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洗马大街现已成为宽阔的晴川大道汉阳长江边的禹功矶武胜路立交桥关羽在汉阳的旧址是:洗马长街。洗马长街的街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关羽率军驻扎在汉阳,常在长江边洗刷赤兔马,后老百姓为纪念关羽而起街名;二是龟山脚下的“禹功矶”旁有一个洗马洞,也称为藏马洞,传说关羽曾牵马在此休息,后人以洗马洞取为街名。据主编《汉阳晴川街志》专家介绍,洗马长街之名虽源于传说,但此地确有“洗马洞”存在。如今洗马洞早已湮灭,但洗马长街在汉阳存在了几百年,其街头在汉江边的南岸嘴,街尾至晴川饭店。上世纪80年代,我在晴川饭店上班,经常从这条街走过。由于城市的发展,汉阳与汉口之间修建了一座跨汉江的“晴川桥”,百姓称为“彩虹桥”,百年老街“洗马长街”因此全部拆除,现在另新建了一条宽阔的晴川大道。

2021年12月2日,我的一篇文章《岳飞曾经镇守武汉并北伐抗金 其遗址仅剩下地名》在《今日头条》发表后,受到2.4万名读者的关注与阅读。有武汉粉丝留言及私信我,说三国时期的关羽率军曾在汉阳驻扎过,在汉口、武昌也有活动的轨迹与旧址,他们建议我写一篇关于关羽在武汉的文章。于是我近期查阅了一些资料,确实有许多明清史料记载有关羽在武汉的故事传说及活动的旧址。虽然都是故事与传说,但也不会是空穴来风,肯定有一定的历史依据。1800年过去了,关羽留下来的遗迹旧址现在还在吗?

关羽在汉口的旧址是:

武胜路。武胜路位于汉口硚口区,南通江汉桥,北连解放大道,原名“武圣路”,这条路就与关羽有关系。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神化,历来都是民间祭祀的人物,北宋时封关羽为“武圣”,清代时被奉为“关圣大帝”,与“文圣”孔子齐名。在靠近汉正街(也有说是在市四医院附近)的地方原有一座武圣庙,里面供奉着关羽的塑像。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太平天国进攻汉口时被梵毁,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重建。汉口汉江边还有一个“武圣庙码头”,民国后武圣庙消失了,通往武圣庙码头的一条路就是如今的“武圣路”。上世纪70年代文革时,武圣路改名为武胜路。现在的武胜路是汉口中山大道的最主要交通枢纽之一,武胜路立交桥也是汉口建得最早的高架桥。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

武胜路路牌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2)

武胜路立交桥

关羽在汉阳的旧址是:

洗马长街。洗马长街的街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关羽率军驻扎在汉阳,常在长江边洗刷赤兔马,后老百姓为纪念关羽而起街名;二是龟山脚下的“禹功矶”旁有一个洗马洞,也称为藏马洞,传说关羽曾牵马在此休息,后人以洗马洞取为街名。据主编《汉阳晴川街志》专家介绍,洗马长街之名虽源于传说,但此地确有“洗马洞”存在。如今洗马洞早已湮灭,但洗马长街在汉阳存在了几百年,其街头在汉江边的南岸嘴,街尾至晴川饭店。上世纪80年代,我在晴川饭店上班,经常从这条街走过。由于城市的发展,汉阳与汉口之间修建了一座跨汉江的“晴川桥”,百姓称为“彩虹桥”,百年老街“洗马长街”因此全部拆除,现在另新建了一条宽阔的晴川大道。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3)

汉阳长江边的禹功矶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4)

洗马大街现已成为宽阔的晴川大道

关帝庙。铁门关始建于1800年的三国时期,位于龟山与禹功矶之间。明代末年铁门关毁于战火,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汉阳郡守周今钟在铁门关残存的遣址上建了关帝庙,本地名士李汉兹为关帝庙题写了“天地正气”的匾额。民国初年战乱,铁门关遗址与关帝庙一起再次成为废墟。现在的铁门关是1993年重建的,城楼内奉有关羽塑像,遗憾的是我进去时因维修,没有看见关羽的塑像。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5)

