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可以同时服用:服用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可以同时服用:服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消化道反应最常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部绞痛,一般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眩晕,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大剂量可致抽搐。少数病例发生潮红、瘙痒、荨麻疹、排尿困难、膀胱炎、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左氧氟沙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还可见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有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偶有血糖降低。可产生结晶尿,尤其在碱性尿中更易发生。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肺炎、多形性红斑、史-约综合征、各类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肝衰竭、急性肾衰竭、癫痫发作、肌腱炎、肌腱断裂、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等,均比较罕见。厌氧菌感染,甲硝唑口服,成人常用量每次 500mg,每日
#非常病例#
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有何特点?适用于哪些感染?左氧氟沙星是人工合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体内分布广、有口服、注射多种剂型、半衰期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易耐受、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性加重、肺炎、急性鼻窦炎、非复杂性皮肤及其附属结构感染、急性盆腔炎和腹腔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怀疑有厌氧菌混合感染时,需加用抗厌氧菌药。还可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后的补救。
甲硝唑属于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遗传物质DNA的合成,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具有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体内分布广,血药浓度高等优点,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活性较差。此外,还能杀灭阴道滴虫和阿米巴滋养体,适用于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口腔感染、肺脓肿、骨髓炎、脓毒性关节炎、盆腔炎等,是治疗阴道滴虫病、轻、中度伪膜性肠炎和肠道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还可用于预防结肠、阑尾、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等。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性加重,左氧氟沙星口服,每日400mg、分2次服,或每日500 mg、一次性顿服,疗程7日;社区获得性肺炎,每日400mg、分2次服,或每日500 mg、一次性顿服,疗程7-14日;急性鼻窦炎,每日400mg、分2次服,或每日500 mg、一次性顿服,疗程10-14 日;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每日200mg、一次性顿服,疗程3-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每日400mg、分2次服,或每日500mg、一次性顿服,疗程10-14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每日 400mg、分2次服,或每日500mg、一次性顿服,疗程6周;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每日400mg、分2次服,或每日500 mg、一次性顿服,疗程7-14日;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一次0.5g,一日1次,餐后口服,疗程7日或10日,对于耐药性严重的地区,可考虑延长至14日,但不宜超过14日。
厌氧菌感染,甲硝唑口服,成人常用量每次 500mg,每日3次,疗程7日或更长。口服每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4g。儿童口服常用量,每日20-50mg/kg,分3次服用;肠道感染,每次500mg,每日3次;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每次500mg,每日3-4次;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每次500mg,每日3次,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疗程均为7-14日;与其他抗菌药联合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一次0.4g,一日2次,餐后口服,疗程7日或10日,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可考虑适当延长 至14日,但不宜超过14日。
服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需要注意什么?服用左氧氟沙星需要注意:
- 使用左氧氟沙星可增加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60岁以上高龄、同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肾脏、心脏或肺移植者风险更大。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体力活动或情绪紧张均增加肌腱断裂的风险。出现肌腱疼痛、肿胀或发炎症状时,应立即停药。
- 应避免在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动脉硬化、癫痫患者)中应用,以减少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生的可能。肾功能减退者未减量使用,易致癫病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如出现周围神经炎,应停药。
- 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血糖增高或降低,通常发生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中,遇此情况应严密监测血糖,一旦发现低血糖反应,需立即停药,并立即予以相应治疗。
- 老年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Q-T间期延长的风险更大。此外,老年患者常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应按肾功能减退情况调整剂量。
- 应避免与延长Q-T间期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索他洛尔等类抗心律失常药)同用,可减少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也应避免在低钾血症、心肌病等患者中的应用。
- 有报道左氧氟沙星有肝毒性,包括急性肝炎,甚至有致死的病例。65岁以上患者风险增大。如出现肝炎的体征或症状,应立即停药。
- 左氧氟沙星所致光毒性反应甚为少见(<0.1%),但仍应避免过度日光或人工紫外线照射。
- 左氧氟沙星在儿童、18岁以下青少年、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建立。左氧氟沙星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服用甲硝唑需要注意:
- 治疗阴道滴虫病时,需同时治疗其性伴侣。
- 使用甲硝唑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3天内不可饮酒。
- 肾功能衰竭者剂量减半。严重肝功能减退患者,需适当减少给药剂量。
- 疗程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须及时停药。
- 动物实验发现,甲硝唑腹腔给药对胎崽具有毒性,而口服无毒性。甲硝唑对胎儿的影响尚无足够和严密的对照观察数据资料,因此妊娠期妇女只有在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但妊娠初始3个月禁用。
- 动物实验或体外测定发现甲硝唑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但在人体中尚未证实。
左氧氟沙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还可见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有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偶有血糖降低。可产生结晶尿,尤其在碱性尿中更易发生。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肺炎、多形性红斑、史-约综合征、各类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肝衰竭、急性肾衰竭、癫痫发作、肌腱炎、肌腱断裂、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等,均比较罕见。
甲硝唑消化道反应最常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部绞痛,一般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眩晕,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大剂量可致抽搐。少数病例发生潮红、瘙痒、荨麻疹、排尿困难、膀胱炎、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