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不得不知的那些事(骁话一下坐不起飞机)
抗疫不得不知的那些事(骁话一下坐不起飞机)受疫情影响的各行各业施: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感染病例、增速一直往上涨,有一段时间检测能力到上限,增速保持稳定了。特朗普跑出来说,“控制住疫情了”。随后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全美又引起了骚动、抗议,各地动员了这么多国民警卫队,空降兵都差点投入,诉求没实现,疫情又上升了。现在美国累计感染已超400万人,死亡人数15万。 王:大家好我是王骁。 施:大家好我是施佬。之前我们尝试了一下直播对话节目,聊一聊各国抗击疫情的骚操作,当时观众反映都还挺不错,我们想再聊一期,讲一讲疫情对各国产业的影响。 王:世界想要彻底摆脱这个病毒越来越难了,累积的案例已经1300多万,超过58万人死亡,其他新闻不管一开始是多大,过段时间又会被疫情的新闻盖过去。7月初的时候特朗普说,6月美国失业率降到了11.1%,但是在他讲话的同时,美国多地疫情又开始反扑,大家可能又得思考一下,是不是又要回家隔离?
新冠疫情发展至今,全球累计近1700万人确诊,66万人死亡。在全球化时代,这对全世界的影响不亚于一场“世界大战”。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复工复产,虽然偶尔还有地区因为疫情二次爆发导致大家不敢吃海鲜,亦或者因为国内外疫情防控力度的不一导致“一票难求”,境外回国机票价格暴涨数倍。
但总的来说,大家的生活几乎恢复了正常,甚至一些大城市再现了高峰期一车难求的“盛景”。在供需失衡之下,国内出行平台滴滴上线了特快和特惠,特快可以让有急需的用户通过价格杠杆及早出发,特惠在平峰期让用户获得限时折扣。
本期骁话一下,主持人王骁联合施洋,一起来聊聊抗疫常态化之下的这些事。
全球疫情不容乐观
王:大家好我是王骁。
施:大家好我是施佬。之前我们尝试了一下直播对话节目,聊一聊各国抗击疫情的骚操作,当时观众反映都还挺不错,我们想再聊一期,讲一讲疫情对各国产业的影响。
王:世界想要彻底摆脱这个病毒越来越难了,累积的案例已经1300多万,超过58万人死亡,其他新闻不管一开始是多大,过段时间又会被疫情的新闻盖过去。7月初的时候特朗普说,6月美国失业率降到了11.1%,但是在他讲话的同时,美国多地疫情又开始反扑,大家可能又得思考一下,是不是又要回家隔离?
施: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感染病例、增速一直往上涨,有一段时间检测能力到上限,增速保持稳定了。特朗普跑出来说,“控制住疫情了”。随后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全美又引起了骚动、抗议,各地动员了这么多国民警卫队,空降兵都差点投入,诉求没实现,疫情又上升了。现在美国累计感染已超400万人,死亡人数15万。
受疫情影响的各行各业
王:这样一看,国内疫情防控总体来说是比较稳健的,之前北京新发地查出来百十来个,随后又是三文鱼、厄瓜多尔甜虾,还有人说甜虾并不是来自于厄瓜多尔的。大家隔几周都要改变自己的食谱。现在北京总算控制住了,从二级调整到了三级。
施:北京是控制住了,但是很多产业还是受到了沉重打击,三文鱼甜虾出问题,很多日料店瑟瑟发抖,纷纷出来说明我们是国产甜虾国产三文鱼。旅游业几乎是完了,没有收入。到了暑假有谁敢出来旅游?我的一位朋友前两天刚去新疆,落地就被隔离。
王:现在航空公司也扛不住,之前搞“五个一”,一个航司一个国家一条航线一周飞一班,中美航空开始搞摩擦。班次少了,但是需求其实还在,机票价格直线上升。我最近面试了几个美国留学生,第一个问题不是你是哪里人,而是直接问你能不能回来。一个广州的留学生说,洛杉矶到广州最便宜的3到6万,他的一位室友为了回家,直接买了最贵的12万飞回来。
毕竟需求跟供给之间差的实在是太大了。在没出事之前,中美之间的航班每周是350多班,但是最近看新闻,说法是“有望增加到12班”,搞的大家还喜大普奔的。现在还不能全面放开,中国管得很好,美国不把疫情当回事。
现在美国是全国1%的患病率,一架飞机300人,大概有3个患者,还有一些比较悲观的专家,认为现在至少是3000万人感染,每架飞机上平均30个得病。国内好不容易压下来,如果放开航班的话,压力又得上来。
施:从管理的角度说,减少航班,遏制它输入其实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市场的规则,因为有需求,不然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国内航班之前也是没有需求,一度有只卖几十块的机票。
王:有一段时间去上海还有成都,100块以内就可以飞。
施:国内其他产品比如口罩,现在的价格已经是控制住了。但是在疫情期间,特别是疫情第一个月,每个人都有买口罩的血泪史。
王:买不到,买不起,甚至是到小区门口去按需领号。这种危机时刻,特别能够反映市场的作用,需求供给价格的变化。
