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要支撑这支庞大的军队,财政负担就日益沉重。公产收入不敷应用,便巧立名目,不断提高“战时特种税”和消费税的数额。为了加强对赋税和公产的管理,建立了中央集权化的管理机构来领导整个国家机关。腓特烈・威廉提出“朕即国家”的口号,要求臣属们盲目服从、机械地履行义务。所以除军队外又产生行政官僚政治,二者是勃兰登堡——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主要支柱。腓特烈一世在位时,完成了普鲁士的国家结构,确立了普鲁士王国的专制体制。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统治时期,三百万的人口中,军队人数达二十万,国家收入的五分之四支付给军队。普鲁士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军队。腓特烈二世依仗这支强大的军队继续扩展领土。普鲁士军官的职位只有容克地主或他们的儿子才能担任,贵族阶级的优越感和阶级偏见被搬进军队,加深了军队和人民之间的鸿沟。服役期竟长达二十五年,军官们利用所谓连队经理制克扣军饷,大饱私囊,士兵们连温饱都无保障。这些穿军官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德国被分裂成大小不等的近三百个独立邦国,一千七百多个权力单位,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皇帝实际上只是统辖奥地利一邦的大诸侯。而勃兰登堡在霍亨索伦家族的统治下却开始繁荣起来,迅速地发展成为普鲁士王国。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1)

一、普鲁士王国的建立

勃兰登堡原系萨克森属地,十三世纪中叶脱离萨克森发展成为勃兰登堡邦国。它的统治者于1356年获得选帝侯称号,成为帝国七大选侯之一,拥有德国西北部克勒弗、马尔克、拉文斯堡和拉文斯泰的土地。1618年,统治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以波兰国王的采邑的资格获得了公爵职位。霍亨索伦王室通过《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又获得了东波美拉尼亚(德意志东北部)和马格德堡主教区,以及德意志西部和西北部的一片较大的地区,领土不断扩大,成为帝国内第二大邦国。

十六世纪起,世界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勃兰登堡——普鲁士成了萨克森、西里西亚、波希米亚和德国西南部商业往来的中转地,对它发展经济极为有利。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容克地主在兼并农民土地的基础上建成大庄园,大力发展农业把粮食作为主要出口物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在选帝侯腓特烈·威廉(1640-1688年在位)时期,勃兰登堡——普鲁士充分利用《闵斯特和约》认可的分裂局面,加紧扩充自己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榜样,开始创立专制主义政权。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2)

为了巩固王朝统治,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常备军,为了取得在普鲁士邦议会中占优势的容克地主的支持,选帝侯不仅保证他们粮食输出的专卖权和免税的输出权,而且还批准另外一些特权,诸如:地方警察权、教会的任职权和领主裁判权。这种以容克地主占优势的特别反动的统治形式,实乃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历史肇端。

勃兰登堡——普鲁士专制政权是一个十足的贵族地主的军国,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推行扩张侵略的对外政策,后来发展到称雄全德与欧洲大陆上法奧俄等大国争雄掠夺的霸权主义政策。这种实利主义、机会主义的政策,自然在对外关系中表现为连番倒戈,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如腓特烈・威廉在法国荷兰战争(1672-1678年)中,由于取得一定的津贴,便命令自己的军队站在荷兰一边,反对路易十四。可是,当路易十四付给他更高的津贴后,他又私下与路易十四订立特殊和约,站到法国一边。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3)

他还同意路易十四吞并施特拉斯堡,为此,法国授予他一把镶嵌金刚钻的宝剑,以示表彰。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他公然将勃兰登堡的军队租给皇帝,获得了一千三百万塔勒尔的巨额租金,还蒙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恩赐“普鲁士王”称号,1701年1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勃兰登堡便改称为普鲁士王国。自此以后,人们通常把“普鲁士”的名字应用在整个霍亨索伦国家上。

二、普鲁士王国专制政权的出现

普鲁士建国后,发展和扩充军队是王国和容克地主阶级的主要政策。在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执政时期,拥有一支八万三千人的军队。当时其领土面积在欧洲是第十位,人口是第十三位,而军队却占第四位,国家每年收入七百万塔勒尔,有六百万塔勒尔用于军队。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4)

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统治时期,三百万的人口中,军队人数达二十万,国家收入的五分之四支付给军队。普鲁士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军队。腓特烈二世依仗这支强大的军队继续扩展领土。普鲁士军官的职位只有容克地主或他们的儿子才能担任,贵族阶级的优越感和阶级偏见被搬进军队,加深了军队和人民之间的鸿沟。服役期竟长达二十五年,军官们利用所谓连队经理制克扣军饷,大饱私囊,士兵们连温饱都无保障。这些穿军官制服的容克,对待士兵象容克老爷对待农民一样,动辄施以人格侮辱和酷刑责罚,士兵们自杀和逃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普鲁土军队的战斗力。

