,担心轮子轧着一个小石子就会让自己飞出去。车速慢慢变成正常,但是,65公里的时速成了我了至今为止最高的自行车速度。
又骑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一个叫"青阳"的县城,说是县城不如说是一个镇,因为它太小啦。一进入县城,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里。多好听的名字啊!“青”是四周小山的颜色,“阳”是温暖,明净的意思。小镇的中心是一条小河,河的右岸边是一条街,街上有几家小商店,其中最多的是卖吃的,还又几家卖生活用品的。我觉得这里的人最幸福,这里没有摩天大楼,没有匆匆忙忙上班的人流,有青山,有绿水,还有那路边的各类的小商店。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快节奏,没有自我的迷失,但生活所需的一切都可以得到。想一想,每天早晨八九点钟醒来,迎着晨曦到山里采摘各种野菜和药材,傍晚踏着夕阳归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静好。告别青阳时,我们一致认为,将来退休后,到这里养老是最好的选择。
离开青阳,继续赶路。中午时,我们终于到了宗教名山-----九华山。看到路边一家饭店,就决定吃了饭顺便打听一下情况再做打算。老板娘告诉我们,最好吃好饭后,下午去爬山,然后晚上还住在这里,我们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吃过饭后,我们骑着车子上山了,按规定是不允许骑车子上山的,我们转了几个弯才绕过检查进入景区。山路很陡,有时换挡也骑不上去,只能下来推着走。看着都挺吓人的,真不知道车是怎么开上去的。到了半山腰,看到了一座寺院。到里面转了转,发现一个小和尚,年龄不过20岁左右。据本人说,他还有类似大学的佛学学历呢!看样子和尚也不是谁想当就想当。
拍和僧人拍了两张照片,我们决定就此下山,因为再往上就要收门票了,而且也不让骑自行车上去。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去景点爬山,而是到处走走看看。时间有限,如果不抓紧可能很难到达目的地------黄山。下到山下时,天色已黑,我们就在吃饭的那家宾馆住下。房间费不贵,有独立卫生间,带空调才50元,这么便宜估计与此时是旅游淡季有关。
第五天 太平湖遐想
第二天早晨就在宾馆吃了早餐,临走时,热情的老板娘还和我们拍了照片,留个纪念。今天要去的是黄山北边的太平湖,一路上几乎看不到车和人,虽然路很好,但仿佛这里已被大家遗忘。国才和刘伟走在前面,我和荚如走在后边。一会儿,荚如说:
“我车子的变速有点问题,需要调一调。”
于是大家停了下来下来。荚如开始调起了他的变速。国才开玩笑地说:“就怕荚如拿工具,他工具一拿至少半个小时。”都说荚如是个能人,虽然是体育专业毕业,但是摄影,音响,电脑,其它修理样样精通。果然被国才说中了,等到荚如调好的时候,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了。
“这次调的不太理想,如果不是怕影响大家赶路,还要再调一会。”他说。
四个人骑上车子继续赶路,一会儿,看到路边有一块西瓜地。抬头看看天已经很热了,感觉也渴了,大家一致同意下来买个西瓜,吃了解解渴再走。这里的瓜不是最近几年较多的小西瓜,而是家里二三十年前普遍存在,后来完全绝迹的沙瓤西瓜,个头很大,一个有十好斤重,真没有想到今天居然在这里还能吃到这种西瓜。从瓜农哪里买好好两个后,在路边找个地方就开吃了。连刀都不用,一拳下去,西瓜裂成几半,每人拿起一块就大口大口吃起来,山里的西瓜就是不一样,又甜又脆还解渴。吃了瓜再骑上车子,感觉力气大了许多,车速也变快了。
骑了很长时间,前面忽然出现一个湖,看到湖中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眼前是几根泛黄的芦苇,远处湖面水波粼粼,水面上有许多席状东西,估计是捕鱼的网。三两叶小舟停靠在远处。群山巍峨,云雾缭绕弄。继续往前走,到了太平湖码头。这时才知道我们已经到了太平湖。记得我上一次来时大概是十年前,那一次是跟团来的,印象最深的是坐船到了一个湖中的岛上,岛上有介绍制陶过程的设备,自己也可以体验一下制陶的感受。然后去了一个小岛,岛上养了许多野生的猴子,走时猴子会跟着你,极个别胆大的还敢抢你手中的东西,不知现在这些还有没有。看了介绍才知道,黄山太平湖是冰川时期地壳运动形成的天然湖,湖水很深。据说最深的地方达一百多米,湖中生长着丰富的鱼类,湖边有当地的渔民,也有爱垂钓的人士。喜欢骑行的会绕湖骑行一周,湖中窄的地方近在咫尺,远的地方烟波浩渺,一望无际,。国才开玩笑说:“不知水底是否有水怪?”也许有吧,一百多米在陆地上不算什么,可是在湖底却很少,下面可以藏着许多许多秘密,几十万年来,从来没有人到过哪里。
