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诗·明月湾,巢湖吟苏湾情怀
太湖诗·明月湾,巢湖吟苏湾情怀2 百年古镇,安徽省会合肥东大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巢湖民歌发源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山美,水美,人情更美。
作者:李金海
1
巢北小黄山,古镇苏湾是我的故乡。离乡60年了,想思难断,时常回去看看,因为那里的水土养育我青春少年,14岁离开故乡。
百年古镇,安徽省会合肥东大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巢湖民歌发源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山美,水美,人情更美。
2
苏家湾的得名,是姓苏的人家,源于太平军从南京溃退江淮时候,修迠的一条简易公路,沿着小黄山,弯弯曲曲而得名苏湾。苏姓是镇上大姓,据说是四川眉山堂的后裔,是北宋文化巨人苏东坡的后人。
3
古代合肥到六朝古都南京,苏湾是必须经过驿站;战国末年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须,从这里逃遁;三国曹操路过这里;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爱将牛皋气死金兀术,笑死老牛皋,包家坊的大菩萨(据说是南宋牛皋侯化身)――有照远不照近之传。所以苏湾人出外在江,浙,沪等地发展都很好。
元末朱元璋路过这里;太平军溃退南京路过这里;1939年国民党抗战路过这里;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路过这里;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抗战修建合浦公路,沿小黃山蛇游至江浦。苏家湾由此出名,上了省地图,逐渐成为巢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
儿时我常登汗山岭(后山岭)远眺,“小黄山”山脉连绵数十里,层峦叠障,尽收眼底。古树,山泉是最具特色的風景;有自云禅寺,黄山庙,千年龙华山泉,水库,古人庵,石镜山,青龙寺,石头上我还亲眼看到很深的牛脚印等等,山环水绕,绿树掩映,去玩玩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学习,工作,退休,我已数次来到这儿)。
5
当地有个俗谚:黄山三百六十洼,洼洼有人家。我爱苏湾,我出生苏湾包坊大何村,祖辈五代繁衍生息地方。母亲是龙华寺石镜山下涧张村,从我记事开始,脑海中就铭刻着‘我是小黄山苏湾人’,我乡音难改年年回。这块土地我曾经放过牛,养过鸭,钓过泥鳅又钓虾,爬过山上过学,也多少次从苏湾到我学習,工作的地方。这块水土养育了我难忘的童年,每次来到这丘陵山岗,举目四野,浮想联翩。虽离乡60年,也成了我的乡愁,我爱家乡,您永远在我心中。
6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湾的面貌较外界相比,您并不美丽,但您端庄风采,朴实聪慧,民风纯正,乡情浓厚。改革四十年,您仍然经济不富裕,也不张扬,大度为怀,您虽然交通不便利,远离繁华都市,坦蕩胸襟,宽厚涂山文化,笑迎四方八友。可望落后面貌,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未来苏湾一定很美丽。
7
梁帝庙,得名源于南北朝(公元420~589)年间,梁武帝路过此处,当时随行娘娘病倒,武帝見此良田美宅,就在此处停宿,正好当地有个大庙,于是就进庙烧香,进香后,娘娘病情立刻转愈。武帝喜悦,便賜此庙为娘娘庙,经过1400年的演变,后人就称梁帝庙。
梁帝庙有二位人才我很敬佩,一位是名人画家童乃寿老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庄村人。另一位是黄中学教师祝俊生,梁帝人。他经常在巢湖,合肥,安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报刊登苏湾消息,宣传苏湾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8
梁帝庙很古老,约1400年历史。这里有张姓祖脉基因之衍生,直到我十八岁后,才相知,相遇俩姨娘。记得去小耿村时是大伯带我的,去高冲是耿克芳带路的,还在三姨娘家门前唱庐剧(二娘调)。每次相遇俩老人都是热泪盈眶,哽咽往事,可能是姊妹阴阳相隔,見后裔满怀思绪追念吧?第一句话就是说伢可怜。往事一切历历在目,嗳,还是不談吧……
