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扎小人也是疑心生暗鬼,一天武帝在宫中午休的时候,做了一个白日梦。梦中有上千个小木人手中拿着木棒向他扑来。武帝随后从梦中醒来,感到身体更不舒服了,精神是恍惚的。他把梦告诉了身边的侍者江充,江充给他圆梦说:“陛下,臣以为这一定是巫蛊在作祟。如果陛下想长命百岁,身体健康的话,一定要彻底消灭巫蛊。”原来这个江充是个小人,他和太子刘据有私仇,他出的这个点子是有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汉武帝一听有道理,就任命江充为特使,全权负责查禁巫蛊这件事。汉武帝大半辈子都相信神仙方术,到了晚年由于体弱多病,就更加深信不疑了。“巫蛊”这个东西,属于方术的一种,说起它的起源就很早了,应该是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万物有灵”的观念。到了后世,“巫蛊”就成了巫婆、神汉们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把戏。在科学意识不强的时代,信这个东西的人还不少,即便是在现代那些科学还未昌明的地方相信的人还是存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木头刻个小人,写

陆梵尘/文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1)

盛年的汉武帝

历史上很多帝王在年轻和壮年的时候,都是很有作为的,但是在国势强盛的时候或自己年老的时候,常会糊涂。这种糊涂不仅表现在国家大事上,甚至也表现在自己的家事上。当然帝王的家事本质上也是国事,于是出现了一幕幕的历史悲剧。这种历史现象可以称之为“帝王的昏庸”,几乎成了一种规律,曾经发生在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众多帝王身上。这里讲的是发生在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就是一个典型。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总体上算是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时期是西汉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他本人的文韬武略之外,也与他前面的皇帝诸如汉文帝、汉景帝兢兢业业地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关。汉武帝的晚年,他知道自己连续多年的穷兵黩武政策,招致朝野上下很多人的不满,因此他的猜忌之心也越来越重了,“巫蛊之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汉武帝大半辈子都相信神仙方术,到了晚年由于体弱多病,就更加深信不疑了。“巫蛊”这个东西,属于方术的一种,说起它的起源就很早了,应该是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万物有灵”的观念。到了后世,“巫蛊”就成了巫婆、神汉们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把戏。在科学意识不强的时代,信这个东西的人还不少,即便是在现代那些科学还未昌明的地方相信的人还是存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木头刻个小人,写上要诅咒的人的姓名,那就代表是这个人了,把它埋到地下,把心里所想的灾难凭着意念降到这个被诅咒的人身上。也有的是画个纸人写上名字,然后一边用针扎这个纸人的眼睛或心窝部位,一遍口中念念有辞,用最为恶毒的语言诅咒这个人。当时用的是前一种方法。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2)

晚年的汉武帝

汉武帝征和元年(前92年),有人告发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和阳石公主私通,并私下诅咒汉武帝早死。汉武帝听到后很生气,下令把所有涉事的人员全抓了起来。第二年,下令把公孙贺父子、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和卫青的儿子卫伉全部以巫蛊的罪名处死——这就是“巫蛊之祸”的开始。由于武帝长期相信方士,京城里巫师众多,鬼鬼神神的东西十分盛行。汉武帝是个多情的种子,在宫中宠幸的妃子、美人众多,这些妃子、美人的主要精力都在争风吃醋,她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宠并避免灾祸,因此那些女巫们也都纷纷进入后宫。汉武帝一看这样下去不得了,一道诏令下去就把涉及到巫蛊案的女巫、后宫嫔妃、宫女、大臣处死了几百人。

也是疑心生暗鬼,一天武帝在宫中午休的时候,做了一个白日梦。梦中有上千个小木人手中拿着木棒向他扑来。武帝随后从梦中醒来,感到身体更不舒服了,精神是恍惚的。他把梦告诉了身边的侍者江充,江充给他圆梦说:“陛下,臣以为这一定是巫蛊在作祟。如果陛下想长命百岁,身体健康的话,一定要彻底消灭巫蛊。”原来这个江充是个小人,他和太子刘据有私仇,他出的这个点子是有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汉武帝一听有道理,就任命江充为特使,全权负责查禁巫蛊这件事。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3)

扎小人

这个小人江充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带着一拨人,尤其是还找了一些胡人巫师——算是他的“专家队伍”了,在全国各地四处挖掘埋在地下的木头人,把那些巫师也都抓了起来。为了做到“人赃俱获”,更为了战果丰硕,江充常常让人事先埋了些木头人,并在这些地方洒上血,然后再去挖,诬称这些地方就是巫师害人地方。通过这些邪门手段,抓到了很多巫师,那些嘴硬不可承认的人,最后都被屈打成招,被迫承认。当时全国因巫蛊案而死的人已经达到数万人了。面对这些“丰硕成果”,汉武帝更加相信江充了。江充又让胡人巫师对汉武帝说:民间的巫师清理得差不多了,可是皇上身边还有啊,后宫的巫蛊对皇上的危害更大。如果不把这些巫蛊清理掉,对皇上的危害更大,恐怕您的病也永远好不了。汉武帝觉得这话有道理,就同意江充下一步到后宫去查禁巫蛊,同时还给他加派了人手,而这些加派的人手也都是江充的爪牙。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4)