稍作停留,我们离开太平湖,到了太平湖镇。这是个很小的镇子,南方的镇子绝没有像家里的乡镇那样熙熙攘攘的。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见到一两个人,感觉既干净又轻松。找了一个看着还不错的餐馆,我们走了进去坐下。点菜时还特意点了一条太平湖的鱼,想尝一尝太平湖里的鱼到底啥滋味儿。吃过饭外边正热,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便上路了。不久路变得陡峭,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尤其是下坡,沿着山路一直往下面降,感觉仿佛行走在太平湖底那个水层面。有一种几万年来地心深处秘密第一次被发现的兴奋。一会儿,我们在半山腰行走,下面河水“哗哗”流地着,不知这么多的水从何而来,又将流向何方。一会儿,从居民屋前穿过,红色的砖墙讲述着这与四周大山相比微不足道的历史。
色渐晚,我们到了黄山区。整个街上到处是卖茶叶的,原来看似高不可攀的太平猴魁,现在随处可见,如此亲切。看着这么多的产业,一瞬间有一种回去开一家茶行的冲动。很快就在茶市场的旁边找好宾馆,洗好澡,换好衣服,穿着拖鞋,出了宾馆。找了一家大排档坐下,几瓶啤酒下肚,一天的疲劳全无,吃过饭,漫步在街头,凉风习习,能行走在这里,也不枉我们骑行千里。街上人不是很多,大多商店是卖当地特产的,还有旅游纪念品,有一家卖户外用品店的吸引了我们,走进一看,买的是旅游用品。只有刘伟买了一件速干衬衫,没有想到后边可派上大用场了。出了店,回宾馆休息。
第六天 夜翻羊栈岭
第二天早晨吃了早餐,就往黄山北门赶去。不久,天空飘起了小雨,我们就在雨中骑行。大概骑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一个石牌,很简陋,上面写着“黄山北门”拍了照片,我们就走了。因为我们今天的计划可不是去爬黄山,这里只是其中一站。虽如此,还是有有些遗憾,因为虽然到了黄山北门,可是四周白茫茫一片,连山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怎么能说是到了黄山呢?四人向西骑行。刚走不久,突然左边出现了一座小山,接着又出了一座大山,随着乌云慢慢散去,东边,南边,整个天空都被一座座大山占满,仿佛要随时倒下,让人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原来,刚才高峻的黄山被云遮盖了起来,为了不让我们遗憾,她们及时掀开了这条白色面纱,让我们一睹她的芳容。我们立刻停下下来,拍照留念,感叹不虚此行。
骑上车子,四人继续向西。这里没有高高低低的山路,仿佛行走在大山的怀抱里,眼前是几户山里人家,看样子他们去一趟城里确实不容易。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前面还有多少山?山的那边是什么?想到今晚在哪里住宿,向一位路人打听才知道,前面镇上有旅店住。于是,大家决定今天的目标是晚上在黄山的西门住下。继续往前走,往右前方的岔路望去,看到在树影的掩映下有一两间房子。我心里暗暗想,除了这家外,不知旁边还有多少人。再往前走,眺望远处山谷中散落着的几户人家,虽然这里和外面的繁华世界只隔几座山,但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如此寂静,真羡慕他们,不必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上班,晚上也不必加班到十一二点,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在。
大概七点多,终于到了黄山西门旁边的小镇--------焦村镇。镇子不大,沿着路两边有几户人家,到前边问了一个当地人才知道,镇上的旅社已经住满,走几步再问一个人,还是说住满了。当地山民告诉我们,现在只能先爬近40公里的山路,而且全部都是上坡,到达羊栈岭隧道,然后再走10公里,全是下坡,就到宏村了。到了宏村,那里有吃的有住的。
我们不确定今晚能否到达宏村。但转念一想,与其在这里露宿街头,不如试试看。连续骑行自行车上坡40公里,从未试过,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最终定下来了,爬山开始。刚开始还不是很陡,不久,看见一群小朋友站在路边,当从他们的身边经过时,几个小孩对我们不停地喊
“哈喽!”
