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本义的特点:越原始越深刻
汉字本义的特点:越原始越深刻皮囊水壶(现代)有提手的陶罐(甘肃出土文物)约4900年前的尖底陶罐,发现于中国新疆为何用一只汲水陶罐来表示“西”这样一个概念呢?是因为到傍晚时分,在外劳作(打猎、采集或耕作)的人们都要回到居处,汲水做饭成为一天中最后的大事。而汲水做饭时刻也正是日落西山之时,因此,借用陶罐形象(即甲骨文“西”)造一个字来表示太阳落下去的方向。“西”与“汲”为同一音系。早期金文“西”仍沿用甲骨文字形,看起来像陶罐,不过,后期的金文“西”有些上部像有把手。估计要么是表示有提手的陶罐,要么就是描绘了一个游牧民族用的皮囊水壶,同样也是用来汲水的器具:
“买东西”是怎么来的?
大唐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的中心,是历史上东方和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城中设有东、西两大市场,位于城东并以达官显贵为主要客源的称为“东市”,位于城西而平民百姓和国际客商聚集的称为“西市”。西市里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后来,人们逐渐把去这两个市场买货品称为“买东西”。
大唐长安城平面图
(134)西
字形演变:
本义溯源:
一些文字学家对甲骨文字形进行多方对比后,认为甲骨文“西”字应该是古时汲水陶罐的象形描摹。
约4900年前的尖底陶罐,发现于中国新疆
为何用一只汲水陶罐来表示“西”这样一个概念呢?是因为到傍晚时分,在外劳作(打猎、采集或耕作)的人们都要回到居处,汲水做饭成为一天中最后的大事。而汲水做饭时刻也正是日落西山之时,因此,借用陶罐形象(即甲骨文“西”)造一个字来表示太阳落下去的方向。“西”与“汲”为同一音系。
早期金文“西”仍沿用甲骨文字形,看起来像陶罐,不过,后期的金文“西”有些上部像有把手。估计要么是表示有提手的陶罐,要么就是描绘了一个游牧民族用的皮囊水壶,同样也是用来汲水的器具:
有提手的陶罐(甘肃出土文物)
皮囊水壶(现代)
皮囊水壶是皮革缝制的盛水或盛酒容器,因其不易破碎,很早就广泛流行于游牧地区。牧民或提在手里,或挂在马上,既方便,又安全。
石鼓文“西”更像是有提手的陶罐或者皮囊水壶,但无论描摹的是哪样,都是用来汲水的器具:
石鼓文“西”
小篆“西”,上部多出一条绳子(己),下部应仍是陶罐的象形(不过笔画标准化了)。陶罐上部装着绳子,是为了更方便提取。
小篆“西”
隶变时,将小篆上部的“己”又简化为“一”,下部也变化较大:
隶书“西”
楷书承续了隶书的写法:
楷书“西”
总结一下,“西”的本义:汲水做饭之时正值日落,故借用陶罐形象来表示太阳落下去的方向。
衍生含义:
名篇欣赏: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小诗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其他汉字解释:
南 、 北 、 东 、 海 、 河 、 江 、 湖 、 远 、 近 、 秋 、 藏 、 来 、 去 、 向 、 阳 、 裕 、 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