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山河月明是烂片?不要只盯着白月光
为什么说山河月明是烂片?不要只盯着白月光但是。还有一点就是,张芷溪此次饰演的海别,比起5年前《军师联盟》里的甄宓,从造型到颜值,都有了断崖式的下降。这样的话,那么《山河月明》的时间线和逻辑漏洞,多的就如筛子一般。这还不算。最多人吐槽的,是“蒙古白月光”海别的戏份,作为一个纯虚构的人物,导演和编剧为了给其增加戏份,生塞乱套,不仅处处都有她的影子,并且还不打算单纯的设置成为一个“花瓶”。
我知道,提到《山河月明》大家要说什么,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批评多过表扬的。
冤枉吗?
一点也不。
该剧虽然并没有强调自己是历史正剧,但无论是十数位老戏骨的配备,还是选取的历史时期来说,都很难不让观众把它当做一部历史正剧来看。
这样的话,那么《山河月明》的时间线和逻辑漏洞,多的就如筛子一般。
这还不算。
最多人吐槽的,是“蒙古白月光”海别的戏份,作为一个纯虚构的人物,导演和编剧为了给其增加戏份,生塞乱套,不仅处处都有她的影子,并且还不打算单纯的设置成为一个“花瓶”。
还有一点就是,张芷溪此次饰演的海别,比起5年前《军师联盟》里的甄宓,从造型到颜值,都有了断崖式的下降。
但是。
我想说的是,在《山河月明》16集过后,其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3处改动和重新解构,让我觉得这部剧,依然值得继续追下去。
第一、朱棣统领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其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为亲军都督府。
其主要职责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在《山河月明》中,朱棣担任了类似后来的“锦衣卫指挥使”之类的角色,亲自掌管锦衣卫,那么问题来了,真实历史上到底掌管过锦衣卫吗?
并没有。
在朱棣成婚之后,他曾先后被派到中都凤阳去演武,并且体察当地的民情,直到1380年,20岁的朱棣,正式到北平就藩。
之所以给朱棣安上这个身份,或许有以下的作用:
其一,最直接的就是为朱棣加戏,并且掌握重要的人脉资源;
其二,为后来朱棣极度信赖锦衣卫埋下伏笔。
但是一旦当上了“特务头子”,是上不了台面的,尤其是对于皇子这样尊贵的身份来说,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心里跟明镜似的,朱棣也明白,他还特意求父皇不要让十二弟假如锦衣卫。可老父亲和大哥朱标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不是父爱如山吗?
不是兄友弟恭吗?
想得太简单了,最是无情帝王家,权力的争斗,远比通常人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像“木匠皇帝”朱由校和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关系,于历史而言,只是特例中的特例。
所以,让朱棣来当锦衣卫的“头子”,是让他彻底绝了上位之心。
当然,这么做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当朱棣执掌锦衣卫之后,很快“周兴”、“来俊臣”的评价就接踵而至,也就是说,朱棣彻底成为了为“伪朝”监视大臣、窃取情报的酷吏。
这应当是为朱棣最后的反击(靖难之役)做心理上的准备。
真实的历史上,当燕王、晋王成年之后,关系其实很糟糕,《山河月明》也有所展现,而且,燕王朱棣和太子朱标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所以,权力最终会改变一切。
第二、胡惟庸的二三事
关于胡惟庸,可以说的事情着实是不少。
因为他,实在是特殊。
若只论历史上的权臣、奸相,以及各种大奸大恶之人,胡惟庸或许还排不上号,但是他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更多的来自于被动,而非主动。
听我说来:
1、胡惟庸的“谋反案”,揭开了“明初四大案”的序幕,不但对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对之后明代的朝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在胡惟庸“谋反案”爆发之后,朱元璋除了打击浙东文人集团之外,还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消灭相权。自古以来,朝堂之上,相权和君权的斗争,已经持续了千年以上,在朱元璋手里,君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至于胡惟庸本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355年,龙凤元年,胡惟庸在和州投靠朱元璋,按理说,这个投靠的时间并不算晚,要知道朱元璋的“发小”徐达,也不过才跟着朱元璋参军了两年而已。
可是在人才济济的朱元璋麾下,文有刘基、李善长、宋濂,武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怎么轮,也轮不到胡惟庸。但是他,还藏着一个“王牌”:胡惟庸和李善长是同乡。依靠着李善长的推荐和帮助,胡惟庸先是在洪武六年(1373年),担任右丞相,四年之后,又升任左丞相,成为了真正的“百官之首”。