我困惑他们为什么这样对我们这样喊。第二天到黟县时才知道,原来这里每年都举行国际山地车赛,届时会邀请很多国际自行车选手,由于我们戴着头盔和骑行墨镜,骑着山地车,所以那些小孩都把我们当成外国友人了,而最难的一段赛道就是我们今晚要走的近40公里连续上坡。山路越来越陡,每天半个小时,我们不得不休息一会儿,天渐渐黑了,整个路上几个小时不见一个路人,仿佛整个世界只有我们四个人。打开车灯继续前行,突然前面路旁出现一片紫色的光,正在我们困惑时,生长在南方山区的荚如告诉我们那是萤火虫。这真的是萤火虫吗?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早就想看看萤火虫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想到今天能在这里遇见。4个人下了车子,想走近看一看这可爱的精灵,可当快要接近的时候,紫色的光不见了。当我们走远时,又亮了起来。也许是他们害羞,当我们接近时,他们赶快藏了起来。不得不走了,因为我们不想在这里露宿。我想几捉只只萤火虫带回去给儿子玩,但又怕路上他们遭遇不测,只好放弃了,只带走了美好的回忆。
再往前走,四周一片漆黑。左边是山,右边是峡谷,下面是一条河,“哗哗”的流水声和我们一路相伴。我们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长,也不知道通向哪里,仿佛这里从来没有人来过。大家都已经饿了,也骑不动了,于是拿出了包里带的火腿肠,吃了几个。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往前走,路越来越陡,骑不动时,我们就下来推着车子走,就这样骑一小段,下来走一段,然后再骑一段。突然发现路边有一盏红灯,旁边是一间房子,屋里还亮着灯。有一条小溪从门前流过。不知屋里是否有人,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家住在这里在这里,一家人住在这里安全吗?屋里的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怀着疑惑继续赶路。
过了一段时间,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起来。大家停了下来,把仅有的两根火腿肠拿出来,吃完了,又喝了几口热水,这时才发现壶里的热水也喝完了,可以说这时我们已经真的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又骑了一段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刘伟的车子第2次爆胎。本来大家就怀疑今天晚上要在山野露宿,此时更坚定了这种想法。荚工拿出了补胎工具,立刻开始工作。后面刘伟车子又爆了三次胎,为什么老是他的车子爆胎?关于这个问题他自己的解释是“我比你们多背了一袋子粮食,(他的体重比我们重三十斤左右)所以,我们的车子才会经常爆胎。”对于他的解释,我们并不赞同,荚如的分析是:他的车胎是竞赛车胎,价格更高,车胎更薄,再加上他故意不把车胎打满,怕爆胎,所以才会多次爆胎。而我们三个的车胎只是普通车胎,几天来,却一次都没有爆过胎,真是奇怪。
一会儿,车胎补好,我们继续赶路。此时,我和国才体力好一点,走在前面一点。大家都在抱怨:不知走到天明能否到达目的地,也许今晚只能在这山上过夜了。突然后面传来了刘伟的声音:
“哎,我不走啦!”