铁门关上飘扬的关羽“汉”字战旗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6)

铁门关(原遗址上曾建有关帝庙)

关羽洗马处。关羽洗马处位于汉阳大禹神话园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下,此处有一座仿古立碑上刻着“关羽洗马处",碑旁边有石柱镌刻着“明嘉靖《汉阳府志》载:洗马洞在禹功矶上游。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破荆州后,关羽奉诸葛亮之命率水军驻夏口(今汉阳),相传经常洗马于龟山东麓禹功矶南长江之畔,故留下关羽洗马传说。该地原有石厦,已毁。”的文字。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7)

介绍关羽洗马的石柱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8)

关羽洗马处旧址

汉阳江滩办公室根据关羽在此洗马的传说及明代有关汉阳洗马长街的史料记载,立起了一组关羽的仿铜铸雕塑组合“关羽洗马”景观:只见关羽威风凛凛;旁边的赤兔马双蹄腾飞;士兵弯腰拎着马鞍、提着水桶作浇水洗马状。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9)

关羽仿铜铸雕像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0)

洗马士兵与赤兔马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1)

关羽与赤兔马

关羽在武昌的旧址是:

马房山。马房山位于武昌珞狮路,相传古代马房山周边水草丰茂、树木葱茏。三国时关羽率军曾在此驻扎,将赤兔马放牧在这并用作马厩,故名“马房山”。1967年文革时马房山曾改名兴无山,1972年又恢复原名。马房山附近有一个名为“桂竹园”的花园,入口处有一米高的石柱上刻有“栓马石”三个篆体字,旁边一块白色大理石上刻着马房山与关羽的传说故事。如今马房山已是武昌繁华的城市二环线的重要节点,武汉地铁8号线在此有车站。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2)

位于马房山地域的珞狮路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3)

武汉地铁8号线马房山站

卓刀泉寺。卓刀泉寺又名关庙,位于武昌珞瑜路伏虎山西侧。据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寰宇通志》记载:“在府城东十里,汉昭烈郊坛上。世传关羽曾卓刀于此,有庙在泉上。”后又有清代的多种史料也曾有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关羽率军途经此地,正值盛夏,士兵及战马无水可饮,关羽甚为着急,拿起青龙偃月刀奋力卓地,顿时水涌成泉,后来人们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时至宋代,为纪念关羽,朝廷在此修建寺庙供奉关公,卓刀泉寺也因泉而得名。北伐战争时期,卓刀泉寺曾经是北伐军的司令部所在地。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4)

卓刀泉寺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5)

卓刀古泉

寺内有关关羽的景点有关圣桥、关圣殿等,关圣殿内有关羽手执靑龙偃月刀的雕像,两边是关平、周仓两位大将护卫着。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6)

关圣桥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7)

关圣殿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8)

手执靑龙偃月刀的关羽

伏虎山。伏虎山位于卓刀泉寺庙背后,从远处眺望,伏虎山就像一只靑虎趴在地上。此山也与关羽卓泉故事有关,当年关羽派士兵四处寻水均无所获,有老者告知:“此地有个老虎把湖湾水源全部糟蹋了,老百姓为求水,只得送童男童女供老虎受用”。话刚说完,一只老虎猛扑过来,关羽见状,随手挥起大刀,大刀瞬间化为青龙,将老虎击倒在地使其化成一座山,后人便把老虎化成山的称为“伏虎山”。目前伏虎山是武汉市著名的烈士陵园,葬有辛亥革命烈士刘静庵,中共创始人李汉俊,抗日名将郝梦龄等重要历史人物。

关羽襄阳塑像:寻访美髯公关羽在武汉的遗迹旧址(19)

伏虎山

另外有武汉的读者说武昌的上马庄、下马庄也是关羽留下来的旧址,我查了一下有关史料,目前还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明上马庄、下马庄与关羽有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