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天温岭天气预报(夏天还在作最后挣扎)
未来10天温岭天气预报(夏天还在作最后挣扎)有人说,秋天爽在碧空如洗的天空。秋光清透,最纯净、最湛蓝的天空非秋莫属。秋天到来的时候,大量的雨水清洗了天空,大气中的尘埃杂质之类的微粒大量减少,从而减少了阳光穿过大气时的散失,使大气透明度大大提高。秋天的天空蔚蓝如洗,除了与太阳高度角变小有关,还得感谢冷空气。它逼着夏天一直在我们上空盘旋的暖湿空气向南撤退,不仅吹走了大气中的尘埃杂质之类的微粒,还降低了空气湿度,使得大气透明度提高,空气质量也显著提升。对于秋天,人们自然最爱用“秋高气爽”这个词来形容。那么,秋高气爽到底爽在哪儿?话说寒露节气当天,温岭的天气相当应景。早上起来凉飕飕,大家出门都会披件外套,颇有种一秒入秋的感觉。这是因为温岭受弱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小幅度的降温。本周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两头低中间高。前两日有些凉,这两天气温回升,周末开始气温持续下降。气象学意义上的入秋标准,是指立秋后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小于22℃,其首日为
都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确实,国庆假期好像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嗖”的一声就结束了。至于下一个小长假,得等到元旦了。所以,我们都要收收心,一起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工作和学习。
其实,尽管没有长假,但接下来的两个月依然还是值得期待的。稻浪翻滚似金色的海洋,翩然飘落的树叶似嬉戏的金蝶,欣然绽放的菊花在瑟瑟秋风中昂然挺立……各种关于秋季的美景都会一一出现在生活里。秋天的阳光更像水晶般透明清澈,为每一片土地每一样事物镀上温暖的味道。就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等着跟诗意的秋天撞个满怀吧!
平均气温创新低,气象入秋需等待
10月8日,进入寒露节气。寒露的意思,是这段时间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甚至已经进入冬季。长江沿岸地区最低气温可降至10℃以下,秋意渐浓。不过,华南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天。寒露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季节变化的转折点。记者从中国气象网了解到,常年寒露节气期间,我国西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大部、西藏大部、川西高原等地基本已经入冬或是即将进入冬季。而辽宁南部、华北中南部、陕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分地区在寒露节气前就已经进入秋季。然而,对于华南大部分地区来说,寒露期间气温依然不低,夏天的感觉还在延续。
话说寒露节气当天,温岭的天气相当应景。早上起来凉飕飕,大家出门都会披件外套,颇有种一秒入秋的感觉。这是因为温岭受弱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小幅度的降温。本周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两头低中间高。前两日有些凉,这两天气温回升,周末开始气温持续下降。气象学意义上的入秋标准,是指立秋后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小于22℃,其首日为入秋日。近年来,我市最早入秋是1981年9月11日,最晚入秋是2013年10月15日,我市常年的入秋时间为9月底到10月上旬。虽说寒露是秋天的节气,但是温岭依然没有入秋。
那么,本周温岭入秋有望吗?根据市气象台的数据显示,周中的升温打乱了入秋“步伐”,入秋可能还要再缓缓。10日至12日由于受弱高压控制,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最高气温有所回升,11日至12日最高气温回升至28℃,这应该是夏天最后的挣扎了。不过,周末受冷空气和19号台风“海贝思”共同影响,云系增多,气温将缓慢下降。下周一至周四,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影响,温岭还将迎来一次降温过程,最高气温将降至22℃左右,届时风力也将有所增大。随着这股冷空气的逐渐渗透,温岭下周入秋的可能性挺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近段时间,气温起伏较大,大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秋高气爽,到底爽在哪儿?
对于秋天,人们自然最爱用“秋高气爽”这个词来形容。那么,秋高气爽到底爽在哪儿?
