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反复一星期,扁桃体反复发炎
扁桃体发炎反复一星期,扁桃体反复发炎体格检查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现病史16年3月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右侧腹痛,外院诊断为“心肌炎”,予保护心肌,保护肝功等治疗好转16年10月上述症状加重,外院再次拟“心肌炎” 治疗效果不佳转诊至我科,病程中患者反复出现扁桃体发炎,偶有胸闷胸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病史:
男性,13岁
主诉:阵发性胸闷伴右侧腹痛7月
2016-10-27 首次入住我院
现病史
16年3月出现活动后胸闷,伴右侧腹痛,外院诊断为“心肌炎”,予保护心肌,保护肝功等治疗好转
16年10月上述症状加重,外院再次拟“心肌炎” 治疗效果不佳转诊至我科,病程中患者反复出现扁桃体发炎,偶有胸闷胸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体格检查
身高 :4250px 体重: 85kg
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生化(外院,2016-03-10):
磷酸肌酸激酶 2896U/L
双源CT(本院,2016-04-08):
右冠起源变异,起自左冠窦,动脉间型
肺动脉主干增宽
肌电图(外院,2016-10-13):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RV1增高,V5、AVL窄而深的Q波,V1的QRS波呈Rsr或rsr’
辅助检查
胸部DR(本院,2016-10-28)
两肺未见明显异常;心影饱满,肺动脉段稍隆起。
动态心电图(本院,2016-10-25)
1.窦性心律; 2.T波低平、倒置 ;3.异常Q波 (II、III、AVF、V3-V6导联可见异常Q波)。
辅助检查:心脏MRI
心率(HR) 62bpm
射血分数(EF) 47.7%
舒张末期容积(EDV)186.2ml
收缩末期容积(ESV)97.4ml
每搏输出量(SV) 88.7ml
每分输出量(CO) 5.50L/min
心脏指数(CI) 2.87l/min/m2
舒张末心肌质量(MM)154.7g
左心室稍增大,心肌中部及心尖部运动稍减弱,T2WI未见明显异常高信号
基底部室间隔见中层斑片状强化;左室中部侧壁、心尖部前壁侧壁和后壁弥漫性中层及外膜强化
右心导管 心肌活检
右房压7/2(5)mmHg
右室压29/2(12)mmHg
主肺动脉压20/10(15)mmHg
测PAWP 10mmHg
CO 6.4L/min
CI 3.4L/min/m2
病理(本院,2016-11-04)
(心肌)镜下示少量退变的心肌组织,刚果红染色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心肌组织间质,灶性区位于肌纤维内。
心肌活检电镜报告(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2016-12-2)
大部分心肌细胞胞质内肌丝排列尚可,局部可见肌丝溶解,部分线粒体嵴排列紊乱,出现斑点状甚至空泡状改变。个别胞质内出现圆形高电子致密物聚集。
治 疗
辅酶Q10片 10mg
倍他乐克缓释片 23.75mg qd
盐酸曲美他嗪片 20mg tid
芪苈强心胶囊 2片 tid
2017-02-21 入院复诊
患者偶感胸闷、胸痛
实验室检查170223
CK进一步升高
心肌炎?
其他系统?
基因检测
检测产品:MT-04-Blood_线粒体基因组 (plus)
未见明显异常
检测产品:SWES-02_JZ4000 plus
CNV-02_MLPA-DMD
根据检测结果 该样本 DMD 基因 2-7 号
外显子区域存在重复变异。
诊疗经过:
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及肌酸激酶再度急剧升高,考虑患者此次发病出现骨骼肌损伤,联合神经内科及整形外科取股四头肌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化
病理
诊断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MD)
累及心肌损伤伴骨骼肌损伤
诊疗经过
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小剂量激素间断口服(强的松 10mg po 10d 停20d),3月后复查
DMD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MD) 也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
最常见的一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患病率为 3.3/10万 占出生男婴的20-30/10万 为X-连锁隐性遗传
主要是男孩发病,女性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通常5岁左右发病
Dystrophine (Dys) 抗肌萎缩蛋白缺失,通过肌肉活检结合Dystrophin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可以进一步确诊
抗肌萎缩蛋白主要表达于骨骼肌、心肌,少量表达于脑组织
家族中受累代数越多病情越轻,散发病例重
肌萎缩是进行性的 这是本病的特点 预后差,DMD大多在25-30岁以前死于心衰、呼吸道感染、慢性消耗
无有效治疗方法
激素降低CK,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
基因和小分子治疗仍处研究阶段
实验室检查170707
启 示
对肌钙蛋白cTNT伴肌酸激酶CK同时升高,不能轻易诊断心肌炎,需警惕肌源性疾病可能,显示多学科合作重要性,不能局限于单一病种
经过正规足疗程治疗,不符合临床转归的疾病,需考虑罕见病可能,及时行基因检测,提倡精准医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