我俩赶紧赶了过去,只见他车子倒在路中间,人躺在旁边。
“你们要走,你们走吧!反正我是不走了,走不动了,你们三个如果把我丢在这里,回去之后,看你们三个怎么向我的媳妇交代。”
听了他的话,我们三个都笑了,原来是骑孬了。于是大家决定好好休息一会儿再走。其实,骑到这个时候,不仅是刘伟,连我们三个也累得早已走不动了,都是在苦苦地撑着。可能是我们三个年龄比他小,身体比他轻,所以,第一个“倒下”的是他。等到休息的差不多了,接着赶路,不想骑了,我们就推着车子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荚如在前面突然喊道:“看,那是什么?”顺着他的灯光,我们看到了前面的上方有几个字“羊栈岭隧道” 这就是晚上说的我们最难的一
个目标。没有想到这么难的羊栈岭隧道,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其实,生活有时就像这爬山,即使遇到了再大的困难,只要一直坚持,别放弃,再大的困难都可以战胜。
在隧道前拍照留念后,继续向前走。下面距今天要住宿地方----宏村还有大约10公里,但下面全部都是下坡,坡的尽头就是宏村。这里的山路很陡,我们一点都不用用力骑,车速越来越快,我们紧握车把,手指放在刹车上,两眼注视前方。当车子过快有失控的危险时,我们就稍稍用力握刹车,让车子慢一点:当车速有点慢时,我们再松刹车,车子又变得越来越快,周而复始。就这样,我们四个人和四辆自行车在山路上飞驰,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一会儿,便从山顶飞到了宏村。
这里和山上完全不一样。虽然已是10点多了,但四周依然熙熙攘攘哪,卖各种工艺品的小摊摆满了路两边,来来往往的游人走不动,就像小时候正月十五看灯会。招揽住宿的人举着小牌子不时走过来。我们还看到了“青年旅社”的影子,据说这样的旅店设施简单,价格超便宜,里面大部分住的都是青年学生。他们没有钱,热爱旅游,崇尚自然,简单的生活。这种旅店一般都在著名的景点才会有,一般的景区即使建了,也很少有人住。荚如说:“我四个人骑着自行车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感觉和那些穷游的学生差不多,今晚住在这里正合适。”“还可以找会当大学的感觉。”我接着说。“再走走看看吧。”刘伟劝道。
我们继续向前走,一个举牌的走过来说:“到我们家住吧,我们家在宏村景区里面,房间价格也不高,今晚住我们家,明天就直接去景区,可以省一张一百多块钱的景区门票。想到明天早晨一睁开眼就可以看到宏村的美景,我们就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
跟着他进了村儿,东转西转,最后我们来到一个有两层楼的院子,这是一个具有古建筑风格的院落。我们住在了一楼的两个房间。点菜时,主人告诉我们有野猪肉,问我们要不要尝一尝,一听有野猪肉吃,我们来了精神。当主人告诉我们80块钱一斤时,我们立刻表示对野猪肉不感兴趣。吃过饭后上床睡觉,很快进入梦乡。
第七天 水墨宏村
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已是七点钟,洗漱收拾好后,和老板聊了起来。“这房子都是老屋吗?”国才问。
“这是新盖的,后面是老屋。”
我们几个绕到了房子的后边,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趴在旧桌子上写字。整个房子是由几根木柱子撑起来的,房梁上,桌子腿上还雕刻着各种图案。能工巧匠的智慧穿越几百年的岁月,无情的岁月掩藏不住昔日的繁华。我想:几百年前,房子的主人在盖这所房子时一定没有少耗费精力与金钱,当房子盖好时,一定会赢得左邻右舍的艳羡。和主人说好了车子和行李先放在这里,等在村里游览完后再来取车子和行李。这里到处都是窄窄的巷子,远处是灰瓦白墙,房子顶上是尖尖的挑檐。走不多远,看见一个卖油炸饼的,外边炸得黄澄澄的,里面放着干脆雪菜,谁能挡得住这美味的诱惑呢?而且,我们早已达成共识,人生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于是买了四个饼子和四个油饺,赶紧咬一口,宏村的特色小吃就是不一样。 正当我们吃得开心,突然刘伟把饼子拿了过来,说他发现了问题。原来他吃的那个饼子里面都已经发霉了,于是转回头找卖饼的人去。旁边还有两个人正在买饼,刘伟把人叫到一边将情况一说,老大娘说她的饼子不可能是霉的。但当她意识到旁边还有人正在买饼子时,立刻换了两块刚炸好的饼子。想到老人也不容易,我们把刚才剩的两只饼子换了后,也没说啥就走了。