9
苏湾山戴村规划很美,水边楼山戴村,诗情画意乡村。可望将来能与皖南西递,宏村比美。山戴村,姓戴的人多,是明朝初从江西迁徒而来,在此已生存繁衍600多年。2017年被列入省市美丽乡林建设示范村,古老的山村展现新的容颜。
10
黄山庙,世外桃源般的山水风光。在苏湾镇东南处黄山里,有一个美丽小山村,因村中有座庙,而得村名。
炎炎的夏日,行走在黄山庙村及山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村舍靓丽,空气清新,令人悦目赏心。此处,中学年代,我放假和大伯钓虾来过这里。一转眼半个世纪多过去了。
龙华路东南接口,有平坦的新柏油路逶迤接入山中。看到龙华水库,上面是原巢县黄山中学地址,该校1958年始建,现已搬迁到苏湾镇。这里有段故事,和各位分享下。
我伯父是苏湾建筑隊工人,为黄中建筑立过功,1960年我小学快毕业(包坊),因吃不饱肚子,常逃学到黄中伯父处讨吃的。
龙华寺水库景色非常美,南面上坡有个村,我记得少年时期,家公带我到这儿看过庐剧。当时口袋里装一个生鸡蛋,一个子弹壳 鸡蛋打碎了,满口袋都是蛋黄。
11
近年来,曾被《康熙字典》明确确定的涂山,在巢湖苏湾之说重新提起,并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考证认同。据说:在舜禹时代,大禹被命到巢湖、滁河来治水,与涂山氏联姻,娶涂山女生子,大禹治水成功。
关于涂山史有争论,到底在哪众说纷纭。安徽就有二处,蚌埠怀远,巢湖苏湾。近年多少专家前往巢北苏湾司集探古寻幽,欣赏如画美景。在司集境内,东面有个村名方涂巷,已被入选第二批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并将涂山娇塑像在苏湾坊集社区,方涂巷村落成,专家学者及地方群众1000余人,参加塑像落成仪式。也传说大禹有几个妻子。
苏湾镇将全面支持,涂山文化研究与保护,打造巢北经济发展新亮点。大禹是巢湖苏湾人,人们只有能在当地民谣,風俗习惯,传说中寻找蛛丝马迹。
巢湖苏湾二郎村,天台禅寺内的一株古银杏,树龄约1100年,属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是合肥地区少有达到千年级别的古树。
苏湾新农村规划,司集有10个村庄要拆迁。苏湾,栏杆,包坊,趙集,我在网上看到都有部分拆迁工程。准备打造小黄山乡村自驾一日游路线。从天台禅寺-汗山岭-趙氏宗祠-青龙寺-陈原道故居。宣传涂山文化。
12
苏湾包坊大廟。这个地方何氏姓多,约十几个村何姓,据说是大禹的后代。大禹原意大虫,龙的意思。古人庵旁边,很多地点与龙有关。如,龙门岗,龙头洼,龙华寺,龙泉等等。何氏宗族时兴过夏至节,本人身有体会,余外都喜欢端午节。好象夏朝大禹与夏至有关联?
有关大禹的出生地,塑像和墓均无任何文字记载。因华夏文明最早甲骨文字开始于商朝,之前是没有文字的。
为什么说大禹有可能是巢湖苏湾人呢?在哪里有遗迹保存至今,作为考证呢?一是小黄山中古人庵,有一座巨大石塑像,石床,石桥,石桌等……。二是当地風俗,依稀大禹治水,与夏王朝有关。一年之中节气很多,何氏家族为何单单庆祝夏至节气,何与夏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三是苏湾司集涂山娇塑像……。
包坊是我读高小时的学校所在地,最艰苦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经常报过到后就逃学,不上学跑到黄山中学大伯处要吃的。伯父无后,把侄当子,非常关爱我,父親长年在江南做缝纽。
1960年包坊小学,我记得班上有35人,最终只有三人工作。
13
何氏在包坊有十几个村庄。
包坊山林众多,环境优美。包坊外环山而立,有汗山岭,鹞子山,石镜山,蜈蚣山等,山岭之间郁郁葱葱,古迹隐藏,有历史痕迹。
蜈蚣山下水库边,有个村庄名叫大何村,那里是我李家五代繁衍生息地。李氏第11代,从合肥东边菱角山下迁居大何村,生子取妻何氏(太奶)为12代,奶奶(小郑村)13代,母親(山里张)14代,我是第15代,距今约200年历史。始祖是江西南康府人,开始定居合肥东部菱角山下,在安徽已繁衍18代了,后裔都分散在大江南北,约4000人。
每年清明,冬至我都要返乡,到大码塘,采山凹祭祖,那里有李氏前四代坟地,然后再到母乡去看看。是几十年来的惯例,因家弟和侄常年外乡打工,村上无人,水都没有喝,只能如此。佛祖保佑,李氏家族第15,16,17这三代共15人,基本定居巢州和庐州。(有删节)
最忆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