有人说,秋天爽在碧空如洗的天空。秋光清透,最纯净、最湛蓝的天空非秋莫属。秋天到来的时候,大量的雨水清洗了天空,大气中的尘埃杂质之类的微粒大量减少,从而减少了阳光穿过大气时的散失,使大气透明度大大提高。秋天的天空蔚蓝如洗,除了与太阳高度角变小有关,还得感谢冷空气。它逼着夏天一直在我们上空盘旋的暖湿空气向南撤退,不仅吹走了大气中的尘埃杂质之类的微粒,还降低了空气湿度,使得大气透明度提高,空气质量也显著提升。
也有人说,秋天爽在天朗气清。此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形势进入季节性调整,冷空气日趋活跃,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大陆高压“接管”北方,盛行的下沉气流大大抑制了降水,水汽变少,天空自然晴朗少云。秋天还爽在“身上”。一般来说,20℃~26℃是体感较舒适的温度。秋天是由夏到冬的过渡,地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显著减少,气温刚好降到人体“舒适带”上。同时,水汽减少,人一旦出汗,清凉的偏北风一吹,汗液会很快蒸发掉,就会感觉干爽。
“秋色梦幻,数不清的色彩交织在秋明空旷之中,像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诗人笔下的秋天自然是爽在五彩斑斓。气温是影响树叶变色最重要的因素。常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我国大部分地区能达到大部分树种叶片变红的指标。在温岭,常常要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才是赏红叶的最佳时节。秋天除了枫叶的色彩之美,许多乔木到了秋天也会变色,这是因为受到低温、霜冻侵袭时,叶绿素会被破坏。
“海贝思”已升级为超强台风
今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超强台风级)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17级(5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2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360~45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50~18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100公里。预计,“海贝思”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趋向日本中南部一带沿海,对我国近海海区无影响。台风“海贝思”迅速跳级,成为了今年全球加强最快的热带气旋,目前云系遮盖面已“长大”到覆盖日本有余!最近有计划去日本或者是还未从日本回国的朋友们需注意,倘若按照现有预报,12日至13日,台风将重创日本。
秋天的台风威力相比夏季的为何有过之而无不及?气象专家表示,每年台风界的风王就是在9月至11月的“秋台风”中最多见。因为海温变化滞后于陆地,攒了一个夏天的能量,此时海温往往较高。当下“海贝思”成长的环境,便是31℃的高海温和较弱的垂直风切变,“所处环境相当好”,风眼在云图上清晰可见。“海贝思”的迅猛成长态势未停止,在超过“利奇马”和“蝴蝶”后成为今年西北太平洋的最强台风,而放眼全球范围,“海贝思”也有超过“多利安”成为今年全球“风王”的潜力。
寒露时节,品蟹正当时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天一冷,螃蟹就更肥美了。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寒露节气正是品蟹的最佳时节。
在我国,螃蟹的种类有很多,南北各地都有特色蟹。根据生长水域的不同,可简单地分为海蟹和淡水蟹。在温岭,梭子蟹便是海蟹中最常见的品种,产量高,味道鲜美。每年中秋后,梭子蟹日渐丰腴,至霜降前后,个个都脂膏盈甲,壳满肉肥,这段时间正是一年中食用梭子蟹的最佳季节。相对而言,三门的青蟹近年来颇受温岭人欢迎。所以每每秋季时分,我们就能看到大批量的三门青蟹上市,温岭也有专门售卖三门青蟹的门店,可谓人头攒动。淡水蟹中,最有名的当属“中华绒螯蟹”,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大闸蟹”。大闸蟹在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又以阳澄湖、固城湖、太湖等水域出产的大闸蟹最为著名。在温岭,最受青睐的莫过于阳澄湖大闸蟹。很多人在朋友圈吆喝售卖阳澄湖大闸蟹,确实诱人。
寒露时节以食雌蟹为佳。古人诗曰:“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意思是说,每当农历九月的时候,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而公蟹则长得慢一些,要等到农历十月以后,脂肪才逐渐堆积起来,长成蟹膏。螃蟹味美,做法也很多。明代李时珍赞云:“鲜蟹和以姜醋,侑以醇酒,嚼黄持螯,略赏风味。”蟹的传统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还可制成蟹肉狮子头、炒蟹粉、蟹粉小笼包等名菜、名点。正所谓“蟹味上桌百味淡”,螃蟹的美味自是不用多言了。值得注意的是,螃蟹属大寒,吃多了会引起腹泻、腹痛,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