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康熙与曹寅不为人知的故事:康熙与曹寅亲密无间

康熙与曹寅不为人知的故事:康熙与曹寅亲密无间1,织造官员必须是内务府包衣出身,且一般要求有在内务府担任中级以上官职的经历;这就说明,乾隆时期织造的地位仍然很高,在地方上不受督抚的节制。根据内务府相关官缺的选任制度来看,出任织造大抵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从性质上来讲,三织造又属于“钦差”,又因在经费来源上与关差、盐政等国家重要财源部门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常常又身兼关差、盐政等职。但三织造在清前、中期,最重要的职责还是充当皇帝的耳目。尽管三织造级别不高,但政治地位却不低。乾隆年间规定:“织造系钦差之员,与地方官虽无统属,论其体制,不特地方交涉事件各官不得牵制,即平时往来文移,亦不容藐视。嗣后织造与督抚相见,行宾主仪,与道运司相见,俱平行,府、厅、州、县见织造,仍于大门外下轿。”

了解清史的朋友都知道,康熙皇帝与曹寅的关系十分亲密,他们即是君臣、主仆,又是亲密无间的儿时玩伴。可是曹寅的官做得并不大,不过是一个五品的江宁织造。

康熙与曹寅不为人知的故事:康熙与曹寅亲密无间(1)

既然康熙皇帝对曹寅如此宠信,为何不让他担任更高级别的巡抚、总督呢?这事儿说起来还颇有蹊跷。因为在康熙时期,江苏巡抚乃至两江总督的地位,还真是不如江宁织造。

先来说一下织造这个官职

织造一职比较复杂,其本职工作是“御用礼服及四时衣服,各宫及皇子公主朝服衣服,均依礼部定式,移交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恭进”。通俗地说,三织造就是为皇室提供衣用穿着的一个部门。

从编制上来说,三织造是内务府各部门官职中的普通官缺。出任三织造的多为内务府郎中、员外郎,还有的是内务府主事出任的。个别的也有以道员衔管理织造事的。所以正常情况下,三织造多为四五品官。

从性质上来讲,三织造又属于“钦差”,又因在经费来源上与关差、盐政等国家重要财源部门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常常又身兼关差、盐政等职。但三织造在清前、中期,最重要的职责还是充当皇帝的耳目。

康熙与曹寅不为人知的故事:康熙与曹寅亲密无间(2)

尽管三织造级别不高,但政治地位却不低。乾隆年间规定:

“织造系钦差之员,与地方官虽无统属,论其体制,不特地方交涉事件各官不得牵制,即平时往来文移,亦不容藐视。嗣后织造与督抚相见,行宾主仪,与道运司相见,俱平行,府、厅、州、县见织造,仍于大门外下轿。”

这就说明,乾隆时期织造的地位仍然很高,在地方上不受督抚的节制。根据内务府相关官缺的选任制度来看,出任织造大抵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织造官员必须是内务府包衣出身,且一般要求有在内务府担任中级以上官职的经历;

2,家族或亲戚中曾有人担任过织造官,如此才有机会担任此职;

3,与当朝皇帝有亲属关系的人,往往会成为织造人选;

4,一般要选派皇帝熟悉且忠实能干的内务府近臣出任织造官员。

可以看出,织造的选用条件很苛刻,甚至比封疆大吏的要求还要高。一定得是皇帝的家奴和最信任的人才能担任,这也是康熙朝三织造家族化、私人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康熙与曹寅不为人知的故事:康熙与曹寅亲密无间(3)

由于与皇帝有亲密的关系,也赋予了三织造的政治地位。但这仅仅是一方面,如果从经济收入这个角度来看,那么三织造称得上是外官第一肥缺。

再来说三织造的经济待遇

理论上说,三织造作为皇室的一个消费性机构,每年采办的纺织品数量、品种和所需的料银都是明确的、有限的,那么其缺又“肥”在何处呢?

前面提到织造的级别一般为四五品,年俸不过百余两。关键是三织造分别兼领附近的关税、盐政。关税从清初开始一直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每年到底收多少税没有定数。

以苏州织造兼管浒墅关为例,康熙四十五年的额定银两是539291两,这笔银子是要上交朝廷的。可是当年浒墅关的收入却高达67万余两,剩下的13万余两就落入了苏州织造的腰包。

康熙与曹寅不为人知的故事:康熙与曹寅亲密无间(4)

织造兼管关税,经手的银两数目动辄数万、数十万,这种情况为织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关税、加征税款、中饱私囊提供了条件。

比如乾隆初年苏州织造海保,就因挪用关税22万两遭到查办。继海保之后上任的江宁织造安宁也因擅用关税而落得籍没、拘禁的结果。

织造有时还兼领两淮盐政,尤其是康熙时期比较常见。比如苏州织造李煦任职期间,曾8次兼巡盐政,江宁织造曹寅也4次兼巡盐政。盐业是国家收入的大项,嘉、道以前,盐课额定数目仅次于地丁银,位居第二,约750万两。

清代几个产盐区中,又以两淮为最大宗,康熙年间额征银都在335万两左右。康熙五十二年,李煦代理盐差替曹寅还债时,李煦除了交完额定税款外,尚有余银59万两,他一次就补齐了曹寅30万两的亏空,还给了曹寅36000两现银。

康熙与曹寅不为人知的故事:康熙与曹寅亲密无间(5)

在给康熙帝的奏折中,李煦也毫不避讳地说:“巡盐所得余银,每年约有五十五两不等”。这些银两除了添补织造所需费用外,仍有一半归织造衙、盐政衙门自行支配,这也是历任织造不断请求连任盐政、关差的原因所在。

织造除了关差、盐政的定期收入外,还通过其他手段,依赖其与皇帝的特殊身份,经营人参、铜铁、粮食等特权贸易,既供应皇室、王公的豪华享受,又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家业。

织造经手的钱财多,又兼理关差、盐政,所以就有很多担任织造的官员因经济问题而落马。事实上,内务府中重大的经济案件都与织造、关差、盐政有关。

这是因为织造、关差、盐政诸官员不但都在内务府任职,彼此熟悉,而且一般都是亲属、朋友关系,且同为钦差,彼此往来密切。这就容易导致三处官互相轮流执掌,互相包庇、隐瞒,故一处出事,牵连的人就很多。

康熙与曹寅不为人知的故事:康熙与曹寅亲密无间(6)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康熙为何不让曹寅出任督抚的原因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曹寅除了品级以外,不管从政治、经济,还是皇帝信任程度来看,都比江苏巡抚、两江总督要优越得多。毕竟在朕即国家的专制时代,在贪腐无法避免的情况下,皇帝也是宁可肥水不流外人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