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哪有刻章的:保定老行当刻印章
保定哪有刻章的:保定老行当刻印章刻边款时他们用毛笔先把要刻的内容直接写在印石上,一般都用行楷字体,并且无论在印章的哪一个侧面刻写,都是从右面开始刻起,然后在左面结束。印章刻完之后,刻章师傅还要看一看刻印的实际效果,他们在一张宣纸下面垫上一骡纸或一本书,用右手拿印章,左手拿印泥,把印章在印泥里轻轻地沾几下,把刻好的印章垂直印盖上去。如果印到纸上的印迹清晰、干净、匀称,这时一方印的刻制算是成功了。他们刻的印章除了印文的内容不同以外,客户还有白文印和朱文印的要求,这对刻章师傅来说是两种决然不同的刻法。白文印印出来的效果印底呈红色文字呈白色,也叫阴文印。而朱文印则正好相反,印出来的效果印底呈白色文字呈红色,也叫阳文印。此外,还有要求刻肖形印的,这种印章一般都是画像石的风格,刻章师傅就要随意灵活地画印稿和使用刀法,虽然不是每一点都很精致,但印面上的图画却显得更加和谐生动。印面上的内容刻好后还不算最后完成,刻章师傅有时还要在印石侧面
在保定西大街最繁华的地界儿,至今还有几家刻印章的店铺。透过明净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桌子边坐着一个很沉静的戴眼镜或不戴眼镜的刻章人,不管大街上有多少人来来往往,他们都聚精会神地凝视着手中的章料,紧握着那笔一样的刻刀,一丝不苟地刻着。虽然保定的西大街随着历史的变化,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时尚的场所,但刻章的店铺却好像被尘封的历史,依旧保持着那简洁、古朴的样貌,印证着刻印章这个老行当历史的久远。
刻章
刻章人所刻的印章,是作用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对它的名字历代的习惯叫法有:印章、音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印章的起源很早。据《汉书祭祀志》记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推究它的历史渊源有专家认为,印章的使用方式有着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明显特点,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几何纹饰,就是用雕刻花纹的陶拍模印在陶器器面上的,受此影响产生的契刻,便是印章产生的源头。按照这一历史逻辑推理,保定也存在着印章起源的远古因素,早在万年前的保定徐水南庄头发现的陶片上,就有加印绳纹,它是那时的人类在陶拍上缠上草、藤在坯体上拍印而成的。这种装饰使陶器增添了美感,是人类最早得到的关于印的启示。而距今约八千年的北福地出土的陶刻面具,雕刻技法属平面浅浮雕,单面雕刻,具体技法为阳刻、阴刻、镂空相结合。而后世的刻章技法与北福地距今七八千年新石器时代的陶刻技法,在冥冥中似乎就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与传承。在这个意义上说保定一带也是印章的源头之一,这从历史的逻辑推论上应该是言之成理的。
保定的刻章业虽然从远古走来,但已经在滚滚的红尘中带上了保定特有的气息,尽管如此,他们除了有着艺术水平的高低之外,都遵循着多年形成的刻章规律。进到刻章的店铺后,首先看到的是刻印章用的印材,每个刻印章店铺的橱柜里,都摆放着各种各样刻印章的材料。一般都用石料,也有木头的、塑料的、有机玻璃的。常用的石章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叶蜡石、莆田石、赤峰石等数种。除了这些明显的标识之外,再看到就是刻章师傅工作台上的刻章工具,它们分别是刻刀、印泥、印床、毛笔、墨、拓包、拷贝纸、牙刷、镜子、剪刀、胶水、宣纸等。
具备了这些条件,开始刻章的第一步是设计和布置印文,按照顾客一字印、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以及多字印和不规则形印面的不同要求,用古人“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写出印稿,然后再把设计好的印稿上的文字“上”到石面上。他们上石的方法有两种:1、水印法,把写好的印稿翻过来覆盖在印面上,拿毛笔蘸些清水涂抹在拷贝纸上,用干净的宣纸或纸巾吸干多余的水分,再在印稿上覆盖上一张宣纸,用指甲盖儿在毛边纸上轻轻的用力均匀的刮几遍,就把字印在了石章料上。2、反写法:将印稿写在透明度较好的拷贝纸上,然后把拷贝纸翻转过来用印石压住,上面放一面镜子,依照反写的印稿在印石上用毛笔描摹一遍。把字上到印料上后,接下来他们就开始了正式的刻印。
刻章
刻印章的时候他们握刀的方法也很有讲究。一种是握拳式切刀法,他们用大拇指与其他四指握成拳状把刀杆握在掌心,执刀的角度在60度左右,刀杆向外倾斜,刻刀的方向向下由外点入刀,向外刻一点儿提起刀来,再向外刻一点儿,再提起刀来,一点儿一点儿向前推进。切刀每次所切线条要短,依靠刀角的一起一伏,将长线以若干重复动作完成,最后完成整个印章。这种方法通常用来刻巨型印章或质地坚硬的石料。另一种是执笔式冲刀法。他们的中指顶住刻刀的侧面离刀约1厘米处,食指和拇指捏住刀杆,小指顶在中指之后,执刀的角度约45度左右,用刀角向需要刻印的线条推刀向前,并用无名指紧紧抵住石章的边缘。用这种办法控制住刻刀前进速度,刀尖要从印章的外侧边缘向前推刀,并且由右侧向左侧运刀,通过不停地转动石章的方向来完成整个章的全部刻印,这是保定刻章师傅最常使用的刀法。
他们刻的印章除了印文的内容不同以外,客户还有白文印和朱文印的要求,这对刻章师傅来说是两种决然不同的刻法。白文印印出来的效果印底呈红色文字呈白色,也叫阴文印。而朱文印则正好相反,印出来的效果印底呈白色文字呈红色,也叫阳文印。此外,还有要求刻肖形印的,这种印章一般都是画像石的风格,刻章师傅就要随意灵活地画印稿和使用刀法,虽然不是每一点都很精致,但印面上的图画却显得更加和谐生动。印面上的内容刻好后还不算最后完成,刻章师傅有时还要在印石侧面和印石顶面上刻上文字,他们给这些文字叫边款,这也是印章的一项重要内容。
刻边款时他们用毛笔先把要刻的内容直接写在印石上,一般都用行楷字体,并且无论在印章的哪一个侧面刻写,都是从右面开始刻起,然后在左面结束。印章刻完之后,刻章师傅还要看一看刻印的实际效果,他们在一张宣纸下面垫上一骡纸或一本书,用右手拿印章,左手拿印泥,把印章在印泥里轻轻地沾几下,把刻好的印章垂直印盖上去。如果印到纸上的印迹清晰、干净、匀称,这时一方印的刻制算是成功了。
保定刻印章这个老行当发展到1995年是个转折点。那时开始出现了电脑刻章,到2000年以后电脑刻章越来越多,逐渐占据了市场,与之相应的传统手工刻章不断被边缘化,生意也随之一落千丈。但手工刻章在保定并没有衰退,有的不仅开设了较有规模的店铺,还在不同地方开起了分号,一个字少则二三十元,多则二三百元,把个小小的刻章业搞得风声水起。在别的地方衰退的手工刻章业在保定却很红火,归其原因,跟保定的文化底蕴有着极大的关系,人们喜欢的就是刻章师傅手下一笔一画刻出来的那种独具特色的韵味。
文章来源于《老保定丛书》(第一辑)——《保定老行当》,作者王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