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人物家传汇编pdf(明清科举人物传之十八)
清代科举人物家传汇编pdf(明清科举人物传之十八)陈世侃,陈诜第五子,字行之,号闇斋,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康熙五十六年(1717),殿试山西,得士甚多。居家时,创办育婴堂,收养贫家弃子。子陈淦、陈昶。陈昶,字慎一,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举人,官至贵州普安府知府。孙陈存矩,字以方,号素峰,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举人,仕至江西永新县知县。陈世倌“年少登科,扬历中外垂六十年,年八十始得请予告。历掌文衡,门生故吏遍天下。相高宗者十七年,福寿近世罕比。生平崇节俭,讲理学。......然秉赋甚薄,每日饭不过一瓯,或啜莲实少许,即可度一日,而年跻大耋,信寿算不在饮食之多寡也。都中尝有一瞽者,善揣骨相,公与溧阳史文靖(史贻直)相国屏车骑往访之,瞽者揣文靖未半,即跪而呼曰:‘中堂!’洎揣公,则曰:‘此乞丐也。’文靖呵之曰:‘此陈中堂!’瞽者揣之良久,又抱其身摇之,愕曰:‘真乞丐也,乌得欺我。’公笑曰:‘大
陈世儶,陈元成曾孙,陈之问孙,陈之阊嗣孙,陈诜(字唐臣,附监生)伯子(一说为陈諴子,过继给陈诜为嗣),字兰侯,号识庵,清介寡欲,惟耽读书,丹黄不离手。登康熙四十五年(1706)丙戌科进士,由刑部主事出知建昌府知府,威惠并行,治最,丁父忧归,杜门不出,绝意仕途。子陈昕,字旦初,号晚山,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举人;陈觐光,榜名陈晃,号畲堂,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举人,仕至四川邻水县知县;陈望,字云瞻,号衡斋,与兄同中乾隆元年丙辰恩科举人,仕至四川蓬溪县知县。曾孙陈怀,字在宽,号定园,乾隆五十一年(1786)丙午科举人,仕至归安县儒学训导。
陈世俨,陈诜仲子,字履之,号寅斋,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科举人,早卒。子陈克浚,官至淮安府同知。
陈世仁,陈诜叔子,字元之,号换吾,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科进士及第,选翰林院庶吉士,因母查夫人年老失明,遂归养母,后其母失而复明。仲兄陈世俨早逝,遂抚养其孤成人。子陈璵,字焕若,号守石,又号双厓 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举人,仕至国子学录;陈琪,字其玉,号清峙,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举人,官至广西庆远府知府。孙陈用敷;曾孙陈敬持(陈璵孙)字见宾,号仲山,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恩科举人。
陈世倌,陈诜季子,字秉之,号莲宇,别号莲宇居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进士,与从兄弟陈邦彦同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当“时文简公元龙,最承宠眷,胪唱日,上临朝举手谓文简曰:‘大喜,汝家又添二翰林矣。’同列以为至荣。” 累迁侍读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丁父忧归,起补提督江西学政,疏乞终制,得请。雍正二年(1724),服阕,擢内阁学士,出为山东巡抚,有惠政。雍正四年(1726),丁母忧归。命治江南水利,坐迟悮夺职,并命赴曲阜督修孔子庙。高宗即位,起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二年(1737),授户部仓场侍郎,再迁工部尚书。乾隆六年(1741),拜文渊阁大学士教习庶吉士。
陈世倌(1680-1758)
乾隆九年(1744),予假回籍,请致仕,不许。假满还职,加太子太保。“云南巡抚劾属吏,例当令总督覆谳。世倌拟旨误,下吏议夺职,上斥世倌卑琐不称大学士,宜如议夺职。又别敕略谓:‘朕斥世倌卑琐,即如世倌与孔氏有连,乃于兗州私营田宅,冀分其余润。此岂大臣所为?今既夺职,下山东巡抚毋令居兗州。’乾隆十五年,入京祝嘏,赏原衔。”乾隆十六年(1751),命入阁办事,兼管礼部事。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老病乞休,诏从其请,加太子太傅。
