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唐朝孟郊在登榜之后,兴奋地写了《登科后》一诗: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共经历了1300年。这1300年中,无数的读书人,不分昼夜刻苦攻读,只为考中那一刻,为了实现儒家修身立命,也为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北宋的著名学者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了解很多读书人,他们考中进士后,为官不怕被贬,直言进谏,一心为民的不在少数。刘禹锡、柳宗元、范仲淹-----不胜枚举。当读书人经过多年的苦读,甚至多次考试落榜后,一朝金榜题名,该是怎样兴奋的心情呢?他们都会做些什么呢?大家在上初中时都应该学过一篇小说《范进中举》,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小说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这个大半生都在赶考,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的范进,一时大喜过望,喜极而疯。一路上他一直大喊着

又到了一年一度中高考公布分数的日子,无数的学子和家长们翘首以盼,纠结于考试分数和报名学校的问题。其实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金榜题名都有着高度关注及热盼情结。

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作为四喜之一的金榜题名,读书人尤其热衷。

古时的读书人,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考取功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入朝做官,实现治国理政、建功立业的人生伟业,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治国平天下”。

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代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北宋的著名学者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了解很多读书人,他们考中进士后,为官不怕被贬,直言进谏,一心为民的不在少数。刘禹锡、柳宗元、范仲淹-----不胜枚举。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1)

当读书人经过多年的苦读,甚至多次考试落榜后,一朝金榜题名,该是怎样兴奋的心情呢?他们都会做些什么呢?

大家在上初中时都应该学过一篇小说《范进中举》,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小说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这个大半生都在赶考,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的范进,一时大喜过望,喜极而疯。一路上他一直大喊着:“噫,好了,我中了”。虽然充满讽刺,批判了当时热衷仕途,热衷功名利禄的社会风气,揭示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但从范进看到自己真的中了举人而发疯的状态,能够看到读书人对科举考试的无比重视和渴望榜上有名的痴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2)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共经历了1300年。这1300年中,无数的读书人,不分昼夜刻苦攻读,只为考中那一刻,为了实现儒家修身立命,也为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3)

唐朝孟郊在登榜之后,兴奋地写了《登科后》一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当时身份低微,只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两次考试不中,在四十六岁那年,奉母之命进京赶考,才进士及第。是不是孟郊才学不够才导致多年没有考上呢?不是的,唐代考进士每年最多录取23人,层层选拔之后,每年大约2000~8000人参加进士科考试,这个录取比例极低。当时科举制度刚建立不久,一直在探索中,试卷不是唯一判定标准,还包括考生名望、家庭出身及背景。孟郊的父亲只是一个县尉,孟郊一没出身二没背景,唯一有的是他多年来积累的才学名声,可见孟郊考中进士凭的是真才实学。

中进士之后,孟郊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创作了这首诗。短短28个字,就演变出“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令人慨叹苦吟诗人的功力。

46岁了,两次落榜的打击终于不在,孟郊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登上了快乐的顶峰。

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内心说不尽的畅快!

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

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

此时作者内心的狂喜直接导致行为上的放荡不羁,他要用骑马狂奔看花来宣泄这种幸福感和称心如意得意之情!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4)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参加科举考试,与孟郊不同的是,29岁的白居易来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一举考中进士。

考中进士之后,按当时风俗要去慈恩塔上题名。这一年,只有17人上榜。白居易在同时考中的17人中最为年轻,因此他写道:“慈恩塔上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他的散发着青春激情和自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再一项活动是游街。放榜之后,所有的青楼张灯结彩,夜夜笙歌,都是新科状元来游。

为了让家人分享自己及第的喜悦,白居易中断了在长安的庆祝活动,赶往家乡。在和同年好友分别之际,白居易写下了诗歌《及第后归觐留别同年》: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十年苦学,一朝成名。白居易在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终于在十多年后一举登科。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中进士后的得意之情,以及踌躇满志的喜悦心情。我们平常所说的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大概就出自白居易这首诗吧。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5)

经历过艰苦,经历过失败,艰辛和不易才越发感受到成功的欣慰和满足。然而,即使经历了艰苦和付出,命运也许并不垂青你,也许你和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我们阻挡不住那些意外和不顺,但是有志者事竟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努力,就算那所目标学校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依然增长了学识,开阔了眼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除了清华北大,还有那么多好学校可选。就算是平平常常的普通大学,只要自己肯钻,没有学不成的。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就业、自主创业等等形式多多,只要你是一个敢于拼搏闯荡的人,未来就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美丽天空。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6)

生活在现世,我们比古人幸福太多。我们有那么多学校和专业可以选择,有那么多条路可以走。因此,中高考出分报志愿之时,希望每一个学子胜不骄败不馁,眼界放长远,理性看待得与失。

少年不识愁滋味白首方悔读书迟:春风得意马蹄疾(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