事因江充而起

接着江充就带着一班人马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后宫,他装模作样地搜查完其他人的房间,后宫里被他们一行人挖得到处狼藉一片。几天后就轮到了他这次来的真正的目的地——皇后和太子的住所。经过几天的挖地三尺,江充扬言在太子宫里“挖出”了很多木头人,还说发现太子宫里很多帛书,上面都写着大逆不道的内容。他声称自己是对皇上负责的,一定要如实向皇上报告。这个刘据本来是个本份、胆小的太子,听了江充的话很害怕,他知道江充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就去找自己的师傅石德商量。师傅石德知道这事的严重后果,前面公孙贺父子和两位公主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他知道江充的这些“证据”不管是真是假,但都足以要了太子的命。太子一听更加感到恐惧,就向师傅讨教解救之法,石德告诉他:“现在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假传皇帝的圣旨,把江充他们杀掉。”本来太子还在犹豫,他没有胆量这么做。他想亲自到当时住在甘泉宫的父皇武帝那里去请罪,当面说清情况。可是江充说什么也不同意放他走,非要把他往死里整不可。没有别的办法,看来只有采取石德讲的办法了。

他让人把江充一行抓了起来,太子指责江充说:“你这个无耻小人,害死了这么多的人,如今又来害我们父子,不杀了你不足以平民愤!”随即就让人把江充杀死了,又把胡人巫师绑到上林苑烧死了。为了平息查找巫蛊引起祸害,太子又决定调集皇家军队。这下可闯了大祸了!事情的性质也发生了逆转。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5)

疑心生暗鬼

在长安的官员和百姓们不知道事情的原委,纷纷传说太子要造反了。江充的爪牙苏文得以漏网,他跑到住在甘泉宫的汉武帝那里告发太子谋反。开始汉武帝还不相信,就派使者前去查实。没想到这个使者是个胆小的人,他听说前面在打仗,没跑到长安就回来了。为了说得更邪乎点,他汇报的时候添油加醋,还说太子要杀他。汉武帝这时不信也得信了,他认为这是太子要提前抢位夺权的行为,不由得大怒,立即派丞相刘屈氂带兵去应战太子。丞相刘屈氂带领的部队和太子刘据的部队在长安的长乐宫西门展开了激战,双方打了五天五夜,共死伤数万人。死伤的人太多,鲜血像水一样流满了街边的河沟,一片悲惨的场景。由于太子的兵力没有接续,渐渐处于下风,最后被刘屈氂打败了。最后太子逃到湖县(在今河南灵宝县西)泉鸠里一家贫民的屋中被围,他不愿投降,最后上吊自杀。同时被害的还有太子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就是汉武帝的孙子和孙女。卫皇后也在这一过程中饮恨自尽。

就这样,“巫蛊之祸”终于结束了。

整个过程中,汉武帝的子女多人被杀,皇帝也有常人的情感,汉武帝面对自己的骨肉被杀同样也有绞心般的痛。一场“巫蛊之祸”清理下来,一场内部厮杀过后,谁也不是赢家,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带来的只是亲人的失去和国家的巨大动荡,仿佛大家都在为一场虚幻瞎折腾了一场,暴露出来的只是人的愚蠢。这其中的况味,只有自以为一贯都伟大的汉武帝体会得最深。事件之后不久,汉武帝逐渐地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知道太子是受冤枉的,兵变是被激起的,他非常懊悔。于是下令把江充一家灭了族,火烧了苏文,把在茅屋前围攻太子的武将也灭了族。在宫中建立了一座思子宫,在湖县建立了一座“归来望思台”,以寄托自己对儿子的思念。这一年是征和三年(前90年),汉武帝67岁。老来丧子,是人生一大不幸,当时天下百姓提起这件事,也都为老皇帝感到伤悲。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6)

暮年的悲哀

老子说:“寿则多辱”,不是没有道理的,汉武帝就是起于自己的猜疑,利用自己的权力,葬送掉了自己的皇子皇孙。一般人到了老年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对眼前事物的判断往往会出现失误,而那些身处皇位的人,这方面的问题就更严重。他们所要担心和怀疑的地方更多,一旦决策判断失误,就会给国家和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这种危害的程度是普通人晚年糊涂的结果是不能相比的。虽然汉武帝在临去世的前两年也发布了《轮台罪己诏》,较为深刻地检讨了自己为政等各方面的不足,但太晚了,生命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时间了。

【本文版权,独家享有。欢迎转载,严禁盗文。】

国虽大好战必亡资治通鉴:读通鉴寿则多辱(7)

江汉书院头条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