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河龙舟赛:49支龙舟队竞逐黄杨河
戴家河龙舟赛:49支龙舟队竞逐黄杨河一睹彩龙横江“龙舟文化更应注重传承,去年赛事取消了青年组,今年恢复了青少年组的比赛,将有来自斗门区4支小学队伍参赛。”袁东表示,青少年参加赛事,体现了龙舟文化传承。而为了保证赛事安全进行,青年组比赛设置100米,每个队伍有10个小朋友,另有2个老师分别做鼓手、舵手。“其实青少组更多的是让孩子们体验龙舟文化,老师、学生同舟共济,有老师们在旁边,孩子们更有安全感。”“经过多年的发展,斗门龙舟文化节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文化体育大荟萃,一张大湾区响当当的体育文化名片,更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交流的一大盛事。”斗门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袁东表示,随着赛事的品牌影响力扩大,每年报名参赛的队伍火爆,同时也吸引来自港澳的龙舟队伍踊跃参与,让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人们,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让更多市民体会健康快乐的运动理念。师生同舟共济翻开历届斗门龙舟赛的成绩,曾经珠海本地组有一支00后组成的“娃娃队”,平
又到一年龙舟竞渡时。本周日上午8:00-12:30,珠海市斗门区第七届市民体育节启动仪式暨珠海市斗门龙舟文化节将在井岸镇西堤公园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49支龙舟队竞逐黄杨河,其中7支港澳队伍参赛创历史之最,斗门龙舟文化节已成为大湾区文化体育交流的一大盛事。记者了解到,今年还将增设3条50人以上的传统彩龙表演,市民届时可以一睹彩龙横江的壮观景象。
看点
参赛人数超1200人
5月19日上午8:30-12:30,珠海斗门“再燃战火”,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49支龙舟队,总参赛人数超过1200人,将在黄杨河同场竞技。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斗门龙舟文化节将有3支来自香港、4支来自澳门的龙舟队伍参赛,港澳参赛队伍创历史之最。
“经过多年的发展,斗门龙舟文化节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文化体育大荟萃,一张大湾区响当当的体育文化名片,更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交流的一大盛事。”斗门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袁东表示,随着赛事的品牌影响力扩大,每年报名参赛的队伍火爆,同时也吸引来自港澳的龙舟队伍踊跃参与,让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人们,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让更多市民体会健康快乐的运动理念。
师生同舟共济
翻开历届斗门龙舟赛的成绩,曾经珠海本地组有一支00后组成的“娃娃队”,平均年龄12岁的他们成为赛事“黑马”,勇夺本地组冠军,成为珠海龙舟赛史上最年轻的冠军队伍,这支年轻队伍也创造了“三连冠”的佳话。
“龙舟文化更应注重传承,去年赛事取消了青年组,今年恢复了青少年组的比赛,将有来自斗门区4支小学队伍参赛。”袁东表示,青少年参加赛事,体现了龙舟文化传承。而为了保证赛事安全进行,青年组比赛设置100米,每个队伍有10个小朋友,另有2个老师分别做鼓手、舵手。“其实青少组更多的是让孩子们体验龙舟文化,老师、学生同舟共济,有老师们在旁边,孩子们更有安全感。”
一睹彩龙横江
今年来现场观看龙舟赛的市民朋友们,还将一睹彩龙横江的壮观景象。记者了解到,今年斗门区龙舟文化节还将增设3条50人以上的传统彩龙表演,表演队伍来自“全国龙舟之乡”的顺德区。
北人赛马,南人竞渡,自古以来,龙舟节就是广东最隆重的民间民俗活动之一。据介绍,三条来自顺德的传统彩龙,身上将会布置色彩鲜艳的彩旗,并将进行传统龙舟整套祈福仪式,让更多市民了解不同龙舟的玩法。
