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信号频移如何实现:耳熟能详的移频技术到底是什么

信号频移如何实现:耳熟能详的移频技术到底是什么小编提到过人耳提取声音内容需要从音量、频率、时间等至少三个维度,感音神经性聋使得声音动态范围变窄和分辨率变小,那么移频技术的问世可以说是应对频率动态范围变窄和分辨率变小的一种听力损失改善策略。高频信息是言语中辅音重要组成部分,对言语理解度产生重要影响,缺少了它我们可能听得到却听不清楚。问为何不用一台更大功率助听器实现高频补偿?事实是当高频听力损失严重或存在高频耳蜗死区时,助听器高频增益补偿效果有限,还可能由于中低频放大足够而高频不足产生向上掩蔽对言语理解产生负面影响。

前言

谈起助听器功能,移频技术大家一定不陌生。“高频陡降”、“高频耳蜗死区”需要移频助听器,我们在选配助听器过程中经常也会听到验配师如此讲述。今天,我们一探究竟,详细聊一下热点技术“移频”。

什么是移频技术?

移频技术(Frequency Lowering)于上世纪90年代推出,通俗的理解便是将高频声信号转移至残余听力较好的中低频区域,从而提高高频声音的感知和分辨。

为何不用一台更大功率助听器实现高频补偿?

事实是当高频听力损失严重或存在高频耳蜗死区时,助听器高频增益补偿效果有限,还可能由于中低频放大足够而高频不足产生向上掩蔽对言语理解产生负面影响。

信号频移如何实现:耳熟能详的移频技术到底是什么(1)

信号频移如何实现:耳熟能详的移频技术到底是什么(2)

高频信息是言语中辅音重要组成部分,对言语理解度产生重要影响,缺少了它我们可能听得到却听不清楚。

小编提到过人耳提取声音内容需要从音量、频率、时间等至少三个维度,感音神经性聋使得声音动态范围变窄和分辨率变小,那么移频技术的问世可以说是应对频率动态范围变窄和分辨率变小的一种听力损失改善策略。

耳之家,赞194

三种助听器移频技术

目前各大助听器品牌均有自己的移频技术,不同品牌的移频技术名称及工作原理各有不同。

2003年唯听(Widex)率先将移频技术商业化,推出名为“可听度扩展”的移频技术,随即峰力 (Phonak)等各厂商也相继推出了移频助听器。

信号频移如何实现:耳熟能详的移频技术到底是什么(3)

以下我们介绍三种助听器移频技术[1]:

NO.1 频率移转

frequency transposition

是一种线性移频叠加技术,选择一个频率部分移动到一个更低的频率区间,它将高频能量的峰值在频率上线性转换一个或两个倍频程,并将其与未转换的低频带叠加,如唯听的可听度扩展。

NO.2 频率压缩

frequency compression

分为线性频率压缩和非线性频率压缩。非线性频率压缩,在截止频率以上,把选择的高频部分按比例压缩至可听中频部分,如峰力采用非线性压缩的双轨高频重塑。

NO.3 频率平移

frequency translation

频率平移是一种自适应算法,因为它只有在检测到高频输入时才提供频率降低,如斯达克智能转频。

信号频移如何实现:耳熟能详的移频技术到底是什么(4)

图为三种移频技术开启后对频段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audiology online网页

移频带来了什么?

重度、极重度高频听力损失患者由于重要高频信息的缺失面临巨大的聆听挑战,特别是在背景噪音中,因为理解语音很大一部分声音位于3000 Hz及以上。

移频技术为高频语音提供更多的增益,以实现可听性,这应该会提高语音理解。

然而既往研究关于移频开启后对于言语识别的影响是存在争议的。虽然移频技术为一部分听力受损的人提供了好处,减少助听器啸叫的同时提升了清晰度,但如果应用不当,它也会降低语言理解力和整体音质。

信号频移如何实现:耳熟能详的移频技术到底是什么(5)

移频的同时,会对声音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伴随着失真,失真过大,反而会进一步影响聆听质量。

“打开了移频功能,反而还不如未打开时听得好。”

——部分用户反馈

使用移频技术的效果因人而异,受个人听力情况、所处环境和对声音适应情况的影响。

而移频移到何处是很关键的,需要找到可听度和音质的平衡点,可以采用助听后评估、真耳分析测试、言语识别率测试等验证,听友们也可根据对/s/、/sh/高频音的辨识和言语理解度提升对移频效果做主观考量。

信号频移如何实现:耳熟能详的移频技术到底是什么(6)

合理期望值看待移频技术,不过分低估也不夸大效果。存在即有可能,多尝试多感受,及时给予验配师反馈,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助听器补偿和参数设置。关于移频,大家是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补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