施: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回到物资紧张的时期,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却买不到了。口罩供给现在虽然是正常了,价格比起疫情之前,还是普遍性地上涨了。我们国家一边生产一边出口,毕竟全球的需求在这里。美国人那边还烧口罩抗议。你烧的口罩也是口罩啊。
王:其实价格走高也好,走低也罢,需求供给不均等的情况下,导致价格变化是一个常态。现在国内经济基本上已经恢复了,第二季度GDP实现了增长。前段时间新闻显示3.2%。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首先地铁很挤,还有车子特别难打。
城市复苏,打车成难题
施:确实,打车这点特别明显的。因为打车一直是城市活跃度的一个表象。
城市苏醒大家就开始打车。年后刚开始大家复工其实没有什么人,打车特别好打——秒到。但是这两天,人也多了,黄梅天又热,大家都不愿意往外走,打车真的是太难了。高峰时期真的是一车难求,叫滴滴你都得排队。极端天气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也说明人们基本上恢复正常生活了。
说起这打车难,你这年纪小可能不一定有这感受。我那个时候城市里面正常就只有出租车,那车又少不够用。你在路边一下雨,司机都很牛的。在我们二三线城市拒载、绕路、拼乘客,都是家常便饭。
王:我小的时候去北京也这样。
施:除了出租车,还有什么车呢?就是黑车。你眼瞅着就是这个车明显已经报废了,再拉出来开的这种车。
王:开着开着要散架是吧。
施:那种车别说一口价,不还价。多少钱都是一样。现在有了网约车确实就好了很多了。但是即使运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上海依然是打不到车人挤人,以前开演唱会,电影院散场,那真的是太常见了。
王:是你着急打车,现在有个东西也许可以帮忙。最近我看滴滴出了一个公告,说搞了一个新品类,叫“滴滴特快”。打车排队的时候,平台会根据排队的时候调整价格来吸引更多的司机去出车。如果着急走的话,可以选择特快加价,之后你就可以换到一个新的队伍去。
滴滴“动态调价”上线
施:我也知道,我感觉最后要加一点价。
王:你这价格太敏感了。
施:我已经上两个月晚班了,每天要打车地铁又挺早。晚上11点多只有打车。次数多了你肯定得关注价格,多少钱都是钱。
王:调价挺多人会开始喷的,但是其实也不是,公告有很多的细节。
施:你强迫症是不是又犯了,明明你就住在地铁站旁边。地铁族一定要看公告文本。
王:滴滴这次出了公告之后,我觉得没有瞎来。其实原本的快车排队系统还是在的。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选特快然后换到一条新的队伍里面去。关键加的钱不是滴滴拿走的,是直接给司机的。
施:如果我不想加钱,正常排队就还能排。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看需求的。
王:我就住在公司旁边,平时坐11路。如果真的要出远门,就坐地铁;去近一点的地方,直接共享单车,都很方便。如果决定要打车,我其实做好了加价的准备,在意的是能不能立刻叫到车。如果还要排队,排三十几个四十几个,不如去坐地铁了。排队并不能反映,公平与否。比如下雨天父母着急接孩子放学,或者家里面有人生病了,着急去医院。
儿其他人可能只是腿脚累了不想走了,他们的着急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完全按照先来后到,只有一条队伍,其实不能够反映需求。这种情况下稍微多出点钱,“割点肉”表示一下,我觉得还行。就是花点嘛,就葛优说的“花点”。
施:葛优说的也不是打车呀。以前的网约车就有过类似的模式,直接给司机发红包,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司机养成了习惯,红包不到就不接单。
王:我有印象的,红包少了也不接单。2017年特朗普上任的时候,1月份就职典礼,当时还是冬天。时差关系,我负责这块的新闻加班到后半夜,结果打不到车,加价到200左右才有司机接单,当时是上不封顶的。
施:司机肯定是个民主党。输了选举不开心,所以才有这种事情。
王:所以你这一次加价是有上限的,根据你现在的需求情况和周围的车的数量来操作,确定一个加价的上限。而且钱能给到司机手上,主要目的是把司机吸引出来。
施:这就比较科学了。如果是采用原来那种单纯的加价方,就容易变成恶性竞争。其实滴滴它在加价上也是吃过亏的。政府之前因为他们恶意加价的这个事情约谈过。
调的不只是价格,还有供求关系
王:网约车平台跟电商不一样。从理论上来讲,电商平台上的商家是可以不断生产需求的。
但是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不能凭空造出一个司机来满足人的需求。所以它只能运用价格调整把司机吸引出来。就像在雨天的时候点外卖,外卖员的运送费要加价。但我们可以理解,希望有多一些的快递员或者送餐员愿意在雨天出来工作,把东西送到顾客手上。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完全接受的。
