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只禁止华为芯片吗?长江储存遭美斥责
美国只禁止华为芯片吗?长江储存遭美斥责就以华为为例,受到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波动,智能手机等业务受到影响。2022年一季度,华为营收1310亿元,下滑13.9%,利润的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66.5%。都知道,全球半导体产业,正迎来一场风雨大变局。一方面,芯片供不应求,市场比拼激烈;另一方面,高端芯片技术和产能被少数企业掌控,日韩、欧美相继启动了新的半导体发展计划。什么意思呢?只要你和所在地的企业做生意,就得服从他们的管理。美国人自己怎么玩,我们管不着,但是美国却不断地将这种“长臂管辖”措施放大,甚至延伸至国际合作上。这不是耍无奈吗?美国的法律,怎么能用在其他外企身上呢,而且还是毫无根据的滥用。见过不讲道理的“人”,却没有见过如此蛮横不讲理的“人”,不过它还不是人。在了解完长江存储的实力之后,总算明白,美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问题根本不在长江存储。
真是人在路上走,锅从天上来,长江存储与华为的合作,竟然遇到了美国的“长臂管辖”。
既然高通能提供芯片,为什么长江存储就不行?长江存储到底有多牛,与华为达成合作之后,为何会引来美国的关注呢?
近日,美国突然对一家名为“长江存储”的科技公司进行调查,理由很简单:因为长江存储和华为达成合作,成为华为的供应链公司。
美国凭什么要对长江存储格外关注,而“长臂管辖”的由来,让人难以理解。在美国的民事诉讼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被告有意地在法院地作出产生责任的行为,并有权依据法院地法律取得权利或利益时,法院就对由该行为引起的诉讼拥有管辖权。
什么意思呢?只要你和所在地的企业做生意,就得服从他们的管理。美国人自己怎么玩,我们管不着,但是美国却不断地将这种“长臂管辖”措施放大,甚至延伸至国际合作上。
这不是耍无奈吗?美国的法律,怎么能用在其他外企身上呢,而且还是毫无根据的滥用。
见过不讲道理的“人”,却没有见过如此蛮横不讲理的“人”,不过它还不是人。在了解完长江存储的实力之后,总算明白,美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问题根本不在长江存储。
都知道,全球半导体产业,正迎来一场风雨大变局。一方面,芯片供不应求,市场比拼激烈;另一方面,高端芯片技术和产能被少数企业掌控,日韩、欧美相继启动了新的半导体发展计划。
就以华为为例,受到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波动,智能手机等业务受到影响。2022年一季度,华为营收1310亿元,下滑13.9%,利润的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66.5%。
不过,在千难万险面前,华为并没有放弃,而且最近也迎来了好消息。不久前,余承东对外表示,经过对供应链的重新整合,华为的产品将恢复大规模量产,重回巅峰指日可待。
其中,长江存储作为华为的供应链,将为华为提供闪存芯片,而这也成为美国斥责长江存储,并扬言要进行调查的关键因素。
这就奇怪了,华为新整合的供应链,并不止长江存储一家,为何偏偏美国对长江存储格外关注呢?
长江存储到底有多牛,让外企们羡慕不已。长江存储科技成立于2016年,距今仅6年时间,按理说还是一家处于发展期的新企业。不过,长江存储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就,却让很多企业望尘莫及。
今年早些时候,知名半导体分析机构Trendforce发布了一份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长江存储在闪存芯片领域的全球份额为4%,而2022年,这一数字,很可能会达到7%。
除了在市场份额上的突飞猛进,长江存储的Xtacking 3D NAND更是让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们瑟瑟发抖。
长江存储的NAND闪存芯片,可以供电脑、智能手机使用。借助Xtacking技术,长江存储在2021年就实现了128层堆叠的TLC产品的全面量产。
这意味着,长江存储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已经栖身全球先进闪存芯片之列,能与三星、SK海力士、美光们平起平坐。
不仅如此,长江存储还拥有十分雄厚的技术研发团队,后劲十足,被誉为半导体行业中,最具潜力的闪存芯片企业。
据悉,长江存储现有员工8000多人,其中研发团队就达到了5000多人。截止目前,长江已经拥有各项专利近7000项,包括国际专利近2000项,而且90%以上的专利,均为发明专利。
不知道你发现没,长江存储就是半导体行业的一匹“黑马”,无论是技术的先进性,还是对市场的影响,优势都越来越明显。
华为与长江存储合作,可谓天作之合,一方面,长江存储能充分发挥其闪存芯片的优势,另一方面,华为也能大干一场,让其多年的技术沉淀,有了施展的舞台。
说白了,美国就是见不得华为好,也无法接受长江存储这样的企业,在技术上领先,并成为市场的新宠。
长江存储的快速发展,让美企们没想到,如果不能在技术上快速跟进,很可能就会被长江存储后来居上。
很显然,包括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企业,还没有做好准备。既然保持优势很难,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于是美国表现出了自己的不开心。
经济全球化,本该是一件幸事,大家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各取所需。但是美国如今的做法,让这场全球盛宴,变了味。
难道除了美企,其他企业就不能发展自己的技术,就不配在高科技产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并有所受益吗?
眼看华为与长江存储牵手合作,那边华为即将走出困境,产品重回市场,从近年的荆棘中走出一条新路;这边长江存储如虎添翼,发展速度可能会变得更快,所以美国坐不住了。
别忘了,科技企业的实力,靠的是技术比拼,靠的是产品较量,而不是无中生有、子虚乌有的打压和斥责。
无论美国如何反对,长江存储和华为将携手并进,一起走向未来。对长江存储而言,虽然很年轻,但只要技术成熟,就能挺直腰杆,身正不怕影子斜,想和谁合作,这是长江存储的权利。
而且,从近年长江存储的发展节奏来看,其NAND闪存大获市场好评,不仅技术领先,而且成本更低,相信市场会给出公平的选择。
对华为而言,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的。多年来,华为坚持技术自研,坚持高研发投入,也该到了华为收获的时候了。
而且华为在智能手机、5G技术、智能驾驶、云计算、操作系统等领域的成就,大家也有目共睹。
如今,华为重新整合供应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又岂是美国的几句斥责,所谓的调查所能阻挡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长江存储和华为的合作,将成为两家科技企业共同发展的一次天赐良机,实现共赢,一起走向未来,也已成定局。
斥责也好,长臂管辖也罢,这些都是纸老虎。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坚持技术自研,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任何无端的指责,都将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