此时,宏村的房前屋后已经挤满了有人,很导游在向游客介绍着各个景点的特点和历史故事,我们赶紧跟着一个导游走。经导游介绍才知道,宏村是汪姓宗族聚居的古村落,始建于公元1131年,至今已有880余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31),六十六世祖汪彦济举家来到雷岗山下,买下戴氏田地、山场,盖十三间房,取名弘村,意为“含弘光大”、“勋业弘茂”。从此,弘村开始了漫长的建设与完善过程。山上有一条河流到村里,然后流经每家每户,村里的人就在这池中洗菜洗衣,而且一年四季水位不变,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这些规模宏大,做工精细的建筑都是古代的大官或者大商人建造的,他们能躲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浩劫实属不易,估计与它深藏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有很大关系。最著名的建筑是“承德堂”和“树人堂”,这两座建筑的主人一官一商,建筑达到了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家正屋上面的一根木梁,上面雕刻了几百个木人,每一个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个个惟妙惟肖。听导游说当年这是几名工匠花花费几年的心血才雕刻完成的。这是怎样的专注!让人看了不得不心生敬意。
在古村落的中心有一个很大的水塘,水塘的旁边是汪氏宗祠,里边供奉着汪氏的历代先人。两边挂着本族内已故的历代名人,非富即贵。这里是族人偶尔开会讨论族内大事的地方,平时是族内孩子学习的地方。我想:这些孩子每天看着这些先人读书时,一定会想到将来我也要把自在的像挂在这里,这是多么大的学习动力啊!怪不得很多名人都出在偏远的山区,估计与这里普遍的祠堂文化有关。在村最东边,我们发现一群学生支起画夹专注写生,灰瓦白墙,这里是写生的最好地方。游览结束,回到了所住的旅馆,推上车子出了宏村。望着村头的那棵千年古树渐渐远去,宏村也慢慢模糊。
中午时,我们来到了黟县县城,县城不大,但是却有几家山地车店。听说这里每年都举办各种山地车赛事,其中一段赛道就是我们昨天爬过的山路。一会儿就出了县城,真的好小啊!这就是皖南的县城,都是那么小巧玲珑。天突然晴了,看到前面有一片空地,大家决定休息一下,顺便把包里未干的衣服晾一晾。停好车子,从包里拿出了衣服,有的挂在车把上,放不下的就铺在地上。几个人躺在一边休息起来。出来这几天每天都是阴雨天,所以,虽然这次骑行选择在酷热的夏天,但却没有骄阳炙烤之苦。但苦恼的是洗的衣服没有地方晒,每天只能穿着潮湿的衣服,还有一点黏黏的,有时还散发着一股馊味,不是很爽。无意中发现不远的地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西递山地车专业赛道出口”,下面写着一行小字“禁止逆向行驶,闲人免进”,下面是一条不到一米宽的羊肠小道,而且都是土路,两边长的是高高的玉米,真没想到在这里会偶遇到山地车比赛专业赛道,更没想到山地车专业赛道会这么寒碜。
用手机查了一下,意外地发现著名的古村落-----西递就在附近,别的地方的河水大都是向东流的,可是这里的河水却是向西流的。除此之外,西递和宏村差不多,既然刚去过宏村,就决定不再去西递了。休息好后继续赶路,还没有晾干的衣服就挂在车把上继续晾。这里的路很好,车速很快。天渐渐暗了下来,看看距离黄山南门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就找了一家叫“黄山华东酒家”的旅店住了下来。
由于这是在距黄山有一段距离的小镇上,房价和菜价都很便宜。吃了饭,徐大师(徐国才)来到外边打起了他的太极拳,国才喜欢太极拳,曾到外边向名师学习过,只要有时间,他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打太极拳,
这几天骑行他也没有间断。看到国才打太极拳,荚如也学他的模样比划了起来。
第八天 屯溪老街
第二天早晨醒来,发现徐大师不在房间里。走到外边才发现他正在打太极拳。山里的早晨,空气格外清新。右边不远处有一座石桥,山上的溪水从桥下欢快地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远处山头云雾缭绕,耳边不时传来几声鸟鸣,此时此刻,感觉心情特舒畅。老板听说我们想吃馒头,骑着摩托跑到镇上给我们买回了馒头,馒头吃起来又软,又香,又甜。再配着南方的自己腌制的咸菜,这顿早餐吃得营养,清新,爽口。“你知道这里的馒头为什么这么好吃吗?因为南方人大都不会做馒头,所以,会做馒头的都是专门学过的。”南方人荚如好像看出了我们心中的疑惑,赶紧给我们解释。吃完早餐,整理好行装,我们又上路了。