乾隆二十三年(1758)二月三十日,陈世倌赴朝陛辞,奉上谕:“大学士陈世倌老成端谨,学行兼优,简任纶扉,勤劳夙著。昨以年老恳请致仕,朕已允其所请,令于春融从容就道,并加太子太傅,以示褒嘉。兹当陛辞,倍深眷念,既赋诗一章以宠其行,着颁赏筵宴于赐第,令部院堂官往饯。赐帑金五千两为路费,驰驿回籍,仍按原品在家食俸,俾资颐养。起程时,着在京官员祖送,归途所过地方,其有司在二十里以内者,俱着送迎。旋里之后,巡抚两司时加存问。俟家居一二年,自行酌量精力尚健,仍可来京供职。用昭优眷老臣至意。”高宗御制诗赐之,中有“老成归告能无惜,皇祖朝臣无几也”。陈世倌感戴之余,赋诗四首以和之,其中一首云:丽藻高悬列宿寒,宸章捧出五云端。九天韵入钟镛响,一字荣同华衮看。夙夜只惭臣职负,江湖难忘主恩宽。淋漓圣制恳星日,渥泽常依墨海澜。” 朝廷赏银五千两,命其在家食俸。将就道而卒于京邸,年七十八,谥文勤。
陈世倌“年少登科,扬历中外垂六十年,年八十始得请予告。历掌文衡,门生故吏遍天下。相高宗者十七年,福寿近世罕比。生平崇节俭,讲理学。......然秉赋甚薄,每日饭不过一瓯,或啜莲实少许,即可度一日,而年跻大耋,信寿算不在饮食之多寡也。都中尝有一瞽者,善揣骨相,公与溧阳史文靖(史贻直)相国屏车骑往访之,瞽者揣文靖未半,即跪而呼曰:‘中堂!’洎揣公,则曰:‘此乞丐也。’文靖呵之曰:‘此陈中堂!’瞽者揣之良久,又抱其身摇之,愕曰:‘真乞丐也,乌得欺我。’公笑曰:‘大约以我无食禄之故耶?’乾隆第六次南巡,公已殁矣,时谕祭历代名臣,自周公以下止三十余处,特命以公及文简公列入,尤异数也。” 陈世倌关心民瘼,“入对及民间水旱疾苦,必反覆具陈,或继以泣。上辄霁颜听之,曰:‘陈世倌又来为百姓哭矣!’虽中被谴诃,终亮其端谨。” 其著主要有:《闺范类篇》、《吕新吾先生呻吟语》、《十贤传》、《训士学古录》、《建中录》32卷、《仁爱丛说》、《郛言三则》。子陈克绳、陈克光;孙陈显曾(字敬存,号恒斋,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恩科举人,官至户部陕西司员外郎)、陈守曾、陈式曾、陈承曾、陈庆曾、陈学曾。
陈世侃,陈诜第五子,字行之,号闇斋,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康熙五十六年(1717),殿试山西,得士甚多。居家时,创办育婴堂,收养贫家弃子。子陈淦、陈昶。陈昶,字慎一,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举人,官至贵州普安府知府。孙陈存矩,字以方,号素峰,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举人,仕至江西永新县知县。
陈世倕,陈元成曾孙,陈之问孙,陈訏第三子,陈论侄,字公佐,号存斋,别号鹿岩,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迁吏科给事中,旋掌兵科给事中,出为河南管河道,转南汝道,移开封府知府,升河南按察使,由河南布政使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顺天府尹。乾隆初,告病归,“历官数十年,宦橐萧然,一如寒素。” 与钱元昌纂修有《续图经》、《艺文续编》等,卒,年七十九。
陈世倕弟陈世偓,字子晋,号郎斋,举人出身,历官陕西洋县知县,升剑州知州,未任卒;陈世僖,字公复,以子陈韶贵,赠奉直大夫、泗州知州;陈世佶,字士常,号春斋,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举人,著名藏书家,藏书万卷,丹黄殆遍;陈世儆,字敬哉,号万年,经魁。子陈克镐,字芑丰,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举人,仕至甘肃省华亭知县;从子陈銛,字声先,号声窗,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举人,历官四川巴县、新都、甘肃高台知县,仕至平番县知县,卒年八十一岁;从子陈韶,字鸣盛,号介年,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举人,榜名陈克镗,官至泗州知州。
陈邦彦,陈與相元孙,陈元成曾孙,陈之闇孙,陈维绅(字谢侯)子,陈元龙侄,字世南,号匏庐,少孤,由伯父陈元龙抚养长大,中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入直南书房、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右侍郎。陈邦彦是著名书法家,其模仿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几可乱真。子师曾,亦善书,惜其早卒。
陈邦直,陈元龙子,字方大,号愚亭,康熙五十四(1715)乙未科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擢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其妻为内阁大学士王熙孙女。