“这也体现了斗门区龙舟文化节的开放包容性,除龙舟文化节这一精品项目外,斗门将继续打造体育节系列活动等品牌,不断丰富内涵,完善竞赛机制,放开参赛运动员资格,吸引全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市民参加,将其办成斗门聚集人气、拉动消费,充分体现阳光、健康、快乐、幸福的体育盛会。”袁东说。
参与有奖,最高奖2万
水上运动是斗门的特色,去年的龙舟赛吸引逾8万人前来“观战”。袁东介绍,为传承传统文化,大赛的奖品比较丰富,对公开组和珠海组获得第一到第十名者颁发奖杯奖金,第一名奖金达到2万元,其他不入围的队伍也将获得安慰奖5000元;在传承龙舟赛文化方面,大赛将颁发55斤烧猪一头、40斤烧酒一坛。
赛制方面设置了两轮累计积分排名晋级规则,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成年组竞赛部分将分三组进行,初赛2轮,决赛1轮。每组初赛按名次计算成绩,两次初赛名次成绩相加前两名才有资格进入决赛。
事实上,本届龙舟文化节既看重竞技性、观赏性,也非常重视参与性和文化内涵。此次有来自中大岭院、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理工等学校队伍参赛,这既属于体育竞技范畴,也是教育方面的延伸。
文体大汇演
为营造全民参与、大众体育的赛事氛围,每一年的斗门龙舟文化节,都会在比赛的休息时间穿插文体表演,活跃赛场的气氛。而今年的文体大汇演从本周日上午8点30分开始,全是民间志愿参与,南都记者梳理了部分文体大汇演精彩节目,到现场观赛的市民有眼福了。
《赛龙夺锦》
《赛龙夺锦》是一首经典传统民乐合奏曲,演奏乐器有扬琴、葫芦丝、二胡、高胡、唢呐等;曲调欢快而恢弘大气,反映了龙舟竞渡时热闹欢腾的情景。
《中国功夫梦》
少林武功起源于北魏时期的嵩山少林寺,是中华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少林武功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其中“禅”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来自白蕉镇和白藤湖片区的小学生,将为观众献上动静结合的集体武术和个人兵器表演。
《走近莲洲》
节目以莲洲镇旅游主题歌《走近莲洲》为背景音乐,结合莲花文化服饰和舞姿,演绎莲洲镇婀娜多姿的水韵风情。
《黄杨欢歌》
《黄杨欢歌》是由钟学雄创作的斗门本土原创节目,演出人数多达60人,以大合唱的形式展现斗门的乡土文化风情。
《少年当自强》
近年来,武术作为一项综合性体育项目在斗门区迅速发展,名扬武体中心是其中主要的武术推广团体之一。这次是该中心第二次走上龙舟文化节的表演大舞台,表演演员主要来自井岸镇片区的8-13岁小孩子。节目中,集体武术与个人武术相结合,以拳、棍、刀等多种武术套路展现斗门少年当自强的精气神。
《我和我的祖国》
悠扬的古筝合奏中,跳跃着欢快的鼓乐,礼赞祖国的歌声在乐韵中流淌,时而激昂,时而深情。这是一个极具艺术创意的综合节目,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演绎《我和我的祖国》,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故乡的样子》
一首音乐,两门语言,六种乐器,八人创作。这是一首写给斗门的流行歌曲《故乡的样子》,由新鲜出炉的2019年斗门区青年歌手大赛冠军得主周善猛全新演绎。
《龙腾狮跃同欢庆》
演出方阵由2条小龙、4头大狮、4头小狮组成。本节目通过中青年与少年相互衬托的表演,寄寓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呈现龙狮表演的层次感,今年的龙狮表演形式将进行大调整,醒狮安排在舞台上进行,舞龙安排在地面进行。另外,随机增加醒狮互动环节,届时,醒狮将与现场观众互动拍照,让市民感受节日气氛。
提醒
黄杨河
西堤公园段
水上交通管制
赛事期间,黄杨河西堤公园河段将实行临时水上交通管制,过往的船只要注意。其中,坭湾门水道斗门区井岸镇黄杨河西堤公园河段水域,起点是井岸大桥下游500米处,终点是井岸大桥下游1100米处。
即日起至5月18日,每日上午8时至下午5时,工作船艇布置赛道,过往船舶应靠航道左侧,即从上游往下游方向慢速通过活动水域;5月19日上午8时至下午1时为比赛时间,禁止无关船舶驶入活动水域。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袁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