骑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黄山的南门。南门和北门完全不同,只见眼前是高峻的黄山拔地而起,上面黄色的山体裸露在外边,为黄山增添了一份力量。整个天空乌云密布,把山体衬托得更加高大。再靠近一些,路中间立着一个带尖尖的飞檐的牌坊,牌坊上面中间书写着“黄山”二字。旁边立着一个蓝色的卡通吉祥物,右边立着两块巨石,一块上面刻着“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黄山”几个红色打字,另一块刻着上面画着5个“A”,下面写着“国家级旅游景区”几个黑色大字。
过了牌楼,路越来越陡,我们开始骑着自行车爬山。转了几个弯, 看到路边一座独栋楼,到近处才知道,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楼。当年,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到黄山游览时就是在这里接见各地领导的。里面至今还保持着当年物品的摆放样子,一切物品都还在,可是小平同志早已不在了。再往上走,到了慈光阁,这里是检查门票的地方,再往上去就要买门票了,而且再往上都是台阶,自行车是无法骑的,所以,我们今天只能到这里。正准备往下走,刘伟突然说:“我的车子爆胎了。”这个胎爆的有点蹊跷,刚才车子停在那里没有骑怎么会爆的胎呢?不管怎样,既然已经爆胎了,就抓紧时间补吧。于是,荚工就在旁边敞亮的地方,支起车子,拿出工具,开工了。照
片记下了难忘的一幕:国才扶着车子,刘伟仔细检查爆胎的位置,带着骑行墨镜的荚工一手检查外胎是否还有扎破的地方,另一只手伸过来给我们看,只见四只手指头被内胎染黑了,真没有想到内胎磨那么严重。
一会胎补好了,我们继续向山下走去。走了半个多小时,刘伟突然说:“我的车子又爆胎了。”走近一看,果然又爆胎了。补胎工作立刻展开,不到一个小时爆胎两次,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有点诡异,于是,拍了一段视频留个材料。
出了黄山南门,下一个目标黄山市。不知是归家心切,还是下坡,亦或是骑了几天的山路,腿脚变有力了,一路上都是二十五码以上,有时甚至到了二十八九码,而且感觉很轻松。过了休宁县,不久便到了黄山市。到阜阳的火车是明天早晨的,买好票,吃了晚饭后,我们来到了屯溪老街。记得小时候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屯溪的名字,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再也听不到屯溪了,今天再知道原来“屯溪市”早改成”黄山市“了。路两边都是新盖的仿古建筑,里面出售各种各样的纪念品。价格虚头也很大,别管要多少,最后只要给钱就卖,绝不让你空手而归,大家各自给孩子和妻子买了一些纪念品。
离开老街时,看看距明天早晨的火车还有六七个小时,所以开了两个房间休息一下。第二天早晨六点多我们就起床了,吃了早餐就赶往火车站。把车子拆开放在装车包里,坐在大厅静静等待。这时几个老外走了过去,心想:黄山虽小,但国际旅游城市就是和一般的城市不一样。
上了火车,一会儿,只见火车在群山间飞驰。大家都不说话,望着窗外移动的风景,只希望火车再快一点,再快一点。虽然离开家只是八九天,但感觉好像离开家很久很久了。从来没有哪个时候像此时一样强烈地想家。下午三点多,火车到阜阳车站,出了车站,雨下得正大,但这些都挡不住我们归家的脚步。阜阳到太和的105国道路面已被超载货车轧得到处是坑坑洼洼。突然我的车轮滑到了断裂的路缝中,车子瞬间失去了平衡,我紧握车把,车子在晃了几下后,还好又恢复了平衡。如果刚才车子失去控制,我一定摔得很惨,现在回想心中还有些后怕。
到了太和县城后,大家一致决定不在一起吃晚饭了,立刻回家。我回到家时快八点了,天已黑,儿子还没有睡,正等着我给他买的礼物呢!当拿到我给他买的礼物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看到眼前的情形,心里想:幸亏回来之前买了礼物,否则,此时怎好意思面对那双期盼的眼神。妻子看到我给她买的手镯也很开心。
骑行不仅让我欣赏了绝美山水,更让我领悟到:原来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