当了多年“独相”的胡惟庸,意气风发,不仅开始独断专行,还闭塞言路,生杀废黜,也不再禀告朱元璋。就连曾经批评他的徐达和刘基,他也曾试图下药毒死。
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剧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当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商量着要重新设立锦衣卫时,胡惟庸就差把“坚决反对”写在脸上了:“以察子窥探大臣,是武氏伪朝所为。”
这句话用白话说就是:“用一群特务,天天监视朝中各位大臣,那是武则天这样得国不正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
这样的话语,已经大胆到了极致。
胡惟庸是聪明,他在不断试探朱元璋的底线,以武则天来影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是“心虚”的表现,他知道这句话的严重性,但是他必须说。
可他还是低估了朱元璋。
胡惟庸想把包括淮西文武在内的许多人,都绑到自己的战车之上,以为这样的话,朱元璋就会有所忌惮,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这些人连根铲除,但很显然胡惟庸大错特错,他低估了朱元璋的决心,也低估了朱元璋对于夺回相权的渴望。
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以及陈宁、涂节等数人,10年后,朱元璋以胡惟庸同党罪名处死韩国公李善长等开国功臣,最终,胡惟庸案前前后后共诛杀3万余人。
时称“胡狱”。
第三、削藩是必然,可是到底该怎么削?
当然这个吕后,不是汉初那个独揽朝政多年的吕雉,而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母。
在《山河月明》这部剧中,吕氏充满着“野心”。
作为太常卿吕本之女,吕氏嫁给了太子朱标,但是她并不是太子正妃,而是妾室,因为排在她前面的,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并且更重要的是,在朱标19岁的时候,太子妃常氏就为他生下了嫡长子朱雄英。
常氏出身更高,还生下了嫡长子,吕氏又凭什么翻盘?
只有儿子。
洪武十五年(1382年),懿文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去世,还不足八岁,此事发生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显然是吕氏和儿子朱允炆。因此后世也有野史猜测,朱雄英是否是被吕氏毒害,说实话,这就有点过于阴谋论了。
朱雄英生活的年代,天下已经大定,作为太子朱标的嫡长子,依照朱元璋的一贯心性,一定会对这个皇嫡长孙保护严密,一个家族并不显赫的妾室,又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能力?不管这么说,随着太子朱标和朱元璋的先后去世,以及诸王就藩,朱允炆终于登上了帝位,是为建文帝。
他身边的两个近臣,一个是齐泰,一个是黄子澄。
黄子澄曾向他建议道:“诸王的护卫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变,发六师出征,谁又能抵抗呢?汉朝叛乱的七国并非不强,还是灭亡了,势力的大小强弱不同,而顺逆之理也不同啊。”
于是,建文帝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削藩之路。
先是周王下罪,然后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自焚而死,再之后齐、代诸王被贬为庶民,这样的状况之下,如果燕王朱棣还不造反,那才是最奇怪的事情。
削藩引起的靖难之役证明了建文帝和齐泰、黄子澄在政治上的稚嫩和天真。要知道,历史上关于削藩,有个很好的案例:汉武帝时期,由主父偃主导的“推恩令”。
汉初建国,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随着藩王实力的增长,对于中央朝廷的威胁日益增大,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端倪。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推恩令”。
相较于以往藩王的爵位和权力、地盘只能由嫡长子接任,推恩令则提倡藩王去世后,由年纪最大的三个儿子分别继承,这样的话,最多两代到三代之后,几乎所有藩王,都失去了造反的能力。
“推恩令”好在哪?
它看似并没有碰触藩王的丝毫利益,所以除了嫡长子或心有不甘之外,其余几乎不会受到任何的阻力。可朱允炆,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以为“飞龙骑脸”,就可以为所欲为。
靖难之役的结尾,以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而告终。
朱棣请了建文帝的母亲吕氏到中军大帐,详细解释了自己出军不得已的理由,等到吕氏回宫的途中,大火已经彻底起势,建文帝不知所踪。
其实细看《山河月明》这部剧,最大的问题除了白月光之外,就是剪辑、删减造成的剧情不连贯。除此之外,十数位老戏骨们的演绎,和一些隐藏的细节,实在是精彩之极。
这也是我到现在还不肯弃剧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