要支撑这支庞大的军队,财政负担就日益沉重。公产收入不敷应用,便巧立名目,不断提高“战时特种税”和消费税的数额。为了加强对赋税和公产的管理,建立了中央集权化的管理机构来领导整个国家机关。腓特烈・威廉提出“朕即国家”的口号,要求臣属们盲目服从、机械地履行义务。所以除军队外又产生行政官僚政治,二者是勃兰登堡——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主要支柱。腓特烈一世在位时,完成了普鲁士的国家结构,确立了普鲁士王国的专制体制。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5)

三、鲁士王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经济领域中,腓特烈一世为促进手工工场的发展和防止钱币外流,他禁止输入外国的成品或课以重税限制其输入他减轻赋税,大力支持国家手工工场普遍设立市场和展览会,以活跃经济,但他也监视不和国家合作的资产阶级。为了提高王室领地上农奴的劳动生产率和防止他们外逃,国王下令禁止拷打他们并限制每年劳役时间为三到四周,由于实施了这一系列的措施,增加了国家收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6)

腓特烈一世特别轻视教育、科学和艺术。科学只有在有利于军事的时候,他才感兴趣。他派人在柏林设立医学外科专业,但他限制教授人数,扣减教授的薪金,甚至把他们看成是宫廷小丑。

四、普鲁士王国的扩张

1740年,腓特烈二世执政伊始就用掠夺战争来继续扩展领土。他利用奥地利王位的继承,在两次西里西亚战争(1740——1742年和1744——1745年)中夺取了哈布斯堡富庶的西里西亚省,当英国和法国为争夺北美洲殖民地爆发“七年战争”(1756——1763年)后,他接受英国的津贴,向英国承诺担保英属汉诺威不受法国的袭击,而法国和奥地利结成反普鲁士联盟作为回答,沙皇俄国也加入这个联盟。奥地利想夺回西里西亚,俄国想消灭一个独立的普鲁士。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7)

​在七年战争中,腓特烈二世有时胜利,有时失败。1759年,奥军和俄军汇合在库纳尔斯多夫附近,歼灭了普军的主力军。1760年,俄军占领柏林。由于俄、奧两国军事领导意见不统一以及他们追求的战争目的有分歧才使得普鲁士国家兔于覆灭。特别是俄国女皇伊丽莎白死后,亲普鲁士的沙皇彼得三世登位,他下令俄国退出战争。此外,由于各参战国在财政上和军事上一般都陷于涸竭,战争在1763年以签订《胡贝尔茨堡和约》而宣告结结束。腓特烈二世保住了西里西亚,但承诺选择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儿子为帝国皇帝。

普鲁士获得喘息机会之后,伺机向东方扩大领土。1772年在普鲁士的倡议下,伙同俄、奥两国,第一次瓜分波兰,普鲁士获得了贯通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之间一条陆路交通,即西普鲁士地区。1793年和1795年,普鲁士又伙同沙皇俄国和奥国两次瓜分波兰。为了确保对广大新占区的统治,普鲁士把大批德意志居民迁移到波兰境内,当地居民则受到压迫乃至驱逐,重演了当年容克地主迫害易北河以东地区斯拉夫人的丑剧。

亚历山大帝国改革的内容,朕即国家普鲁士腓特烈(8)

在普鲁士的发展过程中,腓特烈一世曾任用资产阶级的官吏管理国家事务,容克地主阶级的影响减少,可是到腓特烈二世时期,所有资产阶级的官吏被撤职,贵族不仅可免除纳税的义务,而且还垄断了军队和国家行政机构中重要的领导职位,普鲁士国家是一个贵族地主阶级的国家。

五、结语

普鲁士的繁荣并不是建立在致力于团结德国人民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基础上,普鲁士的崛起过程不过是霍亨索伦王朝和贵族地主阶级兴起的过程,是掠夺别国领土的历史过程。资产阶级沙文主义的历史学家一直吹捧普鲁士的“历史功绩”,把腓特烈二世奉为“大王”,认为他是德国统一的先驱,这种说法固不可取,但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时代毕竟在前进,生产力有了发展,科学文化也有不少成就,最重要的是它对德国以后的统一和发展有深远的复杂的影响,这些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必能作出公允的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