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心的回忆录,读完一本书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
读木心的回忆录,读完一本书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再次申明:以下观点,均为本人浅见。系列的开始并不是从《文学回忆录》第一讲开始,而是从我今天读的地方开始。我也会记录读的时间,如果你有耐心看完,那么谢谢你。反观这本《文学回忆录》,我已经浅读了五分之一,每天读一点,有懂得地方,也有不懂的地方。《文学回忆录 》封面我将写一个系列,关于读书的系列,有错误请你们指正,有值得讨论的,也希望你们在评论区留言。
读这本书是源于木心先生的《从前慢》。
从前的日子很慢,慢到人们只用书信交流,慢到,你锁了,便是一辈子。
木心先生
木心的美,我无法全部了解。他是伟大的,是永垂不朽的。
反观这本《文学回忆录》,我已经浅读了五分之一,每天读一点,有懂得地方,也有不懂的地方。
《文学回忆录 》封面
我将写一个系列,关于读书的系列,有错误请你们指正,有值得讨论的,也希望你们在评论区留言。
系列的开始并不是从《文学回忆录》第一讲开始,而是从我今天读的地方开始。我也会记录读的时间,如果你有耐心看完,那么谢谢你。
再次申明:以下观点,均为本人浅见。
《诗经》中的情爱
今天读到第十一讲——《诗经续谈》。
木心的观点:孔子是聪明的,他比以后的儒学家都聪明。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又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中的诗为《诗经》,诗经有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作为儒家经典,后世的人皆读过。
《诗经》封面
认识《诗经》,是从语文课本开始的,作为必读必背的课文,当时的我必须要背得滚瓜烂熟。印象最深的有二,其一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二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恰好。这两句,在《文学回忆录》中均有出现。
诗经中有喜,当然也有悲。
《卫风·氓》就是一个悲剧故事。
氓是男子的意思。他早期追求一女子,女子家人不同意。其中说到: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情投意合
二人情投意合,当然将爱情进行到底。经过一番努力,二人成婚。可天下哪有一如既往的爱情,哪有一尘不变的真心?
“三岁食贫”是女子遭遇,反观男子却是“士也罔极”。
除了夫君的变脸,接踵而至的却是娘家人的冷嘲热讽。兄弟姐妹的讥笑,令女子心痛不已。可又能怎么办呢?只好“亦已焉哉”。
女子的命运是悲剧,男子的命运也是悲剧。在成婚后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我不得而知,联想到现代生活,这种命运的轮回依旧在上演。“家暴”,便是极具代表的一个词。
女子落泪(配图不准确,勿怪)
我们是幸运的,结婚后的生活不幸福,可以选择离婚。可古代的伦理,并不支持女子这样做。有路走往往是比没路走好多了。
《诗经》中的忧愁读了《文学回忆录》,才知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是出自《诗经》。
这句来自大夫的感叹,不得不让人忧愁。
“见宗庙宫室平为地,遍种黍稷,彷徨感叹”
这是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中的原话。
记住:国破山河在
历史上,国破家亡的场景何其之多。唐朝郭子仪、南宋文天祥、明朝袁崇焕、现代的彭大将军等等,那些历史上的名将无一不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都应珍惜。
对于《诗经》的看法《诗经》伟大,木心先生宁愿要三百首抒情诗,也不要史诗。
《文学回忆录》中没有收录全部的三百零五篇,节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来供我们欣赏。
我无法把《诗经》理解的通透,甚至连皮毛都不敢说。
木心先生的意思是儒家把《诗经》弄得教条了,本来自由的东西被拴上了锁链,另一方面又因为这个得到了传承。
才疏学浅的我深感后者说的在理,《诗经》美就美在传承,一本书有人读才有了灵魂。尽管,现在捧起《诗经》的人不多,但也传承了2000多年。其中的“美”和“不美”,尽有后人评判吧!
配图或许不准确,各位也不要责怪,请理解。
呼应开头:如果你有别的想法,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你。
今天是【读完一本书】的第一天,拿起书本,一起阅读啦!
拿起一本书,阅读吧
申明:图片源于网络,文字部分节选《文学回忆录》,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