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和赵云大战谁会赢:他破马超败赵云退诸葛压司马
马超和赵云大战谁会赢:他破马超败赵云退诸葛压司马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十月,孙权公开宣称脱离魏帝国,为了讨伐东吴,曹丕把曹真和张郃调回都城,同时升任曹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之后曹真就一直驻扎在西线,期间镇压了多次叛乱,并领众将进讨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让曹魏恢复了西域的统治。关于曹真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来自《三国志》的,说他父亲曹邵是曹操族人,响应曹操的起兵号召征募乡勇,但是被兖州官兵杀死。第二种说法是《魏略》的记载,说曹真本来姓秦,他父亲名叫秦伯南,与曹操是好朋友。兴平年间,曹操与袁术作战,一次袁术士兵追杀曹操,曹操仓皇逃进秦伯南家里,袁兵随后便至,问秦伯南曹操在哪,秦伯南说自己就是曹操,结果被杀害。然后曹真又率军马不停蹄赶往武都,又迎出了被困在下辨的曹洪和曹休部队。这两战使得曹军在夏侯渊被斩后,曹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机,并稳住了汉中防
《三国演义》写的实在是精彩,几百年来一直让人津津乐道,不过这毕竟是一本小说,所以很多人物都被刻意的神化或刻意的黑化了。
个人觉得被《三国演义》黑化最严重的,是曹魏在曹操死后的第一名将——曹真。
为了强调司马懿与诸葛亮两名英杰对垒的激烈,而将曹真成功击退诸葛亮两次北伐的功绩转记予司马懿,曹真的实力被大大弱化,面对诸葛亮屡战屡败,最后更在征蜀失败后因为诸葛亮的信活活气死。
可是历史上的曹真牛逼大发了。
关于曹真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来自《三国志》的,说他父亲曹邵是曹操族人,响应曹操的起兵号召征募乡勇,但是被兖州官兵杀死。第二种说法是《魏略》的记载,说曹真本来姓秦,他父亲名叫秦伯南,与曹操是好朋友。兴平年间,曹操与袁术作战,一次袁术士兵追杀曹操,曹操仓皇逃进秦伯南家里,袁兵随后便至,问秦伯南曹操在哪,秦伯南说自己就是曹操,结果被杀害。
然后曹真又在汉中之战中,从刘备手里攻取了阳平关,当时夏侯渊已战死,刘备一路势如破竹,正是曹真攻占了阳平关,打破了刘备的掎角之势,也进一步使得曹操亲自率领的援军大部队迅速从斜谷增援,得以进入主战场,并将刘备部队团团围困在定军山。然后曹真又率军马不停蹄赶往武都,又迎出了被困在下辨的曹洪和曹休部队。
这两战使得曹军在夏侯渊被斩后,曹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机,并稳住了汉中防线,不让刘备继续扩大战果,起到了关键作用。
之后曹真就一直驻扎在西线,期间镇压了多次叛乱,并领众将进讨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让曹魏恢复了西域的统治。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十月,孙权公开宣称脱离魏帝国,为了讨伐东吴,曹丕把曹真和张郃调回都城,同时升任曹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
当月,曹丕就发动三路大军进攻东吴,由曹休在东路出淮南,跨江进攻洞浦、徐陵;曹仁在中路攻濡须;曹丕亲自坐镇西路的宛城,由夏侯尚和曹真领军,南下江陵。
然后这一战曹真先是击破吴将孙盛,又令夏侯尚击退了前来增援的诸葛瑾,夺据江陵中洲,彻底包围江陵城。曹真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在城边立起楼橹,向城中放箭。但吴军守将朱然指挥得当,曾攻破两个营垒。大军围城六个月,吴军粮谷将尽,城破在望,但疫疾大起,孙权重新遣使纳贡,魏军得胜还朝。
公元228年(太和二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
曹叡于是亲征至长安,遣曹真为督,左将军张郃进军援救,于街亭大破马谡,同时,曹真在箕谷击败赵云、邓芝的偏师,增援部队开进陇右,诸葛亮为避免遭受夹击,于是退兵。起初,安定人杨条等劫持官吏据守月支城响应诸葛亮,曹真军至安定,杨条对其众说:“大将军亲自来了,我愿意尽早出降。”遂自缚出降。于是陆续收复三郡。
战后,曹真认为诸葛亮必攻陈仓,于是命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修筑城池。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郝昭早已有备而战,诸葛亮不能攻克,同时蜀汉军队兵粮不足,致使诸葛亮无功而还。曹真因功被增加食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终其一生,除了最后一战伐蜀因天气和地形原因最终无功而返外,无一败绩,更在和西凉军、胡兵、叛贼、刘备、诸葛亮、东吴等强大对手中,百战百胜,实乃曹操去世后,曹魏的第一名将。
而曹真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根本上就蹦跶不起来,被他死死压制住,只得委曲求全的不敢暴露出一丝野心。
可惜这个打败了诸葛亮,压制住了司马懿的一代名将,却因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法的精彩,而将他彻底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