陈武婴,庠生陈之薪(字彦林,庠生)孙,陈可永(字竹吹,庠生)子,字闻野,号志范,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科进士,榜名武婴,授陕西洛南县知县,迁福建莆田县,调任崇安县知县。长兄陈世鸿,善书能文;次兄陈世鹏,字若云,号辰峰,寄籍海盐县,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举人;弟陈淇莹,庠生。
陈淦,陈世侃子,字扬对,号铁岩,乾隆十三年(1748)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由编修仕至翰林院侍读。
陈用敷,陈诜曾孙,陈世仁孙,陈世倬嗣孙,陈璵(字唤若)子,字正谊,号锡民,别号体斋,六岁时,过继给叔父陈球(字鸣虞,监生)为嗣子,中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进士,由吏部员外郎出知扬州府,以绩擢广东按察使,升湖南布政使,在长沙重筑岳麓书院。擢广西巡抚,迁贵州,调安徽巡抚,官终安徽巡抚兼提督,授一品封为振威将军。子陈楫敬,字嗣卿,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科举人。
陈文枢,陈论玄孙,陈克鉴(字宇人,附贡生)孙,陈沆(字湛斯,号澄斋)子,字天中,号蘅堂,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礼部主客司主事,充武英殿分校,未几卒。子陈照,增广生,有孝行。
陈观国,陈诜玄孙,陈世儶曾孙,陈皞(庠生)孙,陈植滋(字典于,号东垞)子,字寿宁,号惺斋,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科进士,榜名师盘,授四川通江县知县,迁平武县,调江苏金山县,转萧县,移娄县,历任甘泉县知县、海门厅同知,升广东崖州州知州,未任而卒。孙陈恭溥,字仁叔,号韵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举人。
陈镳,陈其元高祖,陈世修子,字卯君,号旉南,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科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弟陈锟,字时行,号厚岩,雍正壬子科(1732)举人,授山东商河县知县,升广西横州知州,未赴任。孙陈万森,号毅堂,官至安徽泗州知州。
陈渼,陈世修孙,字宛青,号雪樵,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进士,官至广东运同。
陈善继,陈镳子,陈其元曾祖,授天津知县,升陕西巩昌府知府,官至长芦盐运使。陈善继精通医术,为名医。
陈传经,陈论玄孙,庠生陈述曾子,陈万森从弟,陈其元叔祖,字学初,号晴岩,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文颖馆纂修,卒于官。
陈希敬,嘉庆十八年(1813)癸酉科举人陈敬祉弟,字栎余,号笠雨,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进士,官至深州知州,死于太平天国之乱。
陈锡麒,陈與相仍孙,陈元晜孙,陈之闇来孙,陈嵩玄孙,陈廷槐之子,字襄夔,号湘葵,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进士,历任直隶乐城、静海、东光、邢台、清苑等县知县,擢天津河防同知,以海运功由知府升任道员晋盐运使衔,年六十五,卒于官。子陈鸿保,字瑞伯,光绪元年(1875)乙亥恩科举人,官至霸州知州。
陈乃赓,陈锡祚(太学生)孙,陈恭寿子,字虞臣,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科进士,仕至刑部贵州司主事。
陈汝康,字安伯,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
陈文骏,陈诜玄孙,陈世侃曾孙,陈克垂孙,陈存炬子,陈万森从兄,陈其元伯祖,号竹崖,官至长芦盐运使。子陈锡熙,字介卿,以荫官至湖北粮储道,太平军陷武昌,自缢于城楼。孙陈瀛(陈锡熙子),太平军攻入杭州,一家六口死难。
陈崇礼,陈诜玄孙,陈世侃曾孙,陈祖述孙,陈寅子,陈林侄,陈万森从弟,陈其元叔祖,字敦厚,号梅亭,初以州同投效湖南军营,历官宁远府经历、珙县知县、眉州直隶州知州、宁远府与成都府知府、建昌兵备道、长芦盐运使,官至福建布政使。
陈其旭,陈元龙六世孙,原名丹青,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举人,仕至刑部主事。
陈其元,陈万森孙,陈鳌子(福建同安县知县),字子庄,晚年自号庸闲,早负文誉,寄籍石门县为诸生,屡踬场屋,十五次参加乡试皆败北。后入资为训导,曾入李鸿章与左宗棠幕府,由知县积官至知府加秩道员,致政后,侨居桐乡县,卒年七十,著有《庸闲斋随笔》等。
陈鱣,陈璘(字昆玉,监生)子,字仲鱼,号简庄,先举孝廉方正,嘉庆三年(1792)戊午科举人,以藏书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