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他山之石儒家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他山之石儒家 义,孕育文明新风尚 群围村还将“仁”的理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秉持“村民就是最好的设计师”的理念,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融入群众的想法,留住村庄的历史,将“仁”的思想融入设计。最终定下围绕“三气导向”的规划方向:“大气”,既让人眼前一亮,又使人印象深刻,展现乡村的气度和魅力;“土气”,既立足围垦文化特色,又留住群围村的乡村历史气息,延续村庄传统,留住乡愁根脉;“小气”,美丽乡村建设不求“高大上”。将村民的素质形象和村集体的文明形象集合起来,将个人成长与村域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价值双赢,真正做到以仁推己及人的状态。 如今的群围村已构建起“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原则,以德治为特色”的“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究该村的成功奥秘,其核心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仁,全域美丽新理念 “仁者爱人也”。在多年的村级管理中,群围村始终关心关爱村民切身利益,实行人本治理,
编者按:6月20日至23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率队赴浙江考察,深入调研浙江省儒学普及推广、实践应用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浙江是我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省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浙江各地守正创新,深耕文化沃土,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该省各地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整理刊发,以供各地参考借鉴,共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6月20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率队到浙江杭州萧山区益农镇考察调研儒学“三进三送”活动。图为考察调研团一行与浙江省儒学学会、杭州市萧山区儒学学会代表在杭州萧山区益农镇群围村合影留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位于浙江省萧山东部围垦地区的益农镇群围村,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该村深挖传统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将儒家文化融入村民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助推器的作用,推动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魅力新风采。
如今的群围村已构建起“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原则,以德治为特色”的“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究该村的成功奥秘,其核心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仁,全域美丽新理念
“仁者爱人也”。在多年的村级管理中,群围村始终关心关爱村民切身利益,实行人本治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重视关爱老人成为常态化,每年重阳节,村委都会慰问70周岁以上老人。农历新年时,60周岁以上老人都能拿到一笔“压岁钱”,即便平时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也有不同形式的慰问。由此,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村风逐步形成。
群围村还将“仁”的理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秉持“村民就是最好的设计师”的理念,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融入群众的想法,留住村庄的历史,将“仁”的思想融入设计。最终定下围绕“三气导向”的规划方向:“大气”,既让人眼前一亮,又使人印象深刻,展现乡村的气度和魅力;“土气”,既立足围垦文化特色,又留住群围村的乡村历史气息,延续村庄传统,留住乡愁根脉;“小气”,美丽乡村建设不求“高大上”。将村民的素质形象和村集体的文明形象集合起来,将个人成长与村域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价值双赢,真正做到以仁推己及人的状态。
义,孕育文明新风尚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即义气、正义、大义。群围村把“义”的文化体现在班子、党员、村民的实践中,通过“班子带领,党员认领,村民自领”为抓手,将“义”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行动中。
班子带领,展现大义。村委班子作为乡村管理的具体责任人,每个村委委员分管负责不同的大片区,每日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定期开展各类家风、庭院卫生评议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卫生标兵”和“凡人善举”。
党员认领,体现正义。鼓励全村的党员,发挥党性特质,主动划分认领任务包干区。负责自己区内的庭院卫生检查、垃圾分类检查、邻里纠纷协调、公共设施损坏上报等工作。
村民自领,实践道义。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人工智能上线,增强村民的幸福感知力,形成自愿维护好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主动管理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养护好自家周围的果树、绿化,保护好周围的公共设施,建立良好的家庭、邻里关系。
礼,丰富文化新行动
礼者,示人以曲也。家国天下是为礼。“礼”,即礼貌、礼节、礼仪。人有上下、尊卑、老幼,如果没有规矩就乱套了。
2018年,群围村成功创建五星级文化礼堂,使文化礼堂成为老百姓想去、爱去的精神家园,用文化礼堂承载起传播儒学“礼”文化的载体。
群围村文化礼堂全年面向本村村民开放,并且每月开展“学习党史”“剿灭劣V类水”等思想理论、形势政策宣讲等活动,举办“感恩母亲节”“预防登革热”等知识讲座活动,开展“应急救护”“消防安全”等技能培训。举办“儿童开蒙礼仪”“国庆升国旗仪式”“好家风评选”等礼仪活动,开展“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等民俗文化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把“礼”文化荣誉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智,多元共治新覆盖
群围村的“智”文化体现在“智慧小脑”平台建设上。该村在村庄治理上,2019年投入250多万元,对全村678户的房屋进行精确定位,并将2369名村民的人口信息与房屋相关联,通过村内的203个高清摄像头都详细标注。
该村在全区率先提出乡村智慧化、数字化管理的理念,依托视频建设和智能化应用成功打造了“智慧小脑”数字治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人、房、事的统一定位,做到村民办事不出门、问政不出门,垃圾分类智能预警,实现科技化、数字化管理村庄,开启了精细化基层治理新体系。2020年,系统累计受理并办理完毕村民反映事件52件,精细化指导垃圾分类事项120余户次,并实时掌握整村的动态,为村委及时反应、科学处置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信,长效治理新模式
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信,诚也”。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守信,反对隐瞒欺诈、伪劣假冒、弄虚作假。“信”不仅是做人的必修课,也是乡村管理的基本素质。
群围村将儒家“信”文化与长效治理相结合,创新开展“三每行动”,以“信”为立足点,激发每个村民参与庭院整治的主动性。
每天半小时,变“一户净”为“家家净”。发起“每天坚持半小时,家美村更美”庭院美化倡议书,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志愿者等力量,参与“三个一”活动,即房前屋后绕一圈,庭院道地扫一遍,花草树木养一次。截至目前,全村347户农户参与活动,占全村农户(除拆迁户和老年户外)的100%。
每月一排名,变“被动干”为“主动干”。制定“群围村美丽庭院检查实施方案”,工作组每月通过日常巡查、定期检查、智慧垃圾分类平台三方面数据相结合,并根据最终分数统计排名,公布“红黑榜”。
每年五十万,变“一时美”为“长久美”。建立“德智群围”积分考核机制,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积分制形式,从贤德家风、美丽庭院、垃圾分类等内容实行加扣分,每季积分分值予以公示,接受村民监督。积分实行一户一账,积分一年一结,积分高低是美丽家庭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通过全体干部群众的努力,群围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首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杭州市最强党支部、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荣誉。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乡村振兴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最深邃、最富有的生命体系,千百年来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思想空前活跃、竞争日益激烈、发展更加多元的当下,“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文化的精髓,更是群围村实践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法宝。在儒家“五常”文化浸润下,群围村正向着美丽幸福的中国梦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