施:这样倒是挺有道理的,把打车和订外卖放在一起类比。因为理论上说加价之后司机的兴趣会变的更大,供给也就增加了。不过像我一样对价格敏感的人,在社会上肯定不是少数,所以还是会有很多人要来质疑的。
王骁:对,但是我的理解还是市场决定。滴滴的这次调价,和航空公司调价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可能只是比平时排队计费稍微贵一点。这不会是一个恶意的,割韭菜的一个情况。17年加价到200块钱,我当时打完车就卸掉APP,直接不打车,这个就是反噬平台。我宁可直接骑单车回家。它还是会有一个度,不然会反噬平台和司机,自己的收入也会下降。就排队而言,稍微加一点价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需求程度。
施:排队不只是需求分配,还有一种朴素的,对于公平的一个理解。中国自古以来不患寡患不均,大家觉得排队是一种公平的形式,插队肯定不行。真的到这一步,有人会不认可的。
王:公平这个概念也有两种,要么是结果公平,要么就是过程公平。比如买车上牌这事,上海跟北京一个是拍卖,一个是摇号。一个它其实就是结果公平,那另一个就是过程公平。你说哪一个更公平,这个不好说的。就好像排队跟你这个特快一样。其实一个是反映了在需求上,我的确比你的需求更急迫。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适当加价是一种公平的体现。着急走你就加钱,不着急就排队。这也是一种公平。
施:其实我认为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想法,调价不管怎么弄,最后总会有人要骂它。
网约车已经是基础设施了,大家都离不开,我也离不开。对于离不开的东西,人就会有一种极高的期许,希望它尽善尽美。
王:自来水公司调价你也要骂的,骂完照样还得用。
施:就是涨一毛,你用或不用,都还是得骂。就不管怎样,大家都会觉得不爽。
王:这让我想起了年初丰巢的事件。其实很多人对于丰巢是有需求的。但是丰巢没有给用户选择的机会或者权利,矛盾点是在这里,这一次是有的选的,所以我觉得就还行。你自己可以选择,到底是到特快,还是继续排队。
施:这次除了特快之外还有特惠,因为价格敏感,特惠就更便宜。人不是很多的时候鼓励打车,在排队的时候,你选择可以晚一点叫到车,但价格更便宜。相当于车比人多的时候,鼓励大家出来打车。而且说实话,网约车比起出租车实际上还更安全一些。我现在更倾向于用网约车,而不是说去打车了。
王:好吧。不要扯这么多了。不要滴滴打车,滴滴打钱好不好。开玩笑了啊。聊了这么多交通,现在城市复苏的整体情况希望能够让滴滴看到用户的诉求,别老回到老路上面去。其实就是两点,第一个是车价和运力中间做到一个平衡。
施:第二个也就是让需要的人打到车。
王: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需要车的时候能让我打的车。
出行之后,电影院也终于解冻
施:滴滴还在这有来有回的,说明反而不是特别严重,因为经济恢复了。还有什么现在是更惨的呢——娱乐业。电影院终于可以开始卖票了。我今天问办公室里面的同事都看什么电影,但是现在没有新片。
王:我都不记得,我上一次看电影是什么时候了。
施:现在看国内应该算是恢复了。我反而最近看到国外有好多的平台,美国apple 去买了索尼的一些电影。因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甚至现在更严重,无法安排电影档期,只能卖给这些流媒体平台播放。
王:现在开放我觉得很好,之前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那样管控。比如我座地铁,地铁的密度绝对比电影院的要多,为了安全中间隔个一两个座位坐好像也没问题。
施:我看到有些影院说开放的时候,隔一个位置放一个巨大玩偶。然后用这个玩偶无形中隔离你,有一种单身FF团的感觉,搞得好像海底捞一样,自己去肯定给你一个玩偶。
王:当时我也觉得纳闷,一部电影1到2个小时,人也不多,为什么要这么封锁,如果坐地铁,从观察者网这儿坐到浦东机场,那一两个小时,人巨多而且流动性强,在广兰路换乘的时候搞的跟春运一样。
施:电影院你拿着票根,你几号几座,你旁边是谁,一目了然,追踪起来还是容易的。
王:我觉得聊的也差不多了,聊了几个产业,交通娱乐航空。反正我现在是很想去看电影,但是现在就这几部老电影,期待我想看的那些新电影赶紧上映。
施:电影院开放让我觉得对于日常生活,真的能让人感觉的到疫情已经快要过去了,真的是让我们生活再正常起来一点。希望大家早日能吃上安全的三文鱼和安全的厄瓜多尔甜虾。我们今天就聊到这儿,看一看这一期节目效果如何。如果大家踊跃点赞,这期节目效果好,我们下次再聊着别的。
王: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B站还有微信公众号,全部都叫王骁Albert。
施:也欢迎大家关注我胡诌施佬这个号以及微博,@天真卖萌Bernard。今天就这样吧,下期再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